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据<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亟欲夺回太空霸主宝座.俄罗斯太空总署有意在2015年将航天员送上火星,成为第一个派人登上火星的国家.目前当局已在寻求6名上火星的志愿者,并且将训练他们在模拟的太空舱内待上15个月.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08,(6):12
为实现人类征服火星的夙愿,俄罗斯近日宣布将送一批“猴子先遣队员”登上火星,为人类宇航员日后探索火星铺平道路。科研人员将从位于俄罗斯索契的太空猴训练中心精选出40只短尾猿猴,在接受相关训练后将它们送往太空。猿猴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应对太空辐射,因为太空辐射是前往火星的宇航员们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3.
很多人还记得动画影片《太空飞鼠》。现在,科学家真的准备将老鼠送上太空,为人类移民火星铺路了。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火星计划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太空科学家也宣布了斥资1300万英镑的“火星重力生物卫星计划”——将在2006年某个时候,把15只“太空飞鼠”送上太空,作为人类火星  相似文献   

4.
资讯     
星球2025年前人类将登陆火星继20世纪70年代人类登陆月球的历史壮举之后,欧洲又开始正式筹划一项雄心勃勃的登陆火星的计划。欧洲太空总署(ESA)日前表示,他们最迟会在2025年前把人类送上火星。据报道,根据欧盟成员国所提出的方案,欧盟太空总署可能先利用机器人在火星上设置登陆  相似文献   

5.
远航火星     
<正>火星,拥有难以抗拒的魅力,它像催眠大师一样吸引着我们。人类下一个可以漫游的星球是火星。不管你在火星上流浪的原因是什么,奇迹的大门正在打开……太空探索是全人类的事业。21世纪20年代,将会是个太空探索的激情岁月。目前,人类太空探测  相似文献   

6.
人类已经登陆月球,而且还想登陆火星。然而,火星比月球遥远得实在太多,前往火星的载人之旅可谓困难重重。科学家说,送人上火星至少还要等20年甚至50年。不过,太空专家和火星迷已经迫不及待了,他们要在地球上模拟“登陆火星”。  相似文献   

7.
按照设想,人类或许能在本世纪30年代登陆火星。自从发现火星以后,人类就一直梦想登陆火星。在不久的未来,一个太空项目将开始使这一梦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表示,他们非常认真地提出了一个载人航天项目,而私营太空公司也争先恐后地提出关于去火星的更加大胆的计划。同样重要的是,随着美国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和拍下丰富的火星表面照片,公众对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的热情日益高涨。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下旬,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举世瞩目。在随后不久,我国又提出了将于2009年与俄罗斯合作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计划。这一系列的行动激起了国人了解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的欲望,一股探索太空的热潮正在悄然  相似文献   

9.
除了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的幻想以外,还没有听说哪个人能冬眠的。不过,欧洲宇航局的科学家却相信,他们能够让幻想变成现实——发明一种方法,让宇航员能在“冬眠”状态下乘坐飞船穿越漫漫太空。宇航员可以在孤独的飞行中进入梦乡今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宣布载人火星任务为美国太空计划的新方向。根据计划,科学家将在2033年时进行一项载人火星太空任务。派人登陆火星是对世界航天业的一项巨大挑战,人类登陆火星从后勤学上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毕竟,火星离地球有5000万英里,太空船来回需要3年的时间。即使将来能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一趟前往火星的旅途…  相似文献   

10.
正在《火星救援》里,尽管马克·沃特尼坚持了一年多,但他的内心是不想留在火星上,成为太空鲁滨逊的,要不然也不会有之后的救援行动。但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却是如何让人类留在火星,甚至走向太空深处。在出演了《零点定理》、《极乐空间》等科幻电影之后,或许马特·达蒙自己也没想到,他竟然成了火星英雄。恐怕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名字都将是探险太空的人类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随后,人类经历了月面行走,太空漫步:2008年.俄罗斯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创造了在空间站连续生活438天的世界纪录。最近,多国航天专家又在莫斯科郊外一处的地面实验舱中开始了为期520天的“火星-500”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12.
今天,太空业的本质就是开拓新的经济领域。自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迄今仅仅四分之一世纪,就已有数百家公司直接参与了太空商业活动。今后二十五年里,太空商业活动的规模将可与今天的电子计算机工业相媲美。未来学家们指出,此后的二十五年将会取得更伟大的成绩:在太空设置的太阳能板组可通过微波把电能传送到地球上;在月球和其他星球上开采矿物;也许,人类还会在火星上定居。位于马萨诸塞州坎  相似文献   

