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贫民总统”政策失误、言行不慎招人怨,反对党利用矛盾、驱逐总统乱政坛。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国名的意思是“赤道”,因为它的国土正好躺在赤道之上。在2月初的一周内,这个国家的政局气候比赤道上的温度还要灼热。2月6日,厄瓜多尔议会通过决议,罢免在任总统阿夫达拉·布卡拉姆,并任命议长阿拉尔孔为临时总统。这一决定在厄瓜多尔引发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一个星期里,厄政局一片混乱:三位总统共存,各行其道;两位临时总统交替上台;甚至还有4小时没有了总统。  相似文献   

2.
政局趋于稳定经过十几年民主化进程。拉美国家政局已从混乱走向稳定。其主要表现是:第一,政府危机和突发事件大大减少。90年代最初的二三年里,拉美许多国家政府危机不断,例如1991年的海地军人政变,1992年和1993年秘鲁总统藤森和危地马拉总统塞拉诺的“自我政变”,1992年和1993年巴西总统科洛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政局大变动中迎来了1994年。叶利钦总统在新年祝词中希望新的一年能成为“和平年”、“团结年”、“理智年”。总统的愿望能否实现,暂且按下不表,新年伊始俄罗斯新议会开始工作则格外引人注目。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议会对俄罗斯政局依然是举足轻重的。因为上院的走势将直接反映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下院更是各党派之间矛盾与利益交汇的场所;再加上权力加大了的叶利钦与议会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也与新议会的工作有关。  相似文献   

4.
经过两轮竞选总统的激烈角逐,葡萄牙社会党总书记马里奥·苏亚雷斯,于1986年2月16日以微弱多数选票,当选为葡萄牙总统。苏亚雷斯是葡萄牙1974年推翻法西斯独裁政权后的第四位总统,也是葡六十年以来的第一位文人总统。他的当选是葡萄牙的“民主”体制进一步巩固的重要标志。这次总统选举对葡萄牙今后政局和各党派  相似文献   

5.
四位“临时总统”并存,“爱国阵线”两派分裂、火并,部族间互相撕杀,局势极为复杂,动荡不定。  相似文献   

6.
韩晗 《世界知识》2021,(6):52-53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秘鲁成为拉美地区疫情重灾区之一。疫情重创国家公共卫生体系,随之带来经济下滑及失业率上升,并加剧了秘鲁的政局动荡。一年内,秘鲁历经了五位外长、六任卫生部长,秘鲁政局动荡再次引发外界的关注。一届总统任期内四位总统上台秘鲁的政局动荡须从本届总统任期说起。在本届秘鲁总统任期内(2016?2021),秘鲁经历了三次政治危机,有四位总统上台,还曾发生一周出现三位合法总统的乱象。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六日,玻利维亚国民议会一致选举议会议长莉迪娅·盖莱尔夫人为共和国临时总统。据报道,这位玻利维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将任期到一九八○年八月。但是,新总统的命运一开始就是蹇连多难的。原陆军司令路易斯·加西亚拒绝向莉迪娅·盖莱尔任命的新陆军司令交权。乌云仍笼罩在“和平之城”拉巴斯的上空。政变频仍世界主要产锡国玻利维亚素有“南美洲屋脊”之称,它的政局宛如该国高原上的气候一般变幻多端,是世界上政变最频繁的国家。自一八二五年宣告独立以来的一百五十四年间,这个国家先后发生了一百八十八次政变,平均不到十个月就有一次政变临头。仅最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就发生了三次政府更迭,四名总统相继登台。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玻利维亚举行大选,选  相似文献   

8.
两次大震荡使公众及各派政治力量走向成熟:“左”不行,“右”不灵,关键是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俄罗斯政局一向多变,岁末国家杜马选举刚刚揭晓,叶利钦总统又突然辞职。其实这两件事紧密关联,互为因果。“团结”联盟在杜马选举中取得佳绩,为叶辞职准备了条件;叶的引退,则为年富力强的普京继承其“改革与民主事业”提供了保障。世纪之交的俄议会、总统双选,意味着俄将进入继往开来的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9.
张健 《世界知识》2020,(19):44-45
8月9日,白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卢卡申科再次当选连任。随后,白国内发生大规模示威游行,并发生暴力冲突。面对白国内政局变动,欧盟既想借势鼓动“民主化”,一举“拿下”白俄罗斯,又担心过犹不及,遭到反噬,引发更大危机。  相似文献   

10.
5月1日巴拉圭举行的大选,被外电评论为这个国家40年来第一次相对自由的选举。选举结果早在意料之中,即巴拉圭临时总统、红党候选人罗德里格斯获绝对优势正式当选为总统。他于今年2月3日发动政变,推翻执政34年的斯特罗斯纳,担任了临时总统。之后,他宣布解散议会,举行大选,不久又被执政的红党推举为总统候选人。从那时起,他的优势便毋庸置疑。新总统已于5月15日宣誓就职。巴拉圭各反对党虽一再指责大选中存在舞弊和“不正常”现象,但还  相似文献   

