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主流的科研组织形式——PI制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科技发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的需求。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借鉴大项目管理所采用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在重点实验室管理中引入研究团队及研究团队负责人负责制,提出一种复合型的科研组织形式——“点一群一阵”结构。通过合理的队伍构建和资源配置,PI既能以研究组为基本单元进行自由探索,又可组成团队发挥群体优势、联合攻关。  相似文献   

2.
1.组织工程师现在,人造皮肤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且而,研究者们已经成功地在动物体内培育出新的肠子和膀胱,培育肝脏、心脏和肾脏的工作也在进行。科学家们预计,在未来的25年内,人造软骨、人造胰脏等器官也可以从培养液中得到。组织培养这个新的领域,正逐步从概念变为现实,组织工程师这个新的职业也日益显现出它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休闲一刻     
《科学大观园》2011,(11):78-79
招供一只考古队从埃及带回一具木乃伊。因为确定不了这具木乃伊已经存在了多长时间,科学家们只好找情报部门帮忙。情报部门的人员在实验室里忙了4个小时,然后告诉科学家们说,木乃伊的确切年龄是3147岁,科学家们很惊奇,问情报部门的人员是怎么得出  相似文献   

4.
孝文 《科学大观园》2013,(14):50-51
在西伯利亚北部岛屿,俄罗斯科学家首次发现保存完好的猛犸象血液(这还是第一次发现猛犸血液),让复活这种已灭绝的巨兽成为一种可能。目前,这具重量在1公吨左右的猛犸象样本已被送到萨哈共和国首府雅库茨克进行研究。萨哈也被称之为"雅库特",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行政区。据《西伯利亚时报》报道,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的私人生物工程学实验室可以利用血液和其他组织样本提取DNA并进行古兽复活尝试。据悉,这个实验室一直在研究其他猛犸象DNA样本,试图让已经灭绝的西伯利亚猛犸象重回地球。  相似文献   

5.
人体组织工程师一直在不断努力,力图为透析患者在实验室里造出一个完全由患者自身细胞而来的新肾脏,这样患者就不用苦苦等待捐赠者的器官,况且患者的免疫系统还可能对捐赠器官产生排异。同样地,糖尿病患者也在等着移植科学家在实验室制作出胰腺组织,从而使自己的身体获得再造胰岛素的能力。但人体组织工程研究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6.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种新的血液检测方法能够帮助医生们在2小时内搞清楚病人的感染是由细菌还是病毒导致的,科学家们认为,这项研究成果能够避免病人在不必要的时候使用抗生素,而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其他专家们也认为这项研究成果解决了一个难题.尽管该研究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这个团队的科学家已经开始在研究便携式设备,并开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明宇 《科学大观园》2012,(21):30-31
英国阿伯丁大学科学家们的新研究成果表明,生物电流有望被用来帮助人体组织再生和对残缺的四肢进行补救。在不久的将来生物电流有可能帮助残疾人"恢复"四肢,重新长出手臂与腿。此前的生物电流模拟试验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结果,该技  相似文献   

8.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20):69-69
我们先前已经知道彗星和其他一些含有冰冻物质的天体拥有一些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原始材料,但是它们还需要在猛烈的撞击过程中才能完成关键的演化过程。科学家们在近期宣布了,他们已经在实验室中通过重现行星撞击事件的环境条件下,成功制造出了氨基酸物质。  相似文献   

9.
近期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的从实验室培养的人体胚胎中提取了干细胞。这是一项重要的进展。这一突破将有望让科学家们得以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一系列的困难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症和多发性硬化症。2013年5月15日,该研究小组在美国科学期刊《细胞》网络版上发表文章,宣布已使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向女性提供的卵细胞内植入他人皮肤细胞的细胞核,首次成功制作了能够分化成各种组织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该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表示:"比起iPS细胞来,克隆ES细胞也  相似文献   

10.
正空旷的太空极度寒冷,但"寒冷之最"的桂冠可能很快就将让位于国际空间站。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冷原子实验室,科学家们计划在空间站上创造出温度几乎接近绝对零度的超低温环境,从而使他们可以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开展量子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冷原子实验室的项目科学家,美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际保护组织的科学家在历时6个星期、两次考察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鸟头海域”时,发现至少52种新的海洋生物,包括会用鳍行走的肩章鲨、会“闪光”的濑鱼、酷似螳螂的虾和多种珊瑚。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让科学家们十分惊叹,怀疑这里是“生命起源中心”。同时,科学家们对这一区域的捕鱼活动甚感担心。为了对这个神奇的海域有更多地了解,记者通过电子邮件专访了此次考察活动的领队专家、美国科学家马克·厄尔德曼。  相似文献   

