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蜘蛛是农林害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之一。据调查,一般年份占水稻、棉花田间捕食性天敌总量的60—90%。可见农田蜘蛛是控制害虫的重要生物因素。为了摸清河南省蜘蛛种类和优势种群,更好地保护利用蜘蛛。特选择平原、丘陵、山区等环境对蜘蛛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初步鉴定30个科200种。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2011年9月,采集到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科昆虫标本670号.鉴定到天蛾56种及亚种,隶属5亚科26属.其中有保护区7个新记录属和27个新记录种及亚种.分布的天蛾占甘肃省天蛾科总属的81.25%,总种数的70.0%.云纹天蛾亚科为优势类群(有9属24种,属的优势度为34.62%,种为42.86%);面形天蛾亚科为次优势类群(有7属11种,属占26.92%,种占19.64%);透翅天蛾亚科为罕见类群(有2属5种,属占7.69%,种占8.93%).属于东洋界的种类占17.86%;属于古北界的种类占29.2%;两界兼有的种类占53.57%.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渡地带(古北界的东南边缘区),天蛾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选取洛川县苹果常规园与苹果示范园两个样地,于2010年9月对苹果园秋季大型土壤动物进行调查,采用对角线五点法采样和手拣法捕获土壤动物.共获取土壤动物143只,隶属于4门6纲10目13类,其中鞘翅目幼虫4科.正蚓目、咀刺目和膜翅目为两个样地土壤动物共有的优势类群;直翅目、蜈蚣目、鞘翅目幼虫和柄眼目为常见类群.优势类群和常见类群构成了洛川苹果园秋季大型土壤动物的基本成分;示范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性、丰富度、优势度等指数和群落类群数均大于常规园,而个体数和优势度集中指数则小于常规园;苹果园秋季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表聚性,且个体数量的表聚性强于类群数的表聚性.  相似文献   

4.
整理了1996年~2008年间从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尺蛾(Geometridae)标本1950号.共计鉴定出尺蛾187种及亚种(包括3个未定种和48个新记录物种及亚种),隶属5亚科110属.其中灰尺蛾亚科(Ennominae)有65属114种,为优势类群,属的优势度为59.09%,种的优势度为60.96%;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有25属42种,为次优势类群,属的优势度为22.73%,种的优势度为22.70%;常见类群为姬尺蛾亚科(Sterrhinae)和尺蛾亚科(Geometrinae),分别有3属7种和15属21种,种的优势度分别为3.78%和11.35%;星尺蛾亚科(Larentiinae)为罕见类群,有2属3种,属占1.82%,种占1.60%.结果表明,尺蛾科昆虫物种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复杂.区系组成特点是,属于古北界的有12种,占6.42%;属于东洋界的有52种,占27.81%;两界兼有123种,占65.78%.结果显示,白水江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渡地带.  相似文献   

5.
于1994-2013年间采集到甘肃省境内的天蛾科昆虫标本1 050号,经鉴定有天蛾85种及亚种(包括2个未定名种),隶属5亚科35属(其中分布于小陇山以南地区的属种占到甘肃省总属的91.43%、种数的88.24%),有4个甘肃省新记录种.云纹天蛾亚科为优势类群,有11属33种,属的优势度为31.43%,种的优势度为38.82%;透翅天蛾亚科有4属6种,属的优势度为11.43%,种的优势度为7.06%,为罕见类群.区系特点是:属于东洋界的物种有25种,占31.25%;属于古北界的物种有21种,占25.00%;两界兼有39种,占43.75%.结果表明,甘肃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度地带.由于甘肃省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地跨东洋和古北两界,因此,天蛾科昆虫物种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6.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29种,隶14属、8科、2目.可划分成东部静水缓流群落、东部激流群落、西部静水缓流群落、西部激流群落、高山溪流群落5种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以东部静水缓流群落最为丰富,西部激流群落和高山溪流群落比较贫乏;中国林蛙和中华蟾蜍出现于各群落类型,为广布种.锄足蟾科的种类大都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按照调查线路和固定样地,分四个季节对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主要天然林、优势树种——白桦、杨树、山桃、华山松林的害虫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到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有害虫286种,隶属于昆虫纲的7目51科198属.其中鳞翅目(Lipidoptera)24科117属174种,占总种数的60.84%,为第一大类群;鞘翅目(Coleoptera)11科42属61种,占总种数的21.33%,为第二大类群;半翅目(Hemiptera)21种,同翅目(Homoptera)17种,分别各占总种数的7.34%和5.94%;其余有直翅目(Orthoptera)10种、膜翅目(Hymenoptera)2种、竹节虫目(Phasmida)1种.  相似文献   

