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整个配电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现对变电站的监视和控制;通过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开关设备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远方监控和自动控制,达到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结合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建设和改造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传统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区别、综合自动化与无人值班的区别与联系;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构成、现场施工及调试各环节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在肇庆电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何卫斌 《广东科技》2013,(16):92+96
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结合电网改造在配电网中实现配电自动化,以提高配电网的管理水平,为广大电力用户不间断的提供优质电能。分析了配电网自动化的作用和目的,在此基础上对配电网自动化的主要功能进行阐述,最后总结了配电网自动化在实现和管理方面的措施,旨在加强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管理水平,提升配网管理水平,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集成为一体的系统,主要包括主站、子站、配电远方终端和通信系统.银川市供电公司通过规划、确定城区配电网组网港式,新建、改造城区配电网线路,建设主站、改造子站等一系列工作,在城区配电网中实现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在配电网改造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中,配电网接线方式的选择是高水平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同时有利于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因此,本文作者主要就我国实际的中压配电网架构接线方式及配电自动化的实施原则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悦玲 《科技信息》2008,(23):313-313
发展和完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发展的新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分层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经过在十一座35KV变电站的应用表明。运行可靠率很高,缩短了处理事故的时间,提高了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7.
配电自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配电网的现状,指出在近期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同时做好配电自动化的规划,认为配电自动化主要包括变电站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并分别介绍其内容和基本功能,最后就配电自动化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柏利果 《科技资讯》2013,(10):148-149
本文主要介绍了M100G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及特点。M100G在甬沪宁管道35 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操作水平的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可靠,管理,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提高供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电力装置,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与提高,供电企业电力系统的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逐渐朝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发展,而微机保护则是变电站综合自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主要介绍微机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钟世毕 《科技信息》2012,(22):457-458
根据近几年来工程项目的设计经验,对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和要求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对几个厂家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同煤集团供电公司的应用情况做了比较,并分析了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许丽 《山西科技》2014,(2):149-150,166
通过对麻地沟煤矿供配电系统的探讨,得出结论:该矿地面供配电系统以双回路10 kV电源向风机房、地面变压器、井下主变电所供电。双回10 kV电源分别取自10 kV母线不同母线段;井下供配电系统双回10 kV井下电缆MYJV22-8.7/12 3×95300 m引自矿井10 kV变电所10 kV母线不同母线段,沿主斜井井筒敷设至井下主变电所。  相似文献   

12.
程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798-6800
某地区110 kV电网是以一个220 kV变电站为电源中心呈辐射状向各负荷变电站供电。为了保持电网零序网络的相对稳定,仅选择在220 kV变电站一台主变220 kV侧和110 kV侧中性点直接接地。一旦发生110 kV侧中性点失去的情况下,当110 kV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将在110 kV系统产生很高的零序电压,引发主变跳闸的大面积停电事故。针对增加110kV系统接地点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增加中性点接地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直流电源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作为发电厂变电站自动控制、保护、开关分合、事故照明等的重要电源.其性能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运行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14.
伍婵娟 《科技信息》2010,(31):I0329-I0330
区域功能集成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一种保护、测控及安全自动装置集中为一体的站控级自动化设备,通过集中的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实现一定规模的配电变电站保护与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朱景  晋晚贵  王艳 《太原科技》2006,(12):74-76
随着电力系统数据网络建设步伐的加快,变电站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分析了变电站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和网络安全需求,并结合变电站的计算机网络结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系统安全策略和信息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牵引变电站高压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适合无人值班模式下高压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分布式组成及组网方案,并探讨了其与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连接方式及运营维护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应用电力工业组态软件平台和分散式微机监控装置,实现变电站供电系统监控自动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组态软件功能进一步开发和相应的硬件投入,逐步实现供电系统综合自动化.发挥企业局域网的优势,进而实现电力信息网络化,是今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SCADA系统在电力生产和管理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但传统的人机界面系统难以满足电力信息广泛发布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利用Java applet技术来实现基于Web的SCADA人机界面系统。基于Web的人机界面系统可以很好地满足电力信息广泛发布的需要。可以从网上对变电站进行监控,实现了远程诊断和维护。这套系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配电变电站典型接线的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配电变电站接线形式、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及负荷水平等因素,电力系统中可能存在可靠性非同调元件。辨识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并使其退出运行可有效改善系统可靠性。给出了配电变电站可靠性非同调的定义,以及可靠性非同调概率、频率及非同调电量等指标用以描述系统的可靠性非同调程度,基于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可靠性评估原理给出配电变电站非同调元件辨识方法。理论分析和算例表明:配电变电站高压侧母联断路器在单台变压器容量满足负荷需求时可能成为可靠性非同调元件,且断路器等设备可靠性参数对系统可靠性非同调特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型电力变压器系统的油温恒定需求,分析系统油液温度变化的滞后特性,提出将PLC技术、变频技术与智能优化技术结合应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油温控制,设计电力变压器油温的智能控制及监测系统。对硬件及软件系统分模块进行详细的构架,通过以变压器负荷电流、顶层油温温差作为输入量的模糊控制策略进行智能控制。系统以西门子WinCC V6.2组态软件作为上位机软件开发平台,西门子S7-200系列PLC作为下位机,OPC总线作为通信标准,该系统在华北某变电站进行了试运行,满足了变电站的实际运行需要,为实现一个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