12.
伟丽 《科学大观园》2013,(19):31-31
仅有一厘米大的加德纳蛙是世界上最小的青蛙之一。因为它们没有中耳和耳膜,长久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加德纳蛙没有听力。然而,加德纳蛙不但能够呱呱叫,而且能接收其他两栖类动物传来的声音信号。这使科学家们对此感到迷惑。最近,法国科学家通、过使用X射线检测,发现青蛙的嘴巴具有共鸣器或放大器的功能,能够接收并放大同类“说话”声音的频率,然后通过口腔及其内部组织将声音传导至内耳。  相似文献   

13.
不同观点的存在、合作者之间的交流是创新的两个重要条件,也是目前我国实验室管理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具体到实验室行为,就是实验室团队协作与科学家独立探索之间的关系。实验室的合作包括科学家间、科学家与管理者间以及管理者间的合作。如何将科学家个人的兴趣需求与实验室总体目标有效地结合是实验室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验室定位角度分析了合作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科学家独立研究与团队合作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共同感兴趣的目标”、“平等”、“自由”和“策略”是科学家独立研究与合作研究的主要关联要素。借鉴国外的经验,提出了避免单一合作模式,树立对实验室的信任意识,避免对具体工作过多行政干预,做好实验室管理的宏观设计、稳定管理程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电子显微镜首次拍摄到了一种极小的细菌,该细菌的平均体积只有0.009立方微米。因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小的生命形式,是自然界可能创造的最简单生命体。尽管科学家们对于是否存在这类组织已经争论了20多年,但此前却因没有用于发现它们的技术。据西班牙《阿贝赛报》报道,研究人员是在地下水样本中发现了这些细菌,并且认为它们既常见又奇特。这么说是符合逻辑的,  相似文献   

15.
火星一直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自从航天时代开始以来世界各国已经向火星发射了超过40颗探测器,科学家们迫切地想知道,尽管现在满目荒凉,但在历史上这颗红色的行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而现今一颗最新探测器即将抵达这里,这就是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科学实验室",也就是"好奇号"火星车。但是尽管科学家们兴致高涨,仍然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火星探测是否真的是一项值得去做的投资?因为很显然,探测火星并不便宜。当然我们很难开列出一张完整  相似文献   

16.
汪忆 《科学大观园》2013,(16):70-71
科学家在再生医学领域又取得了开创性进步。他们的重大突破为打印耳朵和鼻子等人体的各个器官)铺平了道路。专家说要培育出整个功能性器官还需一段时间,但生物工程师现在已经可以培育出新血管,然后将其用在患者身上。当前的人耳替代品是用具有类似于泡沫聚苯乙烯兼容性的材料制造出来的。外科医生有时还会用患者肋骨培育耳朵来作为被选的一种。但这种方法既有挑战性,又令患者痛苦不堪。另外,用这种方法制造的耳朵很少看起来自然,而且它们的功能也不完善。而今,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里,科学家正为制造人和猪的心脏、肺、肝脏和肾的框架寻找方法,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做的器官替代  相似文献   

17.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的主力军,经过近30年的建设,部分实验室已经从跟跑走向领跑。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国家重点实验室需要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创新能力。高校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最多的组织,应该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如何通过学术引导、加强青年人才培育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破解重点实验室面临的瓶颈性问题,真正推动我国科研走向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13,(23):26-27
“鸣沙”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全球已经发现了数十处沙滩或沙漠存在“鸣沙”现象。但多年来,科学家们对于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一直未能找到明确的答案。但近日,法国巴黎市立高等工业物理化学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鸣沙”的形成原理是由上层运动的沙粒与下层固定的沙层之间摩擦而产生的一种弹性波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导语: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在粮食作物生产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培育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袁隆平等科学家的大名家喻户晓。然而,在粮食作物的育种、培养创新之外,纤维作物棉花的培育和生产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有科学家在为之进行呕心沥血地研究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们正计划在美国南达科他州一座废弃的金矿内开展暗物质的探测。科学家们表示这项构思精妙的实验项目已经准备就绪,预计2013年2月可以开始投入观测工作。这项全世界迄今灵敏度最高的暗物质探测实验被安排在距离地表下方1600米深处的一个灌满264立方米水的水池之中。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将可能造成干扰的宇宙射线粒子屏蔽在外,从而提升对潜在暗物质粒子的探测灵敏度。科学家们表示,如果顺利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