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通过设计实例对中美两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关于地震力的计算进行了对比.虽然不是两国规范全面的对比,但是从局部或一个侧面给出了中美两国规范关于地震作用计算的直接对比,进而使我们对两国规范的计算规则乃至结构安全度方面的差异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10min时距和3s时距下通过风洞试验进行围护结构抗风设计的差别,对中国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和美国的《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ASCE7—02)中关于风荷载的规定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个工程实例,给出了通过风洞试验方法进行围护结构设计的过程,并对根据两国规范算得的围护结构设计风压进行了对比.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对于该工程根据中美规范计算得到的围护结构设计风压接近.由此得出了虽然中美通过风洞试验进行围护结构抗风设计的计算方法有所差别,但结果基本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美两国荷载规范,采用参数对比分析,讨论了二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风荷载值计算的异同。分析了基本风速、风振系数、风载体型系数以及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等参数的取值差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运用中美规范计算了某高层结构的风荷载标准值,结果表明,按美国规程计算的风荷载标准值大于按中国规范计算的值,但随着高度的增加差距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4.
张威 《科技信息》2008,(31):144-144
由于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目的等方面的不同,也给家庭教育孩子的观念带来不同。本文首先对中美家庭教育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两国家庭教育方式差异的原因。接着根据对比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出几点适合中美家庭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中美两国的政治口号的形成有巨大影响。两国的政治口号在语言结构、主体对比以及着眼点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提高国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外宣传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中美两国新闻诽谤抗辩权的异同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将这种抗辩权具体划分为有条件的抗辩权、绝对抗辩权,部分抗辩权,公众人物与实际恶意。通过案例分析,对中美两国新闻诽谤抗辩权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探讨和界定,以期对我国新闻管理法制化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异同,以期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使我国工程设计人员了解美国规范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措施提供参考,基于我国(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美国ACI530-02/ASCE5-02/TMS402-02<砌体结构建筑规范>的设计规定,比较了中美两国设计规范中配筋砌体柱的设计方法、荷载组合和材料强度取值.通过实例计算,探讨分析了两国规范配筋砌体柱构造措施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问:最近中美签订的《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有何意义和作用?答: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国防部《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已由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与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先生在北京签署。该协定是中美两军之间签署的第一个有关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该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取得了新的实质性的进展,它将有助于双方海空力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误解或错误判断,对于中美两军、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将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0年至2009年中美两国煤矿年产量、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数据的分析与对比,阐述了造成两国安全生产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进行结构动力时程分析时,合理地选择地震动一直是工程中的难点问题.为此,通过改进现有的和声搜索法进行地震动的选取,针对依据我国现规范设计的两榀不同周期的预应力混凝土(PC)框架结构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并与周期点法、双频段法和面积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多遇地震作用下,周期点法和改进的和声搜索法的结构响应参数的离散性更小,其变异系数在10%左右,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得到的底部剪力相比,双频段法和改进的和声搜索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更加符合规范设计水准;罕遇地震作用下,面积法和改进的和声搜索法的结构响应参数的离散性更小,其变异系数在15%左右,周期点法计算结果离散性最大;周期点法只适用于弹性时程分析的地震动选择过程,改进的和声搜索法无论是对弹性时程分析还是弹塑性时程分析都适用,且满足规范设计水准和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从汶川地震灾害看现行国内外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震区的工程结构要进行抗震设计,所以地震发生后结构的破坏情况与抗震标准有密切关系.结合汶川地震桥梁的破坏情况,对我国、日本、美国、欧洲、新西兰等国抗震规范要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桥梁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实际烈度远大于设防烈度,但也与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及当时的桥梁抗震规范标准不高和一些因素考虑不周有关.新颁布的桥梁抗震设计细则设计方法与国外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已经比较接近,但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3.
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性能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个深水桥墩实例对中国与日本桥梁抗震规范的地震动水压力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规范关于动水压力计算的异同点,计算表明两者结果相差较大. 对桥墩的动水压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考察动水压力沿深水桥梁高程的分布. 为研究动水压力对桥梁整体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以主跨260 m的牛根大桥为背景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附加质量法进行计算. 结果表明,附加质量法求得的位移和弯矩比不考虑动水作用的情况有较大增幅,也表明动水压力对桥梁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在深水桥梁的性能设计理论与应用领域中,水与桥墩的相互作用问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残疾人康复中心大楼改造后的具体功能要求,结合改造前的实际情况和可靠性鉴定报告,同时考虑相关规范的规定,对该工程进行了全面的地震作用组合的分析计算和验算,依据计算结果对原结构进行了改造设计和相应构件的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T形螺栓受拉连接的破坏机理,讨论了撬力作用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通过比较国内外钢结构节点设计中采用的对撬力作用计算和设计方法的不同,提出节点设计过程中计算撬力作用更合理,需要消除撬力影响时也应采用计算的方法和相应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肋设计刚度取值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各国规范中对钢管混凝土构件刚度的定义存在着差异,因此钢管混凝土截面设计刚度取值的不同将对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内力、变形和稳定等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本文以一座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桥的实测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目前钢管混凝土截面刚度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对钢管混凝土哑铃形拱桥拱肋设计刚度取值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屋面滑移雪荷载的模拟方法,基于屋盖积雪层能量、质量平衡方程,对我国几个代表性地区的屋面滑移雪荷载进行了模拟,提出了我国南北地区滑移雪荷载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并将简化计算的结果与一些国家规范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损失计算及其简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了新旧混凝土结构规范中关干预应力计算方法的不同,总结了各国学者对总预应力损失近似估算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预应力损失的简化计算方法,为快速合理地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作为商住楼的底部二层框架—剪力墙、上部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 ,在规范中并无涉及。在其结构选型以及用TBSA程序进行结构计算时又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这类结构的结构设计中 ,通过增设剪力墙来加强建筑物的抗扭刚度 ,增强抗扭作用 ;为使楼板具有足够的平面内刚度 ,将第二层楼板厚度取为 12 0mm ;在用TBSA程序计算时 ,采用手动干预的措施 ,有效调整计算结果。实际计算表明 ,这些方法能使这类建筑具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与中国结成战时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日作战。但由于两国的战略目标、国家利益、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美两国的抗战合作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产生了许多分歧与矛盾,对战时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认真分析双方产生这些分歧与矛盾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抗战时期的中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