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绝缘栅型场效应管(MOSFET)作为开关元件的独立式单路微细电化学加工脉冲电源在脉间存在维持电压,使得微细电化学加工的散蚀增加,导致工件的形状精度降低.在分析维持电压存在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验中采集到的波形,对脉冲电源进行改进,设计了双路控制的MOSFET开关电路,并根据MOSFET的开关特性,采用合理的电路参数.对比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电源快速消除了脉间维持电压,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加工过程中的平均电压值,进而使加工表面痕迹的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加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2.
设计一种基于SHE的特定谐波发生装置.其主体电路为三电平逆变电路,包括开关器件MOSFET及其驱动电路开关器件的保护电路,对电路的各个环节进行处理.选择合适的直流电源,并进行适当的滤波,以提高波形质量.完成波形发生装置控制系统部分的软硬件设计,给出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和软件的运行流程.实验验证,基于SHE特定谐波消除原理的谐波发生装置,能够发出精度较高的谐波波形.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的X射线机控制精度不高以及稳定性不够的问题,介绍了一种数字化的X射线机电源,其中调压电路采用BUCK电路的改进形式,高压发生的重点部分采用高频逆变以及软开关技术,使最重要的逆变环节输出稳定。调压电路以及逆变电路中开关管的控制采用PWM控制技术,驱动波形输出稳定且容易控制。反馈电路由单片机的软件PID来控制,提高了高压的控制精度并减小了体积,而且实现了高压的连续可调。灯丝电源采用高精度的电源芯片,实现了灯丝电流的稳定。通过对电路的分析,计算出了电路所用参数并用PSPICE软件进行了仿真。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的结果一致,设计的电源系统可以稳定运行,达到了X射线机所用电源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动系统中需要频繁起动的短时周期工作制和需要调速的电动机,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PWM控制的脉冲阻塞式交流变频同时调压控制原理的变频调压软启动器。用汇编语言对at89c51编写程序,单片机输出的高频SPWM信号经驱动电路后作为电源和负载间开关MOSFET的控制信号,从而将电源周期性的部分阻塞以此来改变输出电压的频率,同时在放行的时区斩波以此来改变输出电压的幅值。该变频调压软启动器可将传动系统中的软启动器变频器合为并一套。对其控制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理论分析了控制策略,推导了基于Ac-Spwm的占空比通式,给出了器件型号、控制算法的流程图和部分实验波形,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原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型的零电压、零电流全桥相移脉宽调制控制开关电源.通过采用隔直电容和饱和电抗器的方法,使电源超前臂处于零电压开关状态,滞后臂处于零电流开关状态,克服了常规相移脉宽调制控制开关电源滞后桥臂零电压开关范围窄的缺点.文中给出该电源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以功率MOSFET为开关元件 ,采用多管并联方式研制出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该电源逆变控制采用了锁相技术 ,利用锁相技术使功率MOSFET实现零电流开关 ,并使逆变器的工作频率跟踪系统因有谐振频率。使得该电源始终能运行在负载功率因数为1的状态 。  相似文献   

