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金融扶贫成为现阶段扶贫攻坚战中的生力军。本文梳理了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和以该理论为基石的金融脱贫攻坚战,阐述并分析了当前主要的扶贫项目和金融支持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吉林省白城地区为例利用双重差分方法(DID)对扶贫项目的减贫效应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制定更精准、有效的扶贫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战略导向,是对新常态要求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质量提升政策的回应。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高校作为人才、科技、创新的高度集中地,不但应该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在"精准扶贫"政策中吸收营养,更应该和国家扶贫开发中的精准扶贫思想相结合。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且以精准扶贫作为指导思想,从中吸取经验,用精准扶贫的思想来指导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以期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和我国的扶贫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4—2019年101家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前后的面板数据,用PSM-DID实证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类型银行对精准扶贫项目投放力度的发展现状及困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战略定位的商业银行,因"行"制宜对事业部进行发展规划,大中型银行事业部通过扩大小微贷款和涉农贷款余额提升精准扶贫效果,城商行普惠事业部的精准扶贫效果不显著,应注重银行风险管理和不良贷款率等经营指标,通过与大中型银行的"互补型"竞争,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和城乡贫困人口脱贫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历史看精准脱贫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十三五,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局面。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发起者、倡导者和实践者,30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创新提出了"异地搬迁扶贫"、"异地股份制扶贫"、"技术引进扶贫"和"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等模式。本文在总结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开发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多种现阶段精准脱贫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农户决策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分析,研究政策性金融支农扶贫的逻辑,并构建农户人力资本配置决策、风险规避决策和信息不对称下的融资决策模型,以探讨政策性金融如何通过影响农户的决策行为实现精准扶贫。研究表明,政策性金融支持精准扶贫作用体现在提升农户人力资本以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率,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弥补信贷需求缺口,同时政策性金融提升贫困农户人力资本有助于降低农业风险,更容易获得信用贷款扶持,实现贫困农户的经济内生增长和自主稳定脱贫,达到精准扶贫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6.
扶贫是改善民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消除贫困才能让所有的公民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最终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辽宁少数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高度重叠,扶贫工作在多方努力下取得初步成果,但面临着扶贫资金不足、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扶贫金融组织功能异化、扶贫创新遭遇瓶颈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充分利用和发挥政策性金融与扶贫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争取与优质企业集团合作开展PPP项目;以成熟景区做引领,带动贫困村旅游开发;借助互联网络,提高贫困地区资源物产知名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精准化理念是新时期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核心要义。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中精准化的要点在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基于建档立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我国扶贫的精准化程度显著提高。但是实践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难点和问题,具体表现为:由于贫困认定边界的模糊性和识别要求的精确性之间的矛盾、贫困户的发展能力的有限性和脱贫任务的紧迫性之间的矛盾、扶贫机构的松散式管理和扶贫开发工作的系统性之间矛盾,这些矛盾产生了识别精准化、帮扶精准化和管理精准化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上述难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精准化程度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贫困户分类系统,制定差别化的因村因户帮扶措施;二是建设扶贫大数据平台,推动贫困相关共享和扶贫决策优化;三是建立精准扶贫诚信体系,营造诚信帮扶和诚信脱贫的氛围;四是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监督作用,创新精准扶贫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铜仁市围绕同步小康这个目标,把精准扶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改革为动力,推进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民生扶贫、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被动式向参与式、粗放式向精细式、分散式向集中式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铜仁实际的新路。特别是在贫困人口、贫困村建档立卡和驻村帮扶工作上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称之为"精准扶贫铜仁模式"。  相似文献   

9.
赵怡冰  唐永文 《河南科学》2020,38(8):1346-1352
农村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围绕农村经济金融扶贫才能从根本上发挥作用.以河南省P市的金融扶贫工作为例,梳理金融扶贫中的"六个结合",探索出将金融服务体系活起来、信用评价体系准起来、风险防控体系硬起来和产业支撑体系实起来这一主攻方向,系统总结推进金融扶贫的措施在农村集体经济中发挥的效用,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助力金融扶贫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川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连片贫困区,在精准扶贫中需要依托金融扶贫夯实基础。基于川西南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当前凉山州农村金融支农现状分析,从金融机构和农村贫困地区农户两个方面探析了农村金融支农不足原因,最后,从州政府、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三个层面提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建议,以期助推川西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同步小康的战略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