8.
2001~2002年,对湖南省祁东县紫色土分布区按不同生境设3个样区进行土壤动物调查.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县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蜱螨目、蜘蛛目、矛线目属于该县紫色土的优势类群;单齿目、弹尾目、膜翅目等16个类群为常见类群.不同生境中土壤动物的种类和个体数量都有一定的差异,桃树林的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层也比较明显,种类和个体数量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而减少,具有明显的表聚性.植被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西部沙地土壤动物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沙地进行了土壤动物调查,选取了7个有代表性的样地,共获得土壤动物41类,3156只.隶属于4门6纲ll目.其中以昆虫种类数最多为33类,湿生动物在数量上所占的比重最大,约占土壤动物总数的95%.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分别是草甸和苇塘,沙土农田土壤动物种类和数量均很少.土壤动物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表聚现象均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研究延安市郊(县)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以指导果蔬地害虫及虫害的立体防治。通过手拣法对大型土壤动物进行标本采集,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以及丰富度指数方面对其进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标本280个,隶属于3门7纲14目。其中,正蚓目和膜翅目为其群落的优势类群,占其群落个体总数的53.93%,其他12个类群则均为常见类群。对不同种植类型果蔬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号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5号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C)最高的为6号样地,最低的为2号样地。对垂直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即0~5cm5~10cm10~15cm15~20cm。研究表明不同种植类型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均有不同,这反应了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甘肃徽县水阳江铅锌污染段肉鞭虫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0月-2008年5月,在甘肃徽县水阳江铅锌污染段选择4个样点,分别在3个水期采集水样,研究了肉鞭虫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共鉴定到肉鞭虫61种,隶属于4纲14目23科33属.利用肉鞭虫群落特征指标对水阳江铅锌污染段的水质进行了初步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个样点受污染程度从重到轻的顺序依次为:县城〉厂区〉牟坝〉对照,总体污染级别为am-Ps.初步筛选出草履唇滴虫(C.paramaecium)、阿氏波豆虫(B.alexeieffii)、普通表壳虫(A.vulgaris)可作为能耐受铅锌污染水体环境的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12.
1、对岳麓山地区的无尾目动物,在1962年3月—1963年3月作了周年调查,共采得无尾目动物四科九种,其中优势种是:蟾蜍、泽蛙和青蛙。普通种是:金线蛙、日本林蛀、沼蛙和饰纹姬蛀。稀有种是:大树蛙和虎纹蛙。 2、岳麓山地区两栖动物的食物绝大多数是动物,其中又以昆虫为最多,包括许多著名的农林害虫:如螟虫、叶蝉和飞虱、蝼蛄、椿象、天牛、金龟子和斜纹夜蛾的幼虫等。本文计算了它们的有益系数,对食物尽可能地详细鉴定、列举了数量及捕食频次。 3、记录了本地区几种两栖动物的产卵期、蝌蚪期,观察到它们对产卵场的要求。 4、本文讨论了①两栖动物数量统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②有益系数在实际应用时、要注意结合考虑食物种类以及出现频次。③保护两栖动物首先是教育人及保护卵及蝌蚪,因为人们的活动对两栖动物数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对广西河池地区沉水植物进行了调查,利用布朗-布朗喀(Braun.Blanquet)的多度等级划分标准、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数据处理.共采集到沉水植物12种,隶属5科、7属.其优势种为苦草、黑藻、菹草、尖叶眼子菜.根据优势种及组成特征,将沉水植物群丛分为19个类型.群丛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黑藻+苦草群落,其次是苦草+黑藻+狐尾藻+菹草+微赤眼子菜群落和菹草群落,以篦赤眼子菜指数最小.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稻田中的蠨蛸(又名长脚蛛、四颚蛛)类,是稻田蜘蛛的一个组成部分。据我们今年在湖南沅陵调查,这类蜘蛛约占稻田蜘蛛总数的10%,它们和其他蜘蛛类一样,捕食害虫,对抑制水稻害虫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作用。为了利用蜘蛛资源,达到以蛛治虫的目的,特将我们近年来所调查的稻田蠨蛸类初步整理如下,以供各地战斗在农业第一线的同志们参考。蠨蛸类属蜘蛛目蠨蛸科(Family Tetragnathidae),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和步足一般  相似文献   

