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研究表明,铝土矿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和气候两大因素制约。本文主要就地层、构造对重庆市铝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作了简单的分析。为以后铝土矿的找矿及开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岩相分析方法阐述了岩相古地理环境,古岩溶地形对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G层铝土矿形成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而为G铝的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沙枣园子金矿位于北山柳园—穿山驯前陆带石板山—峡东华力西期印支期金钨(铁)成矿带,赋存于沙枣园子花岗闪长岩外接触带的长城系古硐井群中,受NW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古硐井群、华力西期中酸性侵入体及断裂构造3种因素控制。岩体内、外接触带内的NW向断裂及次级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铝土矿是我国一种重要矿产。从古地理、地层、矿体、矿石质量及类型等方面,分析了铝土矿的沉积特征,提出了其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李建军 《甘肃科技》2011,27(11):33-35
新庄里金矿工作区位于岷(县)-礼(县)多金属成矿带西段,赋存于教场坝花岗岩外接触带的二叠系地层中,严格受EW向及NE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二叠系地层、印支-燕山期酸性侵入体及断裂构造3种因素控制。岩体外接触带0~5km范围内的EW向、NW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并归纳了主要找矿标志,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张彬 《太原科技》2013,(2):105-107
山西省沁源县高家山矿区铝土矿矿体赋存于石炭系本溪组中下部、奥陶系石灰岩侵蚀面之上,受古地形控制,矿体总体由西向东埋藏由浅到深,在奥陶系地层出露部位附近矿体以露采为主,远离奥陶系地层出露部位以坑采为主。文章在研究沁源县高家山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的找矿资源潜力及远景  相似文献   

7.
石再平 《广东科技》2012,21(17):142-142,151
沉积铝土矿富矿的形成与沉积成矿作用、成矿介质的酸碱度及成矿环境三个因素有关。铝土富矿资源一般在酸度较强且沉积物又不被介质溶解的平静稳定的沉积环境形成。成矿盆地斜坡下部的铝土矿带与硫铁矿相邻地段、凹地及漏斗、成矿洼地是铝土矿富矿赋存部位及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G层铝土矿的赋存层位、空间展布,本溪组岩性等特点,对G层铝土矿的物质来源、形成条件,分布和赋存规律作了初步探讨。并着重阐述了本溪组岩性及厚度对G甚铝土矿形成的控制作用。对G铝的找矿方向也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某金矿床赋存于太华群龙潭沟组地层中,金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此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系统总结了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并指明了矿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开江古隆起演化、储层特征及发育主控因素、气藏保存条件的研究,分析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并总结成藏模式.认为川东石炭系气藏形成主要受三大因素控制,即开江古隆起演化控制着油气的聚集,优质储层是气藏形成的基础,盖层条件是气藏形成的关键.川东石炭系气藏成藏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第Ⅰ阶段是古隆起形成和古气藏形成,云南运动使石炭系储层更为发育,中三叠世印支运动时期,开江古隆起继承发展并基本定型,石炭系处于两高压泥岩层之间,下伏志留系烃源岩大量生烃,形成大规模地层-构造古气藏;第Ⅱ阶段是后期燕山和喜山运动的改造,古气藏在圈闭中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1.
赵向农  李向东 《甘肃科技》2011,27(10):36-39
沙日金矿属构造热液碎裂蚀变岩型金矿床,产于泥盆系当多组碎屑岩中,矿体严格受采古断层派生的次级断裂蚀变带控制.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分析了成矿带的成矿规律,以期为区域成矿带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王军 《甘肃科技》2015,31(3):31-33
阳沟金矿区位于中秦岭陆源盆地带,中秦岭礼县-罗坝-锁龙口和礼县-洮坪-喂子坝两断裂带与石家河坝复式向斜核部,成矿区划属礼县-岷县金及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体赋存于中川岩体外接触带的石炭系地层中,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石炭系地层、印支酸性脉岩及断裂构造三种因素控制。石炭系地层的含矿岩性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文章在较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凯里-黄平铝土矿区中王家寨矿区、苦李井矿区、铁厂沟矿区和渔洞矿区的铝土矿空间分布规律及与古岩溶地貌关系的研究,得出研究区铝土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矿体的空间形态、规模、品位及厚度等均受到古岩溶作用控制。古岩溶地貌为溶斗区域的铝土矿体厚度变化大,延展较小;但其矿石质量较好,品位较高;而古岩溶地貌为岩溶洼地区域的铝土矿体厚度变化较小,呈似层状产出;但矿体厚度小,矿石质量相对低一些;同时铝土矿体厚度、品位与含铝岩系厚度呈明显正相关,这也与古岩溶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矿区位于处于北秦岭造山带西段与中祁连构造带复合部位,属漳(县)-武(山)断陷盆地西段,总体构造线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矿体赋存于新近系第二、三岩性段,严格受北西向车厂-漳县-盘古川正断层(F1)控制,矿床的形成受新近系、北西向断裂及水文地质条件三种因素控制。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深低阻层中微弱的高阻体为本区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文章在较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铺子坝金矿区位于南秦岭陆源裂谷带,南秦岭褶皱带之白龙江复背斜核部,成矿区划属玛曲-略阳区域成矿带亚尔码-舟曲金、铜、铁、锰、磷成矿亚带。矿体赋存于迷坝闪长岩外接触带的志留系地层中,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床的形成受志留系地层、印支酸性脉岩及断裂构造3种因素控制。志留系地层的含矿岩性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在较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徐宗蛟  姚成  陈磊  董寒杰 《科技信息》2010,(33):386-387
本文介绍了荥阳市翟沟矿区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出露一般,矿石品位、厚度中等,是滨海湖泊相沉积矿床。晚寒武纪灰岩是本区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该区矿床受中石炭统本溪组地层、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地貌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沉积岩地层中,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在奥陶系古风化面的凹陷地段(溶蚀盆地、溶洼和溶斗)沉积厚度大,利于铝土矿的形成,为铝土矿的赋存场所。文章详细论述了运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某矿区的成功找矿案例,说明此方法在寻找铝土矿上探测岩溶盆地、间接寻找铝土矿有很好的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要盆地之一,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偏西。在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砂体的空间定位、地层、氧化带展布、铀异常等特征,研究了岩性岩相、地球化学、后生蚀变、异常晕等找矿标志,矿体的形成与"古层间氧化带"、岩石地球化学环境、直罗组下段河流相的空间展布、还原介质含量及构造等条件有关,铀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构造演化、目的层的氧化-还原界面、砂体的非均质性、还原介质等。研究认为本区铀富集成矿受前述控制作用明显,具有明显的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吴元科 《甘肃科技》2009,25(16):25-28
水洞金矿床位于关子镇一元家坪和舒家坝一太阳寺两条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及天子山和磨扇沟花岗岩体的加持区,金矿化严格受近EW向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金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通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化特征的描述和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的总结及成矿条件的分析,认为该矿床的形成具有金源、构造及热动力“三位一体”成矿有利条件,水洞沟矿区及其外围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铝土矿资源丰富,其中清镇—修文铝土矿矿集区已探明铝土矿各类保有资源量3.5亿t,但该区因褶皱、断裂构造致使铝土矿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大面积隐伏。通过对区内在次级长冲向斜核部发现的铝土矿地质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直接运用向斜构造找矿标志,在该区范围内探索或发现深部隐伏铝土矿可获重大突破,增加铝土矿资源量具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