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今,世界各地的湿地依旧处于不断退化或即将退化的厄运中,对于湿地的恢复越来越重要。恢复退化湿地,主要包括生境的恢复和生物的恢复两大类。湿地生境的恢复主要包括植物生长条件的恢复、动物栖息场所的恢复和水环境的恢复。湿地生物的恢复主要是指植物群落、动物群落与微生物群落的恢复等方面。湿地植被既为湿地动物提供食源,又可为其提供栖息地,因而湿地植被恢复又是生物恢复的首要环节。恢复湿地要讲究科学,不然很容易揣着好心办了坏事,明明想恢复湿地,实际上却让湿地遭受了更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及防治退化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亚妮 《自然杂志》2002,24(2):95-99
介绍了湿地的定义、分布、效益及我国湿地的开发 ,分析了湿地生态特征的变化和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指出保护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进而讨论了我国退化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监督、防治与恢复重建目标 .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内外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有效措施.中国政府圈地式抢救了大批湿地,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但是至今还没有在国家水平上评估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以及保护区布局的合理性.本文利用最新完成的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数据库和按照同一分类体系提取的4期(1978~2008年)中国湿地遥感制图数据,辅以相关保护区、环境等数据,对30年来91个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初步评估.主要结果如下:(ⅰ)30年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总净减少面积8152.47km2,占全国湿地总净减少量的9%;(ⅱ)虽然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湿地大幅减少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79%(面积)的保护区保护效果较差,主要分布在长江湿地区、滨海湿地区、三江源湿地区和西南诸河湿地区;保护效果优良的面积只占15%,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湿地区;(ⅲ)在全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中,52个是自然原始的,面积占88%,远高于个数所占的比例(57%),但有相当比例的保护区达到预警等级,亟待引起重视;(ⅳ)根据保护成效和生态压力的评估结果,列出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优先关注排行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湿地     
湿地的范畴比人们通常认为的要广泛得多。它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湿地还包括临近湿地的河滨和海岸地区,以及湿地范围内的岛屿、低潮超过6米的海域。联合国公约将湿地范围扩大到许多的领域。湿地可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天然湿地主要有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人工湿地包括水产池塘、水塘、灌溉地,以及农用洪泛湿地、蓄水区、运河排水渠、地下输水系统等。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健康的…  相似文献   

5.
杨军  张明祥  雷光春 《科学通报》2012,(15):1367-1371
对《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一文中使用的方法、数据和结论进行了分析,发现作者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方法存在多方面的缺陷,主要包括没有区分人为因素的影响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评价因子缺乏与湿地的核心功能和保护目标的相关性.同时,在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的重要结论没有任何的验证,结果自相矛盾.基于以上种种不足,作者在文中所做出的占总面积79%的中国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保护成效为差的结论不具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上海湿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宇  何美梅  赵斌 《科学》2006,58(5):48-51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的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拥有广阔的湿地.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被誉为湿地城。根据2004年遥感数据和海图数据分析,上海海拔一5米以上的湿地面积共有3030.74公里。。中国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在湿地保护方面承担着履行《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的义务。长江河口是全球238个生态热点区域之一,且地处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中部。无论从湿地面积所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和湿地的类型.还是从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来讲.上海湿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高原湿地功能退化的表征及其恢复中的生态需水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保山  翟红娟 《科学通报》2006,51(Z2):106-113
湿地功能退化是指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湿地功能的消弱或失衡,进而导致湿地不能正常发挥其特有功能或者使其发挥功能的效果减弱的现象.文章利用模糊度函数进行湿地功能退化分级,求得湿地各功能指数值,对湿地功能退化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综合功能发挥状况对应的水位和水量确定异龙湖湿地的各级需水量.应用该方法所取得的结果具有可比性、全面性及合理性.同时,将各级湿地生态需水量与湿地的生态恢复相结合确定不同级别的湿地恢复方案.结果表明:异龙湖湿地综合功能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总体呈下降趋势;异龙湖湿地维持其功能正常发挥所需要的最小水量为1.30×108m3;异龙湖现在处于疾病状态,根据以上计算,提出三级恢复方案:低方案将其恢复到水位1414.53 m,水量为1.30×108m3,中方案将其恢复到水位1415.38 m,水量为1.78×108m3,高方案将其恢复到水位1416.87 m,水量2.14×108m3.文中计算的生态需水量考虑了各种补水、耗水及水污染等综合状况,未来如果在补水工程、污染控制等环境保护措施实施较得力的情况下,异龙湖维持其健康需要的各级水量会相应小于计算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宏观调控法制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制定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基本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法制环境这3方面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法制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宏观调控法制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制定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基本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法制环境这3方面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法制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宏观调控法制的基本理论出发,利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制定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基本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法制环境这3方面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宏观调控法制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郑姚闽  牛振国  宫鹏 《科学通报》2012,(15):1371-1377
基于我国国情,我们提出湿地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价方法,利用目前在国家尺度层面可以获取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数据和全国湿地遥感制图数据,对我国91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和生态压力做了初步评价[1],有一定的科学价值[2]和现实意义[3].杨军等人[3]根据国际上提出的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体现了作者基于全球学术视角、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科研见解,为  相似文献   

