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梳理湿陷性黄土成因及各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结合黄韩侯铁路房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工程实例,以技术经济分析方式得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房屋地基处理的一般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区铁路房屋的修建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阳书燕 《科技资讯》2013,(5):52-52,54
随着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和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的实施及隧道修建技术的进步,一些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的隧道和铁路将会投资修建,黄土地区的铁路隧道施工因特殊的土质也存在一些特殊性。在高桥隧道下穿南同蒲既有铁路的施工中,施工人员根据黄土特性又花了施工方案,综合性的利用多种施工方法解决了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构筑物施工中安全施工和保证进度的问题,有效的控制了洞外和洞内的沉降变形,保证了下穿隧道的快速施工和铁路的安全运行,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志伟 《甘肃科技》2008,24(8):136-137
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第一条修建在大范围湿陷性黄土、高烈度地震地区、满足双层集装箱运输条件、一次铺设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时速160KM的山区客货共线铁路路基设计技术,提出并运用了主动消除黄土湿陷性、轻型支挡结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思路和措施,符合我国铁路运营"大能力、高标准、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技术方向,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乌准铁路穿过阜康重化工园区线路方案的详细研究,最终选择了一条既经济合理又尽量减少对园区发展影响的线路,对今后新改建铁路在类似地区的线路方案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不良冻土现象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在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修建铁路将遇到大片多年冻土 .讨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规律和不良冻土现象及其对青藏铁路修建的影响 ,提出一个针对铁路建设的工程地质分区方案  相似文献   

6.
林全荣 《科技信息》2011,(16):300-301
本文结合长沙—益阳—常德城际铁路功能定位、线路走向、站点布置及其建设方案的研究设计成果,分析城际铁路选线及设计工作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在满足工程项目安全性、功能性、经济性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可 《科技资讯》2012,(7):43+45-43,45
铁路地质选线是指运用地质勘察手段(如调绘、钻探、静探、物探、挖探等)查明各线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对比各线路方案工程地质条件,从地质的角度提出线路行走的最佳方案;本文以新建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拖拉海西—大灶火段为例,论述在内陆干旱盆地地区,铁路行走的最佳走廊地带。柴达木盆地为我国典型内陆盆地,做好其铁路选线工作,对以后其他内陆盆地铁路修建选线具有很好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8.
铁路限制坡度是铁路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影响线路的走向及长度,而且直接影响运输能力、行车安全、工程费与运营费,结合哈罗铁路沿线地形的具体情况,详细论述了该铁路限制坡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管成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3):150-152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新建铁路兰渝线兰州一重庆段铁路开始建设。线路所经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如何根据地质条件来选线路走向是决定此段线路的关键。就兰州一重庆段白龙江水库地段选线工作中遇到地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建地方铁路红柳至一里坪是青海省第三条以货运为主的地方铁路。由于沿线软土、盐渍土、盐岩、风沙广泛分布,工程地质构造复杂,铁路工程投资大,需要对不同的线路方案进行比选,以确定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本文结合项目建设对当地环境影响和社会政治经济意义,对北线、中线、南线3个线路方案进行比选分析。(1)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方案影响最大,中线和南线优于北线方案,减少工程地质风险,降低不良地质处理及风沙防护投资;(2)通过经济合理性分析,北线投资最高,中线投资省,经济指标最优;(3)北线对生态环境、牧民生活造成影响,压覆矿产,中线、南线影响小;(4)综合分析确定采用中线方案。新建地方铁路红柳至一里坪的线路方案比选过程,可供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及其他类似地区铁路线路比选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宁夏宁东地区煤电、化工基地的总体规划以及既有、在建、规划铁路的情况,结合专用线运输需求,同时考虑少压矿、不影响自然保护区等因素,对不同接轨点、不同线路走向的方案进行了大范围、全方位的研究比较与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价值较高的三个专用线接轨方案,从而保证了推荐方案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谢程 《甘肃科技》2009,25(3):45-49
随着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西藏新建铁路拉萨-日喀则段铁路开始进行。线路所经地区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如何根据地质条件来选择线路走向是决定此段线路的关键。就拉萨-日喀则青藏高原峡谷区地质选线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咸同铁路是抗战时期陕西修建的重要铁路之一。咸同铁路的建成为同官地区煤炭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对同官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及作用,同时也大大加快了同官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建铁路线路基本走向和接轨点选择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情况,阐述了方案比选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评价优选方法的数学模型和该辅助决策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考虑路网规划、服务运输、减少工程投资、工程可靠性、缩短施工工期以及环境适应性等铁路选线原则上,研究了东珲线东宁至春化段、中股流至下四道沟段及春化至珲春段线路走向方案,采用统计、类比和优缺点评价等方法进行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了东珲线最终推荐线路走向方案。  相似文献   

16.
邱文展 《科技信息》2011,(32):397-398
本文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调整)和长三角城际铁路网规划,分析通苏嘉城际铁路在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和沿海铁路通道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其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项目所处区域特征、衔接路网线路客流交换特征,提出了项目的总体走向、建设标准等建设方案的规划意见。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速铁路对路基强度和工后沉降的严格要求,路基填料改良已成为黄土地区修建客运专线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大量土工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不同配合比下石灰改良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击实特性、压缩特性、强度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出最佳石灰配合比,为黄土地区客运专线路基填料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提高交通运输速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我国客流的特点出发,论述了中国需要高速铁路;从京沪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扩能的最佳方案以及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战略意义等方面,论证了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是正确的战略抉择;简述了我国修建京沪高速铁路的技术储备和技术路线;介绍了京沪高速铁路的预测运量、可能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案及社会经济效益;对修建京沪高速铁路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黄土具有多孔隙性、垂直节理发育、层理不明显、透水性强以及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5个方面的特征,在黄土地区修建隧道、尤其是大断面隧道时,黄土对隧道可能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甚至威胁到隧道的稳定安全,如果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支护措施、监控量测手段以及危险应急预案措施不当或者不到位,那么极有可能出现一系列不良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大量工程实例方面文献的分析,总结了在黄土地区修建大断面隧道的几项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咸同铁路是抗战时期陕西修建的重要铁路之一。咸同铁路的建成为同官地区煤炭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历史机遇,对同官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及作用,同时也大大加快了同官地区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