15.
泽蛙食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980~1982年,作者在长沙岳麓山地区每周观察泽蛙的生活习性一次,每月采集两次,共采得泽蛙标本501号,并对所有标本进行了量度、解剖和记录,进而分析了胃内容物。2.在380个含有可数食物的泽蛙胃内,有多种动物(主要是昆虫)、少量植物和砂粒,共1400个,其中对人类有害的动物1010个,对人类有益的动物146个,按有益系数公式 V=(n-u)/t 计算,泽蛙的有益系数为63.86%。即泽蛙是有益的动物,而且其有益系数的指标较高。3.泽蛙的食性广泛,能捕食许多有害昆虫,加上它们个体较小,适应性强,在以蛙治虫、消灭农田害虫方面,泽蛙将是很有希望的一个种。4.在年周期4~10月为它们的捕食盛期,而其中又以6、8、9三个月捕食量最多,各月食物的种类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采伐活动对丰林自然保护区森林地表蜘蛛的影响,于2018年6月28日至7月18日分别对阔叶红松林采伐前和采伐中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1)整个取样过程共采集蜘蛛975头,分属36物种,其中采伐前捕获635头,采伐中共捕获340头.(2)在该试验中,采伐前优势种有2种,占总数的45.75%,采伐中优势种有3种,占总数的70.88%,分别是采伐前和采伐中地表蜘蛛的主要组成部分.(3)采伐前与采伐中蜘蛛个体数量的差异性极显著(P0.01),物种数虽差异性不显著但数量上有一定变化.采伐前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采伐中的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说明采伐活动对阔叶红松林中的游猎型蜘蛛群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7个潜在野生银杏(GinkgobilabaL.)种群的叶绿体DNAmatK基因区进行测序,得到总长度为1588bp的碱基序列,共出现3个多态位点,物种水平的核苷酸多态性很低(0.136%);3种单倍型(HI,HII,HIII),出现频率分别为92%、2%、6%.总体遗传多样性格局为:祖先单倍型H1分布范围广泛;而另外两种单倍型分别局限在天目山种群和金佛山种群.金佛山种群有一半以上个体为同一特有单倍型,揭示了该银杏群体在遗传资源方面应该优先保护,同时也为该地区是银杏冰期避难所之一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8.
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als)Vuill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虫真菌,能使多个目科的昆虫感染致死。对雌性昆虫生殖发育的影响表现不一致。EL—tahtaqui(1964),对马铃茹甲虫的研究中,发现白僵菌能刺激马铃茹甲虫,使产卵量为通常的1.3倍,Telenga(1958),用白僵菌处理棕尾毒蛾(Euproctis chrysorrhoea)发现处理区存活蛾所产的卵胚胎死亡率高达52.%,而对照区只有7.1%;Boycer,D.和Rizvanov,K.(1960)用白僵菌处理正在产卵  相似文献   

19.
昆虫蛋白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昆虫是动物界的一个类群,种类众多,其中已知的昆虫种类就一百万种以上,占已知动物种类的三分之二。有些昆虫种类对人类是有害的,很多种昆虫直接加害人类的身体,或传播病菌引起疾病,或寄生于人体外部,或刺蜇人体引起中毒。有些昆虫间接为害于人类,昆虫类群中有48.2%是靠吃植物生活的,每一种植物都受一种甚至几百种昆虫为害。许多昆虫还严重危害家畜、家禽的健康。这些对人类有害的昆虫,严重影响了人类对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但是,也有相当种类的昆虫直接或间接有益于人类,例如蚕丝、五倍子、紫  相似文献   

20.
世界鸟类知多少李定航,王新民,张苏莉世界鸟类知多少?目前生物学家已经定名的有9000多种,其中我国的鸟类有25目81科1186种,占世界现存鸟类的13.89%,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从鸟类的数量上讲,估计全世界鸟类总数约有1000亿只,遍布在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