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种冷却静电加速器磁铁线圈的方法──双回路循环冷却江忠友(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随着核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要求加速器能提供多种带电离子束.我所的2.5MeV质子静电加速器因只能加速3种轻离子,不能满足实验需要,为了增加离子束种类,特别是适用于加速质量...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素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路面在使用过程中,承受着行车荷载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即使是相同的路面结构,其损坏速度也会因所处的环境不同而不同.而环境因素对路面性能影响的隐蔽性,加上与荷载因素交织在一起,为研究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文中以已提出的路面使用性能标准衰变方程为基础,通过不同地区路面使用性能方程的对比,定量分析了环境因素的作用,建立了温度、温度与路面性能的关系式.就分析的5个省市而言,因环境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路面寿命差异达25%,路面的早期损坏现象也相差很多。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处理器设计技术的发展,基于硬件仿真加速器的系统验证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最有效的系统验证方法,而系统仿真频率是硬件仿真加速器验证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本文以某款国产高性能通用微处理器FT-xx在ASIC仿真加速平台上的系统仿真加速为工程背景,通过调整编译选项、分析编译结果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ASIC硬件仿真加速的加速原理,然后重点研究了逻辑资源数量、通用寄存器类型设计映射方式、特殊寄存器类型设计映射方式对系统仿真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待验证设计的规模一定时,ASIC仿真器的逻辑资源并非越多越好、memorysize值的选取存在一个较佳范围、对于某些特殊的寄存器采用强制映射能极大地提高系统仿真频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热轧盘奈的表面质量,采用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冷却温度、不同冷却速度对热轧盘条表面氧化皮性质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检测氧化皮的物象组成,用扫描电镜观察氧化皮的表面形貌、厚度、致密度,用加速失重腐蚀实验检测氧化皮的耐蚀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过高导致氧化皮厚并产生裂纹,温度过低氧化皮薄,起不到保护作用;快速冷却能形成致密氧化皮,且氧化皮中Fe2O3含量减少,Fe3O4和FeO比例增加,有利于提高氧化皮的性能,慢速冷却则氧化层厚.  相似文献   

5.
应用热力学理论导出了层状晶体的格林乃森参量与膨胀系数的相互关系,并以石墨为例,研究了格林乃森参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层状晶体与一般晶体不同,尽管它们的格林乃森参量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层状晶体变化较大,如石墨在50-200K范围内可增加85%,而一般晶体则变化很小,大致在5%左右;对层状晶体,由于振动的膜效应,使得沿平面层方向的格林乃森参量在某些温度范围内出现负值,而一般晶体的格林乃森参量总为正值。  相似文献   

6.
大功率射频干负载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功率射频干负载是200MeV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项目之一.主要用于吸收加速管的剩余微波功率.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本文详述了大功率干负载的设计,各项参数的测试及在线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炉冷却壁的铸造过程,分析了此过程中冷却水管的渗碳和内表面的氧化机理及对冷却壁使用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概述、归纳了几种防护和消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实验装置(PKU-SCAF)中两个9壳超导加速腔的冷却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抽真空与节流相结合为基础,给出了几种超流氦冷却循环方式;分析了这几种方式的流程机理和冷却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带有低温换热器和低压换热器的冷却循环方式,整个超流氦冷却循环具有制冷效率高、系统功耗小等优点.给出了该冷却循环方式的低温冷却系统的温熵图.  相似文献   

9.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结合热态试验数据计算分析铸铁冷却壁冷却水管形状对冷却壁热表面渣皮厚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水管截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当水管的短轴与长轴之比为0.2时,渣皮的厚度增加6.4%.综合考虑传热、冷却水阻力等因素,计算得出:把圆管做成面积相同的长短轴之比为0.45-0.55的椭圆管,不仅对铸铁冷却壁起到最好的保护效果,而且减少了水流量,这对于高炉的节能、降耗、长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交错管束间喷淋水-湿空气及管壁-喷淋水间传热传质特性,综合考虑了喷淋水在交错管束间运动及传热传质过程,采用基于DPM (discrete phase models)与WFM (wall film models)耦合的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交错管束间湿空气-水蒸发冷却传热传质特性分析模型.通过文献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最大误差仅为1.1%;模拟了运行参数对交错管束间湿空气-水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流量对交错管束间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要比喷淋水流量对其影响更加显著,因此可适当降低喷淋水流量提高循环水泵能效;干湿球温度升高会对交错管束间传热传质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但与干球温度相比,湿球温度对交错管束间传热传质影响更大;提高喷淋水温度可以改善喷淋水膜-管壁间的Nusselt数,但管束壁面平均温度也随之升高,从而降低冷水机组的性能.上述研究成果为交错管束热力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实际生产应用的涡流管模型,以空气为介质,模拟分析了不同进气温度和冷流率对涡流管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流率一定时,涡流管的冷端出口温度、热端出口温度、制冷温度效应及单位制冷量均随进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制冷效率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在相同进气温度下,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及制冷效率都随冷流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冷流率范围使得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制冷效率最大,但它们各自的最佳冷流率范围不同。  相似文献   

