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霞 《华东科技》2023,(7):89-91
<正>政府部门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宏观把控和调节作用,可以动态性监督和控制社会经济在运行期间产生的弊端,而落实统计监测预警工作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举措。综合利用多源数据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可保证政府部门的预警监测更加智能。本文立足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基础,从政府部门的监督控制角度出发,探索相应的公共服务与支持的措施,以多源数据驱动为出发点,设计开发统计监测预警系统,综合安全信息收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和危机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明确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规律并对其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2.
瓦斯监测与预警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广泛使用的瓦斯监测与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瓦斯预警系统设计和开发。该系统主要解决瓦斯数据的传递、存储、显示和预警等问题。该系统可以在手持设备上实现瓦斯监测和预警,有效提高瓦斯监测和预警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朱海 《创新科技》2014,(12):53-54
公共舆情可能引爆社会危机,实时舆情监测、提前预警,是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必要保障。舆情预警系统依靠成熟的技术,利用多智能体系统构建舆情预警系统有助于提高舆情监测、预警、处置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有助于提高决策层的舆情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麦毅青  李宇成 《科技资讯》2011,(19):77-78,80
本文从安防系统现状及对比分析,论述了智能安防系统的预警预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组成,和报警与警情控制功能,并介绍了整合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实现独特的预警、预控和控制功能的设计方案,使现代安防系统成为具备警情预报、警情预控、警情控制的智能安防系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黄宽 《科技信息》2012,(31):115-116
近几年宁都县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极易形成局部强降雨,导致山洪灾害频发。本文以GIS技术为依托,主要从水雨情监测、监测预警平台、预警等子系统建设方面阐述宁都县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产品安全性随机器人数量增长和应用范围扩大而越受重视。为解决机器人安全数据缺乏导致机器人产品质量监管形式及方法受制约问题,设计了以数据为核心、应用为导向的预警系统架构,构建了机器人安全指标库、产品类型库、安全风险库等机器人产品属性和安全属性数据库,研究了基于抽样检测数据、网络舆情数据、消费投诉数据的多源数据处理流程和方法,开发了机器人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了机器人质量安全事件和信息的实时采集、智能评估、系统监测和及时预警,为其他工业产品基于大数据的质量监督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国家公园依靠多传感器部署、视频图像处理以及无线通信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成为安全事件实时监测预警的有效手段。根据国家公园安全信息管理与应用的需求,建立基于多源信息集成共享的监测预警体系,对安全事件监测预警分类及信息源进行划分,规范多源、异构信息源之间的数据内容、组织及交换方式,从应用、数据、网络等方面构建国家公园安全事件监测预警的集成,实现国家公园内部监测预警信息之间以及与国家公园主体范围外的监测预警信息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相似文献   

8.
李洪波 《科技信息》2012,(33):I0105-I0106
网络安全事件预警系统是实现网络安全检测和预警的一种新技术。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网络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缓解网络攻击所造成的危害和提高系统的反应能力等。本文通过网络安全事件检测技术的研究入手,对网络安全事件预警系统的系统架构及安全事件检测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并分析了检测机制与流程.  相似文献   

9.
该文阐释了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机柜小环境在线监测以及提供预警平台的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研究供电企业在机房日常运维方面存在问题及隐患,并吸取缺乏小环境状态在线监测预警带来的经验和教训,以现代物联网技术小环境监测安全的视角,运用先进的机柜小环境状态安全理论和技术,提出供电公司机柜小环境状态在线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的目标。为供电企业机柜小环境状态的在线监测和预警机制,提出全面的温、湿度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打造一个包含温度、湿度、能耗等相关信息的,能全面反应机柜小环境中各类环境指标的在线监测和预警系统平台。以保障供电企业机房小环境的安全,从而保证供电企业机房设施整体安全。使得物联网技术能为机房提供先进、安全、高效的对应服务,体现物联网科技在机房小环境在线监测预警技术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瓦斯智能预警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瓦斯的治理和防范是煤矿安全的重要内容。现行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手段如监测监控系统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例如通信协议不规范、监测信息可靠性不高、智能化较低等。本文综述了监测监控系统的现状和不足,对煤矿安全预警系统的框架进行了构建,提出了构建瓦斯智能预警平台的系统思想;从三类危险源角度列出煤矿事故致因模型;提出了煤矿瓦斯预警系统结构和主要模块,并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最后提出系统设计方法及其中的主要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控和消除安全隐患,对现有乳制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模型进行改进,并通过在乳制品安全监测平台中加入改进后的预警模块完成乳制品安全风险预警平台的搭建。该平台可以实时分析乳制品企业上报数据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从而大大提高了乳制品安全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全新的物联网感知模式,移动群智感知网络通过普适感知设备采集特定范围内的个体、情景、环境感知数据,完成复杂的泛在深度社会感知任务并提供丰富应用。