13.
让科学家始料未及的是,把人送上太空容易,但是让宇航员在太空生存,准确地说是有质量地生存却困难重重。明摆着的,吃喝拉撒睡哪一项都令科学家们大伤脑筋——对于中国的航天技术研究来说,2011年11月真是个好月份,好消息不断。11月4日,中国志愿者王跃与其他国家的同伴结束了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走出模拟飞船——位于莫斯科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院(RIBP)的一个与世隔绝的设施。  相似文献   

14.
如果一个人单从报纸上的大标题看问题,似乎科学在本千年末并没有留下精彩的印记。当3个探测器──“火星气候轨道器”、“太空2号”和“火星极地着陆者”探测器神秘地失去音讯时,关于火星的新发现的希望就成了泡影。而当一只陀螺失效时,哈勃太空望远镜便不得不闭上它的眼睛,等待航天飞机去修理。 然而这些令人沮丧的事件只不过是整个事情的一部分。回眸20世纪最后一年,显然远非是不堪回首的,几乎在所有的领域都取得了些许突破,这得益于知识的不断积累。 尽管遭受了一些挫折,但航天器仍继续进行着对太阳系的探测和对宇宙的探索。其中不乏对通往太空的方式的思索:从空中呼吸器和太空气球,到超轻型的航行。科学家们继续进行关于机器人或人是否首先应该探索太空的辩论,并且考虑人类如何才能在星球间赚钱。而在人问,《科学美国人》杂志编纂了一份探索另外的世界的网络指南。  相似文献   

15.
新的一年中的空间科学──1996年的实间探索RonCowen著王乃粒译从3次飞往火星去的新航行到一颗用一根绳索悬挂在太空中的人造卫星,在新的一年中将有许许多多的空间使命出现,其中的一部分使命是由意大利、俄罗斯、阿根廷、德国和日本的空间机构发起的。如若...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7,(8B):152-152
欧洲宇航局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2006年6月2日搭乘俄罗斯“联盟”中型运载火箭成功升空,使火星这一地球的近邻再度成为人类关注的重点。“火星快车”的使命主要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证据以及对其大气和土壤成分进行分析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欧洲宇航局“小猎犬2”号火星探测器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相继升空,载人登陆火星的话题又被提上科学家的议事日程。为给将来的载人火星飞行做准备,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宇航局和法国太空局的科学家们即将在南极洲进行多种“人类适应太空”实  相似文献   

18.
星球     
《科学之友》2005,(10):12-12
2025年前人类将登陆火星;银河系里有根“定海神针”;美勇气号拍摄到火星龙卷风;NASA公布经典太空照;24年后小行星将撞击地球;NASA将建立月球基地。  相似文献   

19.
海青 《科学之友》2004,(2):91-91
瑞士科学家正在研制开发一种超轻型飞机,借着一种质轻的木材和模型飞机的科技知识,这种飞行器大约十年内将可在火星的天际翱翔。洛桑瑞士联邦科技研究所(EPFL)正在研究利用太阳能为动力,开发出一种翼幅3米、质量仅有几千克的飞机,由太空探测火箭送上火星的可行性。科学家鲍达拉最近表示,EPFL已选择这种小型太阳能智能型滑翔器作为欧洲太空总署“TARTIGER Ⅲ”科技方  相似文献   

20.
2013年2月28日,世界首位太空旅客、美国富豪丹尼斯·蒂托和位于亚利桑那州普拉根的太空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泰伯·麦克卡勒姆,在华盛顿的美国新闻俱乐部宣布的灵感火星计划称,他们正筹划着在2018年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的时候开展一次由私人资助的火星之旅,届时将会通过航天器送两名航天员绕火星飞行一圈,随即踏上返回归途,整个旅程长达501天.这一消息被媒体报道后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