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8年前美国曾发生过一起轰动全国的师生恋。身为小学教师的玛丽·凯·莱图尔诺与当时上六年级的学生维利·福亚拉奥发生了一段不伦之恋,两人还生下了两个女儿。莱图尔诺为此以强奸儿童罪被判入狱7年半。去年8月,女主角玛丽·凯·莱图尔诺刑满出狱,9个月后,这段"不  相似文献   

2.
千年雨     
他终于恢复了记忆,知道自己确实还活着,但死亡正在附近徘徊。周围连绵无际的荒漠、尘土使他一下子回忆起整个过程。他叫克莱德·安德尔斯,是第七人造卫星城的太空探险家。仿佛就在刚才,他在阿尔发·阿莱夫上着陆,进行一次两小时的考察。这是一颗从未被人类考察过的行星。虽然这是一颗干燥荒凉、毫无生机的行星,但它的大气成分却和地球相似。他注视着那些传奇般的色彩斑斓的“熔岩山脉”,干燥的尘土呛得他直咳嗽。  相似文献   

3.
对于象亚里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这样一位旅行家、探险家、科学家和伟大的科学组织者,我们很难用几句话就把他的形象勾勒出来,然而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却只用了一句话就完成了这项任务,他说:洪堡是一只真正象征科学丰收的羊角。([1],p.103)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世界文明史上,玛雅文明似乎是从天而降,在最为辉煌繁盛之时又戛然而止。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这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早已集体失踪。他们异常璀灿的文化也突然中断,给世界留下了巨大的困惑。自从1839年美国人约翰·斯蒂芬斯在洪都拉斯的热带丛林第一次发现玛雅古文明遗址以来,世界各国考古人员在中美洲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了170多处被弃的玛雅古代城市遗迹,并发现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8世纪,玛雅人的文明足迹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南至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直达安第斯山脉。随着对玛雅文化的进一步考察,人们又惊奇地发现,几千年前…  相似文献   

5.
正以感恩的心态面对一切有一个叫史蒂文斯的中年男人在一家公司里当程序员,他已经在这家软件公司里干了8年。然而,就在这一年,公司倒闭了。这时,史蒂文斯的第三个儿子刚刚降生,巨大的经济压力使他喘不过气来。于是,史蒂文斯开始了漫长的找工作生涯。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他一无所获。一天,史蒂文斯  相似文献   

6.
1722年4月,由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率领的三艘战舰,在东南太平洋的狂风巨浪中颠簸了数月之久。暮色中,他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一个小岛。在兴奋和猜度中,他们靠近了这个航海图上没有标记的岛屿。然而,它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小岛的四周竟然站立着黑压压、一排排参天巨人。再走近一看,原来那是数百尊硕大无比  相似文献   

7.
唐逸 《科学大观园》2007,(13):72-73
铜车马辐条的数目和华盖辐条的数目真的暗含玄机?999象征精神导师?3.66有重要天文意义?近日,英国畅销书作家摩利斯·科特罗的新作《秦俑密码》,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在他的新书里,他对隐藏在兵马俑中的图形和数字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古埃及文化、玛雅文化、印加文  相似文献   

8.
正直、执着、勤奋、天赋、机遇、创造力、好奇心——在这7个选项中哪些才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最应具备的要素?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里,朱棣文、埃里克·康尔、罗伯特·劳夫林和杰拉德斯·图夫特等4位诺奖得主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回答了清华学子们的提问。罗伯特·劳夫林1998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他的眼里,好奇心是最重要的。“我认为  相似文献   

9.
1991年是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1891—1970)、汉斯·赖欣巴赫(Hans Reichenbach,1891—1953)和埃德加·济塞(Edgar Zilsel,1891—1944)的百年诞辰。维也纳科学与艺术研究所、“维也纳学派”研究所和维也纳市文化部、科学和研究部、艺术和教育部一道于1991年10月1日至4日联合举办了题为“维也纳-柏林-布拉格:科学哲学的发展”的国际学术讨论会,隆重纪念三位学者的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10.
法国探险家菲利普·科莫尔森在他的《马达加斯加岛考察日记》中曾经写道:“自然造化撤退到这里找到了秘密的避难所,如果你来到这里,便会发现每迈动一步就有珍奇的物种与你见面……”230多年后的2003年5月,一支国际科考队来到这个搏击在汪洋大海中的“诺亚方舟”,希望了解当地动植物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3,(8):30-31
日前,法国科学家成功模拟了“沙丘乐”现象,揭开了困扰科学家十几个世纪的沙丘会“唱歌”之谜。“沙丘乐”是在茫茫大漠中时而出现的一种浓重、悠长、和谐、震耳欲聋的声音,最早记载于中国8世纪的古书中。此后,马可·波罗及达尔文等探险家对此也多有描述。全世界共有31处可以听到“沙丘乐”的景点  相似文献   

