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地球上有天气,太空中也有天气吗? 答案是当然有了!太空天气是指在太阳系内地球周围的太空环境发生的变化.太空天气包括太阳、太阳风、近地空间以及高层大气中的任何条件和事件.太阳会发生太阳风、太阳耀斑、太阳射电爆发、太阳辐射风暴、太阳高能粒子喷发、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黑子爆发等,引起太空天气的变化.银河系中拥有3000 多亿颗恒星,也会发射大量宇宙射线,穿越太阳系和地球,引起太空天气扰动.这时,太阳系、地球周围太空中的磁场、辐射、等离子体和其他物质就会变化,引发太空天气、气候和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专家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飞行器--太空飞机.乘坐这种太空飞机,从莫斯科到纽约不到1小时.这是世界航空航天领域将要出现的一次重大突破,其意义可与加加林进入太空、人类登上月球等重大事件比肩.目前,俄罗斯科学院应用力学研究所正在开展太空飞机的研制项目.该项目负责人伊凡·菲利波维奇·奥布拉佐夫今年初在接受本国<总结>杂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俄罗斯太空飞机的性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3.
李俊杰 《科学之友》2007,(15):26-27
自人类开始太空探索以来,以美国、俄罗斯为代表的世界主要航天大国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太空飞行和范围广泛的科学实验.然而对于人类如何在太空中繁衍后代的实验,美俄太空专家一直缄默不语.不过,从近几年国际上这方面的报道看,我们还是可以窥到人类太空性生活实验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想跟外层空间打太空长途电话吗?有这个想法的人可登录美国的一家网站.这个网站最近开办了太空长途电话业务,可以将用户家中的电话线直接与太空相连,把电话通讯范围扩大到太空中.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2021,66(15):1795-1801
正太空活动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支撑,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实现航天强国目标的基本保障.太空活动治理体系分为制度、协调、全球和技术手段等4个方面.太空活动现代化治理就是在制度、协调、全球和技术手段等几个方面,改革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法律法规及技术短板,实现太空活动治理系统化、  相似文献   

6.
在太空中被"冻成冰棍" 在一些科幻小说中,太空船毁坏破裂导致宇航员在冰冷的太空中被冻成"冰棍",一直是个颇为流行的艺术想象.然而事实上,人体在太空中被"冻成冰棍",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虽然太空的温度相当低,但在太空中被"活活冻死",仍是宇航员最不需要担心的死法. 因为太空是缺乏气体粒子的真空状态,一旦宇航员的身体暴露在太空环境中,由于人体周围没有任何物质传导热量,也没有冷风对流,所以人体只能通过"热辐射"缓慢地散失热量.  相似文献   

7.
晓阳 《科学之友》2007,(13):18-19
前不久,第五位太空游客、美国亿万富翁希莫尼太空旅行归来,让我们羡慕不已.太空旅游难道真的只是亿万富翁才能完成的梦想吗?日本火箭协会会长叽崎光辉大胆预测:"在21世纪,太空旅游将成为普通人都能够享受的娱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在节假日里到太空去潇洒一把.  相似文献   

8.
经历过太空遨游的农作物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后,不仅植株明显增高增粗、果型增大、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而且品质也大为提高. 太空环境对植物基因产生影响虽已得到各国科学家的证实,但对太空育种原理的解释仍在争论之中.  相似文献   

9.
2015年启用太空梯 美国国家宇宙委员会(UJSNCC)报告书的第一要点,是开发通往宇宙的、既安全又便宜的运输手段.2009年一家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公司主动挑起了制造太空梯的重担.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高级设计研究所已投资制造太空梯,全部资金大约需要70~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所谓太空旅游,指的是普通民众买票到太空去旅游观光,然后返回地球的活动.许多人以为,太空旅游是未来的事,现在考虑这个问题为时过早.其实,"太空旅游"这个概念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而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了,而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又再度提出.  相似文献   

11.
对于普通人来说,去太空观光最便捷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乘坐太空电梯.然而,要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却十分不易.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尽管如此,日本一家公司还是迎难而上,准备在未来40年内建成太空电梯,每次可将30名乘客升到距离地球3.6万km的太空中.  相似文献   

12.
在茫茫的太空中,几年之后很可能将盛开一朵朵"太空之花".它们就像是太空中的向日葵,始终迎着灼热的太阳,收集着来自太阳的光和热.这些"太空之花"并非奇异的外星生物,而是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的新型卫星,它们将收集来的太阳能输送到地球上为人们照明.  相似文献   

13.
商业性太空旅游有四种方式,即抛物线飞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 抛物线飞行在宇航员训练当中,为了让宇航员体验失重感觉,通常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晓瑜 《科学之友》2005,(5):90-90
想跟外层空间打太空长途电话吗?有这个想法的人可登录美国的一家网站。这个网站最近开办了太空长途电话业务,可以将用户家中的电话线直接与太空相连,把电话通讯范围扩大到太空中。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登录这个叫做“跟外星人谈话”的网站(www.TalkToAlien.scom),网友就可  相似文献   

15.
王燕 《科学之友》2004,(3):46-47
据SPACE网站目前的一篇文章报道.虽然一些媒体透露.美国总统布什有可能宣布重返月球计划.但迄今为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并未公开确认此事.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冒险探索火星。有人认为.用机器人探索太空是进行大多数太空研究最可行的方法.不过也有人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说,只有人才能对其他星球进行真正的研究.解答有关人类起源和命运以及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等科学家最想知道的问题。对于太空梦想者和有实际经验的科学家而言,人类进行太空探索会为人类带来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可以继续人类探索太空不变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目前,已有30多位女性遨游过太空,其中,俄罗斯的女宇航员孔达科娃在太空度过了169个日日夜夜,这个数字是妇女在太空滞留时间的世界之最。对大多数人来说.女宇航员的生活充满神奇色彩,飞往太空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今中外的美术家中,若问谁的创作领域最宽广、意境最深远、情节最惊险、思路最浪漫?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他就是当代美国太空美术大师R.麦考尔(Robert Mc-Call)。他是继美国太空美术大师C.邦艾斯泰(见本刊1998年5期)之后的又一世界级太空美术家,而且更有所创新和发展。本刊去年8  相似文献   

18.
水熊虫的惊险太空之旅 2007年9月,一批水熊虫搭载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光子-M3"无人飞船进入太空,接受严峻的生存考验."光子-H3"飞船在距离地球表面258 km的高空绕地运行,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搭载一些生物进行太空实验.研究人员希望用一些容易生存的物种,来测定太空中严酷环境下的生物反应.在能够立即让人类和其他绝大多数生命体丧命的太空环境中,水熊虫虽然停止了一切生物活动,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些水熊虫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游客,最终是要在太空待上一段时间的.但太空是黑暗的,没有空气,没有重力,处在高度真空状态,要想让游客在太空游得愉快,玩得开心,得到收益,运载工具上就必须具备特殊的生活设施.  相似文献   

20.
火星谋杀案     
(一) 天体矿物学博士诸葛长空带着独生子亮亮登上了太空列车,找到了预订的独立舱位.独立舱位分上下两层铺位,诸葛长空把亮亮抱到上铺,细心地为儿子系好了安全带.为了保障乘客安全,太空列车的舱位是全封闭的,从铺位上看不到太空的景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