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下水水质的物元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可拓学理论,论述了物元分析识别评判模型,建立了地下水水质评判的关联函数,为定量评价地下水水质提供了科学依据。给出了评价实例。并与地下水水质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方法、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在四平市2012年城区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进行了水质现状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削弱了最大值评价指标在最终评价等级中的贡献,使得评价等级"居中"(占90%);而模糊综合评判法由于"相乘取大"的运算法则使得权重矩阵A和隶属度矩阵R都与指标的质量浓度相关,夸大了超标指标在最终水质评价等级中的贡献,导致评价等级多为Ⅰ类和Ⅴ类水(占60%)。结合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认为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更贴近真实地下水水质情况,也说明了任何的水质评价都不能脱离监测数据而只依赖数学的计算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3.
清镇市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市西部,由于工业园区的修建对该区地下水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上园区内居民生活用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园区的地下水水质已受到了污染。为了弄清研究区地下水受污染的状况,本文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单因子法和F值法对清镇工业园区的地下水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13组水样的化学测试数据分析可知,地下水质量达到Ⅲ类及Ⅲ类以上水标准的样品占大多数,而水质严重超标的样品有5组;其中水质超标的样品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站街镇东北一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通过3种方法的比较,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考虑更为全面,评价精度较高,评价结果较F值法更准确。最后根据地下水水质受污染的原因,提出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河套灌区义长灌域内32口地下水监测井水质数据,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改进内梅罗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和单因子评价法等多重水质评价方法,对灌溉前后区域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比和评估了不同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评价结果显示,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评价时,灌溉前地下水各水质所占比例分别为V类(81.25%)、IV类(6.25%)、III类(9.38%)、II类(3.12%),灌溉后为V(84.38%)、IV(6.25%)、III(9.38%). 这一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最为接近,契合度高达85.9%,具有显著的合理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灌溉前后水质变化因素分析,发现引起水质恶化的指标主要为氯化物、氨氮、硫酸盐和总溶解固体等. 评价结果可为灌区地下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模糊评判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济阳县地下水水质特点,选用Fe、Cl-、SO2-4、NO-3、NO-2、F-、As、Hg、Cu等27个监测指标,采用模糊评判法评价出济阳县地下水水质处于II类水-V类水之间,与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对比表明,模糊评判法更适合于劣质地下水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水质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长治市10眼水井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BP神经网络模型评价水资源水质是可行的,为水资源水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模糊概率模型及其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模糊概率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新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模糊概率模型.在此模型中,结合层次分析法,提出了模糊权重的概念,可充分考虑权重的模糊性.模糊概率模型不仅继承了经典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思想和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其在实际应用中评价因素权重取值的局限性,因而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应用该模型对某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采样点水质为Ⅱ、Ⅲ级的占95%,绝大多数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的要求.通过与其它评价方法的比较,说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综合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地下水水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涡北井田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与灰色聚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很好地解决评价因子与水质等级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评价地下水水质简便可靠,预测精度高,具有通用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数学的岩溶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评价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科学依据,在此引入了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岩溶水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以徐州市裂隙岩溶水为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徐州市岩溶地下水质量达到了Ⅲ类水质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评价方法较精确,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莆田市农村地下水质的监测数据,选取NO2^-、NO3^-、NH4^+三个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模糊级别判断及权重的计算,对莆田市的农村浅层地下水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莆田市农村浅层地下水质总体上水质较差.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地下水环境信息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遵义市海龙坝地下水资源管理为例,介绍了基于GIS的地下水环境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的功能。并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例,阐述了地下水环境评价与预测子系统所实现的评价和预测功能;另外,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则实现了常规DBMS所具有的一切数据库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2.
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开采前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相关知识,建立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的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局部地段较差,经分析可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分布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补排关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相关知识,建立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评价数学模型,并用此模型对西龙河峄山断层带水源地的地下岩溶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局部地段较差。经分析可知地下水环境质量的分布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源地补排关系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水质分析,建立了该类水质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级预测模型,采用已确定其污染级别的地下水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然后利用收敛的网络进行污染程度分级,其结果与实际的基本一致,这充分说明了利用神经网络预测该类水质受污染程度是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察布查尔县地区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水质情况,选取2016年50组地下水水样测试数据,综合统计分析方法和水化学方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察布查尔县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地下水水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察布查尔县地区地下水中Mg~(2+)、Ca~(2+)、HCO~-_3离子含量较高。地下水水样pH为7.55~7.7,均值为7.63,地下水整体呈弱碱性,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为103.8~1 139 mg/L,均值为254.8 mg/L;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HCO_3-Ca(Ca·Mg)和HCO_3·SO_4(SO_4·HCO_3)-Ca(Ca·Mg)型水为主。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水岩作用控制,少部分浅埋区受蒸发作用影响,几乎不受大气降水的影响;经F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察县地区进行地下水水质评价分析得知,该区域的地下水受污染程度轻,但也存在严重污染区域,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要注意水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参数化组合算子方法建立了水质评价模型,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模型中的参数,并将该模型分别应用于富营养化海水、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质评价.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水质评价模型对各类水体的水质评价结果与传统方法基本一致,具有方法简单、计算量小和适用于非线性水质评价问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理解高寒区地下水化学演化并科学指导地下水资源管理,以典型高寒区流域格尔木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2019年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熵值水质指数、Durov图和钠吸附比对融雪期、丰水期和枯水期地下水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地下水NO-3和F-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3个时期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化不大,山区潜水以HCO-3型为主,平原区潜水以Cl-型为主,而承压水以HCO-3型为主,高离子浓度的地下水分布在平原溢出带;潜水化学成分融雪期主要受春耕施肥的影响,枯水期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丰水期受水岩作用的影响;流域大部分潜水不适合灌溉,细土平原溢出带少数潜水不适合饮用;F-对人体健康的非致癌风险大于NO-3并已危及儿童,此外,两者对人体健康的非致癌风险枯水期比其他时期更严重。减少生活污水和工农业废水排放等人为输入是当前流域地下水水质保护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免疫算法优化的投影寻踪水质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地下水各聚类指标水质级别国家标准值为评价标准,建立投影寻踪技术模型,将评价模型运用于韩城矿区桑树坪煤矿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并与其它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实例应用表明:投影寻踪技术用于水环境质量评价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实用性,亦可用于其它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研究区的水质调查与采样分析,基于地下水、地表水等水质标准,尝试确定了适宜于垃圾填埋场区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采用水质指数法进行了填埋场区水质评价;基于子流域划分、水质超标特征、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结合地质环境研究,确定了填埋场水污染的3种途径;通过背景水点与渗滤液、污染水点的大量、微量与有机微量(多环芳烃、邻苯二甲酸酯、苯系物3类)组分对比分析,依据污染水点和渗滤液超过背景值的程度选择代表性指标,尝试构建填埋场地下水环境污染指标体系,为填埋场地下水环境污染来源识别与水污染评价指标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