7.
以功率MOSFET为开关元件,采用多管并联方式研制出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该电源逆变控制采用了锁相技术,利用锁相技术使功率MOSFET实现零电流开关,并使逆变器的工作频率跟踪系统因有谐振频率。使得该电源始终能运行在负载功率因数为1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并联谐振型微细电火花线切割加工脉冲电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微细电火花线切割(WEDM)效率和表面质量,应用并联谐振电路原理,研究出新型的并联谐振型微细WEDM脉冲电源.该脉冲电源利用其辅助电路中谐振电感和谐振电容的高频振荡,在MOSFET管的两端获得零电压或零电流的开通关断条件,降低了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提高了开关频率,并且可以获得很窄脉冲宽度和很小的单个脉冲放电能量.与传统的脉冲电源相比,此脉冲电源提高了微细WEDM速度和表面质量,并且能切割出高质量的齿顶圆直径为0.3mm的微小齿轮.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高质的脉冲电源为改善微细WEDM整体性能、拓展加工领域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根据空气等离子切割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逆变式切割电源,采用IGBT作逆变开关元件,开关通断接PWM方式控制,用输出电流偏差和开关元件峰位电流共同控制脉冲宽度,试验表明该电源性能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基于直流母线开关和谐振电容实现所有开关器件软开关的新型高效臭氧发生电源,分析了电路半周期的6个工作模态,得到了软开关实现的时序控制条件.采用IGBT模块作为电源开关,使用TMS320F28335作为控制器,设计了一台160g/h规格的臭氧发生器样机.该样机中,通过PSPWM移相调功实现臭氧产量调节,采用臭氧发生管端电压的PI闭环控制和软件锁相负载频率自动跟踪技术保障负载工作在准谐振状态.电源长期运行稳定可靠,运行测试波形与理论分析及仿真相当吻合,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频窄脉冲电解加工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高频窄脉冲电解加工(HSPECM)的机理。结果表明:HSPECM的强脉冲效应,改善了电解加工极间的间隙特性;强压力波,大脉冲间反向电流以及微火花均产生强烈的去极化作用,改善了电流效率特性,缩小了加工截止间隙,这些均强化了阳极溶解的集中蚀除能力,并实现了微小间隙加工。工艺试验证明,上述变化可导致高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和高效率。用HSPECM加工的型腔试件其圆度达到0.02mm,重复精度在0.05mm以内,表面粗糙度在Ra0.60μm以下,使电解加工从半精加工水平提高到了精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12.
张坤书 《河南科学》2005,23(5):724-726
采用双管正激式开关电源技术,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的CO2气体激光器电源.该开关电源采用PWM脉宽调制技术,以及特殊设计的非晶合金高频变压器,可以在供电电源电压波动情况下保持输出电压及激光器输出功率的稳定,且由于输出功率可平滑调节,可适用于不同功率的CO2气体激光器.  相似文献   

13.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放电间隙状态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研究放电间隙电压特性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数字电路的电火花线切 割(WEDM)放电间隙检测模块。该模块对放电间隙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采样,通过给定的阈值和逻辑电路来识别不同间隙状态的脉冲,用高频计数器集成芯片对采样周期内的间隙状态进行计数,计数值传输给单片机完成有关计算,并送PC保存成文件以供分析,试验表明,该模块能胶儿检测WEDM加工中放电间隙的状态,为进一步研究WEDM智能加工控制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废水处理用等离子体窄脉冲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了一种气体放电等离子体窄脉冲电源装置的构成及工作性能;尤其对自行研制的核心部件八电极旋转火花隙开关(RSGS)的大小,尺寸结构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电源主电路工作原理,对电路的动态工作进行数学建模和解析求解,为电源设计和元件参数选取提供了依据.通过此套电源所产生出的高压脉冲波形,具有上升沿小于100 ns,脉宽不大于1μs,脉冲频率可调,脉冲功率大等特点.通过实验表明,该电源应用于产生等离子体进行废水净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解电流密度与加工间隙的关系,提出一种新的金刚石节块工具电解修刃法.用检测电流的方法,设计和研制随间隙状态变化能量可控的脉冲电解电源,用于金刚石节块电解修刃,以实现电解电蚀层厚度的基本可控,从而可实际控制金刚石的出刃高度.结果表明,间隙值的扩大伴随电流密度的显著下降,检测电解电流控制脉冲能量的方法对实现电蚀层厚度基本可控是可行的,可让金刚石突出一定高度.  相似文献   

16.
雷电感应电压和感性负载接入或脱离电源电路时所产生的干扰电压是电源网主要的干扰脉冲电压.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对干扰产生过程和特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微机系统电源抗干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雷电感应电压和感性负载接入或脱离电源电路时所产生的干扰电压是电源网主要的干扰脉冲电压.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对干扰产生过程和特性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微机系统电源抗干扰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A compound process that integrates end electrical discharge (ED) milling and mechanical grinding to machine silicon carbide (SiC) ceramics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employs a turntable with several uniformly-distributed cylindrical copper electrodes and abrasive sticks as the tool, and uses a water-based emulsion as the machining fluid. End electrical discharge milling and mechanical grinding happen alternately and are mutually beneficial, so the process is able to effectively machine a large surface area on SiC ceramic with a good surface quality. The machining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ique are introduced. The effects of polarity, pulse duration, pulse interval, open-circuit voltage, discharge current, diamond grit size, emulsion concentration, emulsion flux, milling depth and tool stick number on performance parameters such as the material removal rate, tool wear ratio, and surface roughnes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n additi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chined surface under different machining conditions is examined with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an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The SiC ceramic was mainly removed by end ED milling during the initial rough machining mode, whereas it is mainly removed by mechanical grinding during the later finer machining mode; moreover, the tool material can transfer to the workpiece surface during the compound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