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民族主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广泛感染力与强大推动力的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曾是那个时代各派人物高擎的一面旗帜.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先行者、实践者,梁启超与孙中山都曾集结在这面旗帜之下,以各自思想所富有的丰富内容、深刻内涵、鲜明特色而影响着当时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诗学的核心思想是“物感说”,由此倡导“表现论”、“意境法”。西方传统诗学的核心思想是摹仿说”,由此倡导“再现论”、“典型论”。尽管二者都涉及审美的主客观关系,但是前者重在抒情,强调情感,意志的“真”,后者重在叙事,强调再现客观的“逼真”,由于中国与西方在社会文化和传统诗学上存在差异,因此,中西诗学的现代化进程不一样,中国现代诗学在借鉴西方近代诗学基础上,主要趋向“再现论”;西方现代诗学诗呈现“表现论”、“象征论”和“再现论”并存的格局,而以前者为主,中西传统诗学现代化呈现出反差。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可谓是“文化昂进之时代”。①在短短百余年间,近代社会历史的剧烈变动,使社会思想领域呈现出跌宕起伏、交融分化的复杂景象。自鸦片战争以来,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人先后发生三次大反省,与此相伴随的,反映在社会思想领域先后出现了三大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民主革命思潮、五四文化启蒙思潮,沿着器物———制度———文化这条所谓的“西方化”运行轨迹依次演进。它们既影响着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进程,又反映着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承接着深厚伦理文化基础的义利观在近代的衍化 ,从一个侧面昭示了传统思想向近代思想的转折进程。它以传统的经世致用为先导 ,以中体西用为铺垫 ,终于在十九世纪末的维新思潮中形成高潮。其中 ,梁启超基于西方自由权利思想而演化出来的具有全新意义的义利观和严复依据西方近代自由主义经济学说而提出了“义利合”及“开明自营”思想尤其具有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爱民 《科技信息》2009,(32):I0148-I0148
洋务运动是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本文试图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等方面谈谈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我们21世纪进行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专著众多,《饮冰室文集》为其著名的代表作。他的法律思想主要包括变法思想、立法思想和法史学与法理学思想,这些思想都是梁启超在不同阶段思想的体现。梁启超的法律思想对当时中国的法制近代化做出重要的贡献,推动了中国法制近代化的进程,是中国法制近现代史中不能忽视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试论梁启超对中国图书文献学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梁启超对中国图书馆学的贡献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和理论的发端,是受了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的深刻影响。在西学与中学、新学与旧学的斗争中,作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中坚的梁启超,是“新学”、“西学”的积极鼓吹者,在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也对推动近代图书馆事业起过重要作用。他生前,尤其晚年,潜心研究图书文献学,写下了一批有价值的论著。梁启起一生酷爱图书,他的饮冰室藏书多达3470种,41819册,且有不少珍本、类书。逝世后,遵照其遗嘱,这批书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并编有《梁氏饮冰室藏书目录》。梁启超的图书文献…  相似文献   

8.
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不仅积极地参与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而且也是子女教育的典范。《梁启超家书》作为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梁启超的以身示范以及书本学习和生活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子女的思想和方法。在21世纪的我们还在为这一问题上的传统和现代、中国和西方、精英和平民的路径争论不休的时候,梁启超早就以其超越时代的做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并由此为我们树立了难以企及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近代越南的知识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儒学化”,包括那些接受西方进步思想,具有现代化思想倾向的进步知识分子。这一现象有利于中越两国在近代救国道路上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也是近代越南在现代化启动和现代化进程中深受中国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近代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也是近代法治主义的最早宣传者和鼓吹者。他的法治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系统总结,更是他在政治实践中对西方近代法治观念大胆接受和吸收的产物,是中西法律文化交流的结晶。梁启超的法治思想在当今仍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魁北克省曾存在加拿大最严重的反犹主义,法裔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是其根源。魁北克犹太人固有的"犹太性"和后有的"英语性"分别遭到法裔传统民族主义和现代民族主义的排斥和敌视。魁北克历史上的反犹主义至今没有得到彻底的清算,强烈的法裔民族主义情绪和诉求仍然是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2.
罗隆基参与组建国家社会党既与其个人思想和经历有关,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大江的国家主义、英美自由主义、费边社会主义是他接受国家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中日民族矛盾加剧、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苏联计划经济取得惊人成绩是他参与组建国家社会党的现实动因。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近代著名学者的梁启超在其《饮冰室合集》中有很多关于音乐美学思想的阐述,他在人工美与自然关、审美趣味、音乐的社会功能、美育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具有近代意识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出现,为近代新音乐的产生、发展及启蒙国人思想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当代音乐教育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介绍马克思及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社会主义思想是梁启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们给予了应有的关注并取得了系列成果。通过考察有关梁氏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成果,宏观勾勒出该研究的学术脉络,有助于推进这一研究的持续深入与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爱尔兰诗人,叶芝一生关注爱尔兰民族命运,但是其诗歌中爱尔兰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诗人早年时热衷于民族主义,诗歌创作题材汲取了爱尔兰传统神话与民间传说,勾画出理想的爱尔兰蓝图;到中晚期时由于政局变化和诗人本人的心态逐渐成熟,叶芝对爱尔兰社会和历史进行了深刻思索,其诗歌中对爱尔兰的态度由狭隘走向成熟,他扎根于本土文化,却跳出狭隘民族主义的语境,使其文学创作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围绕现代新儒家的思想理论(包括民主政治理论在内)是否具有泛道德主义倾向,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在此语境下,以张君劢个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对政治学与政治哲学的错位、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纠结以及对科学与民主之异化的敏感等方面,以期检视其政治自由主义理论的泛道德主义倾向及其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周作人附逆期间曾经对当时的中国文化建设发表过一些看法.他在事后强调自己的这些看法意在“说明中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为民族求生存”.因此,木山英雄将他的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思想表述为“复古”,陈思和、董炳月等则强调其落水的性格悲剧,强调其民族主义表达的相对合理性.其实,周作人附逆期间的民族主义表达并不是单纯的复古,而是其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有的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融合的思路.他附逆的悲剧,固然有个人性格的悲剧,但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当时专制政体与民族主义的现代原则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以描写"都市与爱情"为主,《欲说》和《伊人,伊人》是他这一阶段的长篇代表作。题材的变化决定了人物形象的变化,在这两部作品中,他塑造了知识化的"新生代"女性形象以及新世纪的"儒商"两类形象,他们都是集传统美德和现代品质于一体的理想型形象。梁晓声以个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为读者塑造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时代群像。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包含着丰富的中国法制史的内容。关于梁启超“新史学”理论对中国法制史的贡献问题,有开山鼻祖说、学科设置贡献说、副产品说等几种说法。梁启超“新史学”理论对当代中国法史学研究具有多方面的启示,如:1.当代中国法史学研究对象应设定为历朝历代法制的整体;2.当代中国法史学研究应注重跨学科研究的思路和方法;3.注重中国法制史学科功能的发挥和实现;4.法史学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须经历理论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刘晓龙 《长春大学学报》2012,(9):1125-1127,1140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潮之一,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而且对当前我国处理国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