11.
先后当上总统又前后脚谢世前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于3月11日猝死,而在此前的1月21日,科索沃临时自治权力机构总统易卜拉欣·鲁戈瓦因患肺癌辞世。米洛舍维奇和鲁戈瓦这对“宿敌”,其总统生涯的起点都在上世纪90年代初。1990年12月,米洛舍维奇在塞尔维亚共和国的多党制大选中当选为总统(1992年连任)。科索沃是塞尔维亚共和国治下的一个地区,主要居民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尔巴尼亚人。1992年,阿族人不顾塞尔维亚共和国和南联盟当局的反对,经过“全民公决”成立了拥有自己的立法机构和首脑的“科索沃共和国”,鲁戈瓦当选为“总统”。从那时起,有…  相似文献   

12.
1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841号决议,决定从6月23日起对海地实行石油和武器贸易禁运。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决定组建柬临时民族政府,奉辛比克党主席拉那烈和人民党副主席洪森担任该政府联合主席。俄罗斯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草案声明。 17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结束对奥地利为期一周的首次访问。阿富汗伊斯兰党领导人希克马蒂亚尔宣誓就任政府总理。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总统达成协议,决定按均等原则将黑海舰队一分为二。阿塞拜疆政局动荡,总统埃利奇别伊离开巴库飞往纳希切万,反政府武装领导人侯赛因诺夫率军逼近巴库,并于21日宣布接管一切权力。24日阿议会决定解除总统埃利奇别伊的一切权力,并将总统权力转交给议长阿利耶夫。  相似文献   

13.
1968年5月,法国爆发了震动世界的“五月风潮”,成千上万的学生涌上街头示威,工人实行总罢工,很多城市发生了街垒战,政局动荡,社会陷入严重危机。戴高乐总统怎样才能使其政府免于解体?他将如何处理这一突如其来的风  相似文献   

14.
韩晗 《世界知识》2020,(22):54-55
10月23日,玻利维亚最高选举法院公布了总统选举的最终结果:确认了左翼“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候选人路易斯·阿尔塞(Luis Arce)以超过半数的选票获得大选胜利。选举之后,玻利维亚的政局走向和新政府的未来挑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3月10日,62岁的苏哈托再度当选印尼总统。他是1965年“9·30事件”后上台的,当了一年半代理总统后,1968年3月正式登上总统宝座。这次是他第四次当选总统,任期到1988年。翻开印尼从1945年独立到1965年这段历史,其特点是政党林立,内阁更迭频繁,犹如走马灯,最短命内阁只有几个月,最长的也不过两三年,政局动荡不稳。苏加诺虽然当了20多年总统,但大部分时间实行议会制内阁,由总理掌握实权,他的权力有限。象  相似文献   

16.
七十年代,非洲国家一些曾经英勇领导过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纷纷登台执政,在非洲形成了一代开国元首。出于对独立的珍惜,对稳定政局的渴望,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非洲先后出现了4位“终身总统”。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非洲领导人年事增高,政治民主化的推进,非洲又出现了4位主动引退的总统,给非洲政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7.
推翻沿袭43年的政策,引起党内交锋;赢得了稳定政局的时间,却也埋下了深刻矛盾。日本社会党的政策大转变现在已成事实。9月3日召开的该党第61次临时代表大会便是标志。会议通过的“对当前政局的基本姿态”的决议案,推翻了该党沿袭了43年的基本政策。因此,这次大会同1951年召开的社会党第7次代表大会一样,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在那次大会上,  相似文献   

18.
6月10日上午11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与黎巴嫩总统拉胡德通电话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阿萨德的猝死对叙利亚政局和中东局势均造成重要冲击。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两个问题:叙利亚能否顺利实现权力过渡并保持内部稳定;叙以和谈以至中东和平进程将受到怎样的冲击。记不清是哪位名人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阿萨德的中东是不可想象的”!的确,阿萨德高深莫测,30年来在叙利亚大权在握,并始终作为一个关键人物活跃在中东政治舞台上。作为一个领土面积不足19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700多万的国家元首,他能够使几任美国总统“屈尊就教”。美国前总统卡特和布什称阿萨德是“天才”;基  相似文献   

19.
7月18日,非洲博茨瓦纳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卡马病逝后的第5天,长期担任副总统和博茨瓦纳民主党总书记职务的奎特·马西雷在国民议会中被推选为新总统。当天,马西雷在议会大厦前宣誓就职,出任博茨瓦纳独立以来的第二任总统。博茨瓦纳是南部非洲的一个内陆国家。它曾是英国的“保护地”,叫贝专纳;1966年9月独立后改称博茨瓦纳。独立以来,政局比较稳定,经济得到发展。所以,已故的卡马总统曾连选连任达14年之久,这次领导人的接替也很顺利。马西雷1925年出生于博茨瓦纳南部卡尼耶城,是  相似文献   

20.
11月5日揭晓的美国大选没有改变选举前的政治格局,连任成功的克林顿继续掌管白宫事务,共和党人则仍然占据国会两院。目前人们已把关注点转向大选后的政局变化和政府政策走向。目前的境况与选择选举后,美国舆论一致认为,如果说克林顿在其第一任期内的主要个人追求是争取连任的话,那么第二任期的重点则是以骄人政绩“青史留名”。因此,加强行使总统领导权将是未来四年美国政局的第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