12.
采用汽雾射流冷却方式,在射流角为0°~60°时,研究了10 mm厚不锈钢板轧后超快速冷却过程中表面射流流动结构、换热区分布和钢板温降规律,分析了倾斜射流对钢板表面热流密度和冷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射流角通过改变钢板表面滞止区和横向流区面积、水流密度、介质流动形态和流动速度,影响钢板表面换热形式和热流密度分布,进而影响超快速冷却冷速;射流角为30°时钢板平均冷速和临界热流密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6.5℃/s和2.75 MW/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气冷器内不可逆损失对换热性能的影响问题,提高直管套管式气冷器的热力性能,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套管式气冷器内二氧化碳与冷却水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与熵产分析方法,通过改变操作压力、二氧化碳质量流量及冷却水的质量流量和进口温度进行数值计算,得出气冷器中二氧化碳和冷却水沿管长的温度分布情况,并依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熵产分析方法,对直管套管内热力过程进行计算,得出沿管长的熵产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沿管长方向的熵产逐渐增大;随着二氧化碳质量流量的增加,熵产逐渐减小;随着冷却水质量流量的增加,熵产增加幅度不明显;随着冷却水进口温度的增加,熵产随之减小。研究结果可为二氧化碳热泵气冷器运行参数与结构的设计以及二氧化碳热泵的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Investigation of Heat Transfer in the Spray Cooling of Continuous Cast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etween spray water droplets and hot surface is measur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effect of spray water flow rate, water pressure, spray distance of nozzle from the surface of strand, spray water temperature on the heat transfer is made a detail studied. And meanwhile, the effect of the strand surface FeO scale on the heat transfer is also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influence of above factors on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as been discussed and a experience formula between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spray water flow rate is given out.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型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在高空、低速条件下的流量分配、沿程参数和壁温分布计算,对该型发动机燃烧室的冷却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空条件下,火焰筒同一轴向位置的壁温随马赫数的增大而升高;气膜冷却有一定的冷却保护有效长度,使得火焰筒壁温沿轴向分布呈锯齿形。  相似文献   

16.
以压缩空气为介质,对两种四流道喷嘴涡流管内的温度分布及能量分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涡流管内的温度分布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气流分量的增加,冷气流的温度逐渐升高,制热效应增加,制冷效应和冷热分离效应降低,喷嘴形式对涡流管制冷效应影响很大,实验测得的温度分布趋势与理论一致.  相似文献   

17.
复合冷却涡轮导叶的气热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邵婧  李杰  吴伟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5):292-296,313
采用气热耦合方法对高压涡轮一级导叶带全气膜冷却、冲击冷却和尾缘劈缝冷却的复合冷却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带复合冷却结构叶片的三维温度场,主要研究了主流燃气雷诺数、冷气与燃气的流量比和燃气与冷气的温比对叶片温度和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流量比增大,叶片前缘壁面平均温度先增后减,压力面和吸力面温度均减小。叶片壁面各处平均温度随温比增大而降低,受雷诺数影响很小。叶片综合冷却效果随流量比增大而增大,受温比和雷诺数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建立了双喷嘴气雾冷却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在固定单个喷嘴流量、压力、雾化角和喷嘴喷射距离的条件下,利用FLUENT软件对喷雾重叠率分别为0、25%、50%和75%时,雾化场中液滴分布、液滴速度以及带钢表面温度分布、带钢冷却速度进行仿真计算。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喷雾重叠率为25%时,雾化场内液滴的位置分布、带钢表面液滴的速度分布以及带钢表面的温度分布最为均匀,带钢冷却效果最佳;但与其他喷雾系统的特性参数相比,喷雾重叠率对带钢的冷却速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根据以往的实验研究,双层孔隙介质对水分流量的分布有着比较大的影响.通过相关的实验,确定了影响绕流的一些因素.针对双层孔隙介质的水阻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推导出一些水阻与流量的相关基本公式,可以对于双层孔隙介质,乃至多层孔隙介质的各区域流量分配进行比较合适的初步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