介绍了移动群智感知网络当前的应用发展状况,分析了在智能交通服务、基础设施和市政管理服务、环境监测预警、社会关系与公共安全、公众健康和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移动群智感知网络在未来所面临的安全挑战,分析了用户隐私保护、感知数据和平台的安全性、感知质效提升和资源优化利用方面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为使视频监控技术更方便、并能网络实时监控, 基于视频压缩技术的进步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 分析了监控系统的需求、面临的问题及调整, 设计了一套基于Android 平台的功能完善的远程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实际测试表明, 该系统实现了高清晰度的实时视频监控功能, 并在出现异常情况下进行智能分析做出相应预警操作。系统功能完善, 界面简洁大方, 并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深大基坑人工监测中监测不及时、监测数据精度低、监测数据少等问题,以武汉某基坑工程为依托,利用自动化监测与采集设备获得了基坑变形、受力等监测数据,利用前端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和后端开发工具IntelliJ构建了深基坑自动化监测与智能预警云平台。研究结果表明,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在0.4倍支护桩长位置处,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支撑轴力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大且轴力增长速率随后续支撑施加而降低。深大基坑自动化监测及智能预警平台实现了基坑施工全过程中自动化监测、智能动态预测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实现水质综合预警,为下一步污染处置留出"提前量",开展了符合毒理学规范的标准模式青鳉鱼的养殖驯化研究。研发了基于青鳉鱼行为的在线生物监测系统;将在线生物监测系统与17项常规理化监测仪器智能化集成,构建了基于生物毒性触发机制、多项理化参数同步监测的综合预警平台。着重介绍了指示鱼种青鳉鱼的标准化驯化养殖系统、基于青鳉鱼行为的生物监测系统和与常规理化参数相结合的综合预警平台。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前,能够权威、及时、有效地发布预警信息,争取更多的时间做好灾前应对准备,减少人员伤亡.平台在设计与实现上基于云服务模式,将系统架构分为软件服务层(SaaS)、平台服务资源池(PaaS)、数据共享服务资源池(DaaS)、基础设施资源池(IaaS).分别从平台架构、功能和信息接口、数据流程进行详细描述,提出国省两级节点建设的设计和实现思路.新平台可以解决现有平台的数据接入、传输、共享等各种问题,提升系统的稳定性、数据并发访问的效率,提高系统内各级用户的数据共享时间,为现在及未来各级预警发布系统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安全系统工程主要是对系统风险进行预测、评价、控制的科学技术,包括事故致因理论、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和预警应急等内容。2019年,安全系统工程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影响下,经典内容作为研究主体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大数据共享、评价预警系统智能化等趋势。事故树分析实现了静态平面事故树到动态空间事故树的突破;随着模糊算法的改进和云计算模型的发展,安全评价中最常用的层次分析法精确度提高,更符合实际情况;建筑业、矿业和化工生产等领域的安全预警系统更加智能化,生产管理体系更加科学;灾害风险预测应急系统在试点城市投入使用,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人员流动、野生动物及其产品贸易活动日益频繁,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原体重组变异加快、致病毒力增强,新发、再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我国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凸显。笔者阐述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建设背景,总结体系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存在的不足,探索提出对策建议。从不同层面,系统分析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现状。首先,从法规政策、部门职责、国际履约等方面,概述了开展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从监测站点、信息直报、人才队伍、规章制度、监测预警、科技支撑、国际合作等7个方面,对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再次,针对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体系建设不健全、资金保障不充分、专业化程度偏低、基础研究不够等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加强防控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基础科学研究力度、开展广泛科普宣传等5个方面的建议。经过15年的建设,我国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初步建成,监测站点网络得以设立、监测信息实现网络直报、监测队伍不断壮大、规章制度体系逐步完善、监测预警能力稳步提升、科技支撑力得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监测防控事业发展基础不稳固,工作开展整体水平较低,存在以下问题:①现行法规对此项工作分工不够明确,部分职能交叉环节存在部门职责不表现象。②存在大量监测盲区,国家级监测站覆盖率占我国陆生野生动物聚集分布区不到30%;现有监测站技术水平偏低,主动监测预警能力不足。③中央财政预算投资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地方运行经费和疫情防控经费投入渠道不畅。④一线监测人员约80%为兼职或兼岗,专业人员不足10%;专业人才培养渠道尚未建立。⑤基础研究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不多,公益性和盈利性矛盾未破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是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需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一健康”等理念,明确职责分工,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培养,夯实科技支撑基础。研究建议:①弥补法律漏洞,形成人类、家养动物、野生动物疫病防控主管部门职责明确、分头负责的局面;②实施国家级监测站改扩建工程规划,建立陆生野生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及公共卫生预警防控体系;③建立科学合理经费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训力度;④联合优势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机制;⑤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形成群防群控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