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现代社会,"专利"已经在相当程度上称为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具体体现.专利制度作为鼓励、保护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是促进和利用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因此,努力抓好专利工作,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代科学技术在发展中所出现的正、负效应以及由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现状,<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率先提出并积极倡导讨论"科学与技术:天使抑或魔鬼"的论题,这无论是对于深化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还是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构和谐社会,自然都具有很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产生、发展和对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影响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建立和推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法规,从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加强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管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制度实施的基础、条件和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展、进步,人们科技意识不断加强应运而生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在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产生两方面重要的影响.首先,对于激励科技人员开拓创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其次,通过开展奖励活动,提高全社会科技意识,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定伴随其方法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在各领域内持续地高速发展,与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新特点是分不开的.这些特点不仅深刻揭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质,还从侧面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对社会文化和社会未来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的演绎更替,知识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在知识经济时代,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科技成果的法律保护其重要性日益突现.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法律制度的保护;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会对传统的法律保护制度提出新的挑战,并促进其完善.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既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推动力和第一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已是全社会的共识.当前和今后,科技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紧密地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进胶州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代科学技术在发展中所出现的正、负效应以及由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现状,《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率先提出并积极倡导讨论“科学与技术:天使抑或魔鬼”的论题,这无论是对于深化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特征,还是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建构和谐社会,自然都具有很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观察社会发展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对休闲的概念(本质特征)、休闲的社会建制、休闲与科学发展观的契合以及发展休闲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强调了休闲的人本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当今休闲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科学技术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在不同时代提出了各自的科学技术生产力理论,两者从不同的理论视角阐述了科技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在科技的社会功能方面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具体看,两人的科技生产力理论在逻辑元点、观察视角和理论意旨方面完全不同,凸现出两种科技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的不同内涵.认识这些不同,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对认识当代技术文明的负效应,对坚持具有人文内涵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戊戌维新时期,以鼓动维新变法而著名的<知新报>、<时务报>等维新派报纸,也是科学技术的宣传阵地.它们跟踪世界科技发展动态,介绍最新科技成果,阐述科技进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揭示科技发展的社会环境.事实证明,维新派报纸对科学技术的介绍和宣传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内涵具有天然的多维性和丰富性。STS分析既满足对可持续发展内涵进行多维度探讨的需要,又满足以科学技术为出发点的具体要求。基于STS分析的多维度可持续发展研究将其理论内涵扩展到七个维度,提出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多维度概念框架,梳理维度之间的调控规律与系统特性,具体阐述框架的人与核,尝试提出新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  相似文献   

12.
论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与自然要实现动态协调,对此,现代科学和市场经济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障碍,存在着必须要克服的局限.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对新的激励机制和新的科学提出了本质性的要求,必须建立新的信仰体系,塑造绿色经济体,完整把握能够动态适应环境变化的新文明.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21世纪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12):105-109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运行的传统轨道,开始进入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运行在物理世界,还能够运行在生态世界.这涉及到科学技术发展将由原来的单向轨道开始转向物理世界与生态世界的双向轨道.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的多元进化模式是科学哲学关于科学进步问题的成果之一。与其相对应的生物进化论类比则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争议的焦点。我们将从当代生物进化论出发,论证科学发展作为增生式的非目的性过程,其生物进化类比是恰当的。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视野下发达国家科技政策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是一个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而“全球化”的发展又必然会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在“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日益跃进的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思想领域并采取了相应的科学技术发展政策。西方国家在实践科技政策过程中取得的经验,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技术一词被频繁地与科学并列在一起使用,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成为科学与非科学划界的新问题。从知识形态、探索活动和社会建制三个方面考察的结果表明:科学和技术是从属关系;不存在科学与技术平行、对等的划界标准。科学和技术并列论或技术独立论误导教育和科研,危害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技术哲学迫切的任务之一是对由此产生的谬误进行彻底的清除。  相似文献   

17.
纳滤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已经在水处理和过程分离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专项技术。本研究以SCI讲论文和专利这两种重要的科技产出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主要研究了纳滤膜技术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发展情况,并通过国际对比,研究了我国在该项技术领域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的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8.
“熵”理论揭示了污染产生的作用机理,有助于打破“器物至上”和“技术乐观主义”的窠臼。中国新型现代化的本土性和修茸性特征,决定了其对低熵化发展模式的诉求。“熵”定律在科学层面揭示了发展的认识原理,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层面给出了发展的战略原则,低熵化发展模式在实践层面提供了发展的操作方式与演进路径。培育低熵观念、选择低熵技术、营造低熵社会环境,是低熵化发展模式付诸实践的应有之念。在弱“熵”的进程中构建节约型社会与和谐型社会,并由此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新型现代化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9.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清楚地意识到世界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批评洋务运动只注重技术、轻视基础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本末倒置、轻重失宜.他们认为,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普及教育来提高广大民众的科技文化素质.维新派倡导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思路,在中国近代科技思想史上是一次认识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科学技术不能仅对生产力发展这样一个价值信息做出反应,还应充分关注应运而生的意识形态后果。对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意蕴的科学认知,有助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摒弃片面的“单向度”式的科学技术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