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在推动科技发展,为企业营造自主创新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政策。就政府采购而言,在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的拓展等方面都加大了对自主创新产品采购的扶持,实行自主创新产品首购和订购原则。这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10,(5):4-5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被誉为“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性行动”,总体目标是形成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幅度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降低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技术对外依存度,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现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结合。该工程的试点工作首先在浙江省正式展开。  相似文献   

3.
《宜宾科技》2006,(4):2-3
连日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科技大会精神,实施宜宾“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研究与开发能力,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能力的主体。市科技局和市经委共同研究,形成了两个部门充分发挥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共识。市科技局和市经委率先在省内共同启动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认定工作,将在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对被认定为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在申报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技改贴息项目时,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立项支持;  相似文献   

4.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已经被全社会广泛认可。近年来,顺义区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有了显著增强,但另一方面数据显示,顺义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还十分薄弱,针对这种情况,顺叉区对区域内的51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仍有56.7%未建自己的研发机构,所以大力提升顺义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关系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主体,企业经济机制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必须首先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而产生对技术进步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6.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没有这个灵魂,企业发展就会缺乏创业动力,就会失去创优方向: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践主体是企业。因为企业具有科技要素与经济要素紧密结合的最佳条件。江苏省兴化市在自主创新能力建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再到国家首批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经过多年拼搏,自主创新已成为安徽发展的一大特色、一面旗帜和一个品牌,创新主体迅速增加,创新产业不断壮大,创新环境日益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奇瑞汽车等一大批自主创新典型。2009年,安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9位,被《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誉为自主创新“安徽现象”。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06,(8):3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探索不同类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和带动广大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技部、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并于7月23日正式启动了第一批创新型企业试点。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是贯彻落实自主创新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相结合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的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科学整合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既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政府科技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唐中祥 《今日科技》2007,(11):18-20
近年来,安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工作,坚持走人才强县、科教兴县的道路,全县自主创新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体现。 为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安吉县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她,将通过科技创新,助县域经济提质增效,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到2010年,基本建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成为省级科技强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宜宾科技》2006,(3):28-30
中央明确提出,加强自主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十五”期间,八一二厂快速健康发展,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管理理念不断提升,正得益于企业国际交流、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2.
杨庆振 《今日科技》2008,(10):14-14
为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高杭州市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用税收杠杆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若干配套政策》,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的若干意见》以及《落实企业技术开发费税前有关财务税收政策及相应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一年,安徽省科技工作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突出推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三体”建设,在产业、科技、人才、改革四个方面取得一批显著成果,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人民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被褒誉为自主创新“安徽现象”、1月7日,本刊联合安徽电视台和《安徽日报》记者专门就此采访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徐根应.  相似文献   

14.
《广东科技》2006,(9):F0003-F0003
近年来,佛山高新区在科学定位规划、创新发展观念中,积极调整和优化发展思路,实旋自主创新战略,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使高新区逐步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初步建立起以区内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科技经济一体化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区域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体现是区域之间的竞争,区域竞争力来源于区域创新能力,而区域创新能力需要以区域科技发展来支撑和引领。全国科技大会的胜利召开,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深入人心,探索以改革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召开的广州市自主创新大会和广州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会议把率先建立起以产学研结合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为此,广州市的科技发展工作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切实加强工作部署,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建设比较完整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域创新体系各项重点任务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核心,以产品创新、品牌建设、发明专利和技术标准创造为突破口,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技术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技术转移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呈现出经济新常态。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将由"创新"来驱动。我国强调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然而企业研发实力整体较弱,高校院所具有大量创新资源。如何利用高校院所的"技术"等科技资源,通过技术转移,推动成果转化,需要在高校院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科技创新体系由区域内的政府管理部门、科技企业、中介机构、高校研究机构等主体及其之间的所有关系构成。在原有科技管理体制下,区域内的科技人才、资金、成果等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手中,研发活动缺乏相应的市场化指引,成果产业化程度低,不能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浪潮中,中央提出了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等战略方针,并期望以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创新驱动提供支撑。本文中的广东博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为企业、高校、政府等机构提供科技咨询、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系列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近年来,博士科技创新服务机制体制,结合多年的服务经验与先进的科技服务理念,为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了独特而专业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知识产权作为竞争的重要工具,越来越成为企业角逐市场的制胜法宝。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才能掌握先机,赢得主动。因此,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大举措在今年一月的全国科技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此,省委、市委相继做出了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决定。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推进自主创新的一个重大举措。这个技术创新体系能否建设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主创新战略的成败,决定了工业强市战略的成败,决定了全市经济能否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