12.
缺乏科学、客观的资源评价体系和政策措施体系规划,缺乏对风景名胜区在利用上“度”的准确把握是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由此导致了规划与实施相背离现象的产生。文章以这3个方面为切入点,就如何建立科学的资源评价体系,完善政策措施体系规划内容以及如何从风景名胜区系统的质、能、信息层面控制,以保证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我国启动“长江湿地项目,在长江流域开展湿地恢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建立湿地恢复示范基地,帮助与当地居民科学合理地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耕作体系.改变生产方式,以减少洪水对生产的影响1998年特大洪水之后.我中政府制定了“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河堤、疏浚河道”的方针,把长江水患问题作为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把长江水患的治理纳入长江流域整体经济建设规划目标。“长江湿地项目”是“保护母亲河──绿色希望工程”中的一项,首期投资200多万美元,首先将在湖南队行I的齐]*胡…  相似文献   

14.
羊草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草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东部草甸草原及典型草原的重要建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耐牧等特点,是我国具有优势的禾本科多年生牧草和生态草.羊草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对羊草草原的保护、人工草地建设、退化草原改良、发展草牧业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羊草种质资源各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初步建立了"从草原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走向草原"的研发体系,收集评价了上千份野生羊草种质资源,培育出"中科1,2,3号"羊草系列新品种;建立了羊草测序和优异基因资源挖掘平台,并对羊草重要特异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功能研究.本文主要对羊草的起源分布、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繁殖及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综述,对目前羊草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自交不亲和机理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根据羊草种质资源现状以及当前生产需求来调整种质资源研究工作的重点,并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羊草种质创新,加快羊草新品种培育及良种的推广利用,推进我国羊草产业化进程及草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高林  杜国祯 《自然杂志》2007,29(3):159-164
近年来,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环境安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其生态环境仍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草地退化现状、退化因素和改良技术研究等,并针对其现状和恢复目标,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建立综合的草地改良和恢复技术体系,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草地放牧制度体系,并建立高效的饲草供应人工草地,在退化草地上建立集约化的高效社区模式草地畜牧业体系,改变退化草地生态功能,是实现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意识、设计质量、工程现场管理及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加强施工管理力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华南沿海主要海草床及其生境威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广东、广西和海南3省区近海水域的现场调查,初步发现和掌握了华南沿海地区主要海草的分布、种类、生物量、生产力和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海草床主要分布在广东的流沙湾、湛江东海岛和阳江海陵岛等,广西合浦和珍珠港海域,海南黎安港、新村湾、龙湾和三亚湾等,总面积约为2400hm^2.海草的种类主要包括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二药藻(Halodule uninervi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矮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erichii)、川蔓藻(Ruppia maritime)和海神草(Cymodocea rotundata)等8种.这些海草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生物量.海草床生境受的威胁主要包括修建虾塘、海水养殖、围网捕鱼、毒虾、电虾、炸鱼、挖贝、耙螺、拖网、人为污染、开挖航道以及台风等.  相似文献   

18.
樊睿 《科学之友》2007,(7):73-74
工程项目中对设备的有偿使用管理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为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对这种管理体系在管理体制、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完善。  相似文献   

19.
潜在湿地分布的空间信息对于提高湿地制图精度、理解湿地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以及制定湿地恢复政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地形特征对湿地的分布具有决定作用,通过采用滤波方法识别真实洼地,并结合气候降水和蒸发资料,提高了地形特征(气候地形指数)的模拟精度;基于气候地形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潜在湿地分布的时空关系,采用众数统计方法,模拟中国潜在湿地分布.该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而且避免了复杂分布式参数的获取和模型的数值求解,更适用于大尺度湿地分布研究.基于多年的气象数据资料的模拟结果表明:中国潜在湿地约为58.18×104 km2,其中沼泽湿地面积约为32.50×104 km2,水体面积约为25.68×104km2,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青藏、新疆地区,东北部内蒙、黑龙江和吉林地区,以及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与已有湿地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模拟结果在空间分辨率(90 m)和精度方面都有所提高;与全国湿地调查结果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湿地遥感制图精度、制定湿地恢复策略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氮(N)是天然湿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和一种重要的生态影响因子,其主要来源有径流输入、大气沉降和生物固氮.天然湿地中N的迁移和转化主要发生在湿地演替带,演替带是生物地球化学活动比较强烈的缓冲区,常被视为湿地的N源、N汇和N转化器.演替带中N衰减主要是通过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和湿地植被吸收等方式进行.本研究综合分析了影响湿地N循环的内部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N来源主要受农业活动和化石燃料燃烧等人工因素的影响,而N衰减主要受氧浓度、可利用的碳和磷、酸碱度和氧化还原电位变化以及微生物活动等内部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湿地演替带中N循环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湿地N污染治理和湿地管理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