12.
向东 《科学大观园》2007,(18):50-51
七百年前,一个威尼斯年轻人踏上旅途,在二十四年的漫长历险中,探索了最遥远的异域国度。他的游记《东方见闻录》改变了历史的轨迹,使他成为了传奇人物。然而,也有一些人说他是个骗子。几百年来,马可·波罗激励了无数后人,却也受到了诸多质疑。这位跨越大陆的伟大探险家、是否亲眼看到过书中描写的一切?他是否  相似文献   

13.
从前有位酋长,他的王国在波斯湾的海岸上,是个阳光炽烤下的慵懒小村,一条窄窄的海湾从中蜿蜒而过。住在那里的尽是些采珠人、渔夫和商人,他们沿湾停靠的独桅三角帆船和渔船破得都快散架了。这酋长名叫拉希德·本·赛义德·马克图姆,那条在别人眼里稀松平常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论坛改革和青年···”·“··“”·”··“”·“·…周光召(1·l)关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几 点惫见·““·······””·“一“·”一卢良恕(2·1)生物膜研究是一个有很大潜 力的领域·“···”·”·”·“·“·”·“一杨福愉(2·4)为《自然辩证法》新译本出 版讲几句话····”·····”··”“·”.~于光远(3·1)从“祖传秘方”到“新近引 人”·”“·“·“·“·“·“·“·”···“一徐浩(3·3)对应用化学研究所改革的一 些看法·”·············”“·“一“·…孙书洪(4·1)我对科技…  相似文献   

15.
1954年12月11日,在由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科学院终身职秘书、巴黎大学教授路易·德布洛意(Louis de Broglie)先生,巴黎大学教授乔治·达尔木瓦(Georges Darmois)先生,法兰西学院教授李希耐洛维兹(Lichnerowitz)先生和巴黎大学教授玛·阿·托娜拉(M.A.Tonnelat)夫人所组成的博士考试委员会上,我们的让-皮尔·威西叶(Jean-Pierre Vigier)同志辉煌地通过了一篇理论物理学的论文,题为“量子论的因果性的铨释”.这是在物理学上反对哲学的唯心主义斗争中的一篇重要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密苏里州同卵双胞胎兄弟雷蒙·米勒和理查德·米勒是3岁孩子艾伦(化名)的父亲和叔叔,但惟一的问题是,他们不知道到底谁是父亲,谁是叔叔。原来,这对双胞胎兄弟同一天都和女婴的母亲荷莉·玛丽·亚当斯发生过性关系。当女婴降生后,他们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是“孩子爸”,谁也不想支付赡养费。这一美国最离奇的父权官司一打就是3年多,由于同卵双胞胎DNA可说完全相同,所以法庭根本无法通过DNA鉴定来确定到底谁才是婴儿生父。  相似文献   

17.
奔唐 《科学大观园》2006,(17):52-53
类型:科幻/惊悚导演:彼得·杰克逊领衔主演:纳奥米·沃兹、阿德里安·布罗迪、杰克·布莱克、杰米·贝尔点评:该片是2006年的第一部进口大片,导演彼得·杰克逊因为《指环王》系列而名满天下。这是部重拍的经典电影,相信会唤起不少电影发烧友的怀旧热潮。当然,在影片上映前,必须让更多观众知道金刚是头黑猩猩。第一次看到关于《金刚》的报道是在2005年10月份的《看电影》杂志上,寥寥几笔带过,当时的感觉,这是彼得的又一次商业巨作,仅此而已。再见这部电影的介绍,是在一个论坛上的电影海报,夕阳下的帝国大厦顶端,我看到金刚掌心那异常美丽的女…  相似文献   

18.
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维塔利·金茨堡,以及安东尼·莱格特,由于在超导和超流体理论研究领域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而分享了200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其授奖决定书上称,75岁的阿布里科索夫、87岁的金茨堡和65岁的莱格特,由于在创立解释量子论中的两大现象:超导体和超流体方面的理论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得这一荣誉。莱格特则创立了  相似文献   

19.
科学哲学试论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结构“·……周昌忠([·l)科学哲学在苏联的兴起“··””····一孙慕天(1·8)意义与科学进步“·”··”“·”·”·”·”·…曹秋华(l·14)玛利·赫斯的科学哲学理论”,”·”·…罗慧生(2.1)薛定愕科学哲学思想述评“·”····”一胡新和(2·9)图尔明关于理论评价问题的思想……王小光(3.1)嫡理论的哲学意义···”········“···……王维(3·8)科学哲学中的统计说明模型”····一顾速(3·17)科学、合理性和牛顿 ········.·””.……〔英〕W.牛顿一史密斯(4·l)论爱因…  相似文献   

20.
从前,在远洋航海途中,每年都有成千的海员因患一种奇怪的疾病死去。他们首先感到自己头昏眼花、食欲不振。接着出现口腔溃疡、牙齿松动。他们的皮肤即使被轻轻地碰一下,也会出现紫块。这种“海员病”的名字现在叫坏血病。起初,没有人知道这种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许多海员在船到岸后身体就会好起来,当时,许多人认为坏血病是由于“空气的变化”引起的。 1535年,探险家雅克·卡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