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规划在中国的科技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不同阶段的3个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1956年制定)、《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77年制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5年制定)的考察,研究了不同时期科技规划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作用,分析了相同和相异之处,总结了科技规划成功的经验,并提出新一轮科技规划研究和制定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2006年新春伊始,经过长期准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此前,为配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关系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高校科技发展的进程,为此,本刊特开设专栏,请教育部科技委的主任、副主任对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规划进行逐一解读。作为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倪维斗院士不仅是教育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者之一,他还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能源组规划纲要的制定,本期,我们请倪维斗院士为我们解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现实意义以及能源领域未来十五到二十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辽宁科技参考》2005,(11):22-22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200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都对编制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了要求。省长张文岳批示:“要制定和完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在听取科技工作汇报时对如何搞好规划,制定好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为做好科技规划工作。省政府成立了以省长张文岳为组长、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和副省长滕卫平为副组长,以省直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辽宁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4.
《辽宁科技参考》2005,(11):21-2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规划编制工作,国务院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国务委员陈至立为副组长,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和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正部级领导同志为成员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组织规划工作。历经两年多时间,组织了2000多名专家学者(院士147人),完成了《科技发展总体战略研究专题报告》等20个专题研究报告.编制了{2006—2020年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温家宝总理充分肯定了规划工作。指出:此次规划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建国以来我国科技政策回顾 (一)初建阶段(1949—1966)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的《共同纲领》第四十三条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明和发现,普及科学知识”,这是建国时我国科技工作的指针。为适应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了相应的组织。1949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1956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1964年设立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并确立了科技发展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956年我国第一个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6至于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出台,随之制定了(1963年-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6.
《杭州科技》2012,(4):7-9
为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强民生科技工作,促进科技惠民,在充分调研和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7月,国家科技部制定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全文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7.
与以往规划相比,即将制定的科技发展规划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和特点,先后制定和实施了7个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确定了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这次即将制定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关系中国新世界现代事业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8.
 考察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规划,即《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背景和原因,探讨了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情况。该规划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中央高层领导下制订和实施,是中国和苏联科技合作的结晶。其制订工作于1956年分两阶段进行,全国数百位科学家和多位苏联专家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中坚力量。该规划以“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作为中国发展科学的方针,密切结合国家工业、农业、国防,以及医药卫生建设的需要。1957年,苏联组织约600位专家对该规划草案进行了研究。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苏联科学院提出了纲要式的综合性意见。该规划实施成效显著,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和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工业、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规划树立了中国政府组织、领导科学家规划科学技术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科技事业的一座历史丰碑。  相似文献   

9.
《银川科技》2006,(3):18-3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未来五年是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银川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大力提升银川的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银川”,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根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及《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特制定银川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宜宾科技》2007,(1):8
《宜宾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宜宾市人民政第59次常务会审定批准后于近日正式印发实施。《规划》是根据宜宾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四川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四川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宜宾市科技工作实际编制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天津科技》2008,35(2):4-6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天津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辽宁科技参考》2005,(5):45-45
绥中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教兴县”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规定》为全县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并编制了《绥中县“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和2010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4年全社会对科技工作的投入达到3500万元,比上一年提高了16.6%。科技工作对全县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43%,  相似文献   

13.
《定西科技》2005,(2):3-4
党的十六大做出了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做出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部署。今年国家将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未来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奋斗目标,对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进行部署。  相似文献   

14.
未来15年,中国将进入人均收入1000美元的国家行列,这样美好的蓝图,正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所描绘的。一个好的科技发展规划,无疑将对科技的发展,国家的进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相继制定过七次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其中1956年,由当时的总理周恩来亲自主持制定的12年科技发展规划,是一个现在还经常被提起的非常出色的规划。今天,我国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未来15年,在我国由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的黄金发展期,如果能够规划好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我们将可能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这样的目标,我国从前年起…  相似文献   

15.
《汉中科技》2007,(1):15-15
今年以来,我市把筹备全市科技大会作为全局的一件大事,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的科技发展情况,分析了当前科技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根据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组织专家代市委、市政府认真编制了《汉中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汉中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起草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汉中率先突破发展的决定》,《关于“553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及领导讲话等各种会议文件材料,提出了全市科技大会奖励方案,并已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待市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后即可召开全市科技大会。  相似文献   

16.
在《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广东勾画了“十二五”时期的科技发展蓝图,提出了四大主要任务和十三个发展重点,但如何衡量这些举措所取得的成效?科技发展目标的科技指标因此成为核心。与过往的五年计划相比,“十二五”时期对科技发展目标追求有何新变化?本文从指标、数据的角度,解读广东科技发展指标的选取与趋势,并通过与江苏的对比找出广东科技发展的优势与差距。  相似文献   

17.
王渝生 《科技馆》2006,(2):13-16
最近,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科技规划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两个《纲要》的发布,不仅描绘了未来15年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而且也吹响了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进军号角。  相似文献   

18.
开篇语     
慧语 《广东科技》2012,21(6):15-15
又是人间四月天!南粤大地涌动着科技创新的热潮。回眸科技丰成的2011年,无限精彩尽收眼底。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大力贯彻和支持下,在《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践行过程中,广东科  相似文献   

19.
苏靖 《太原科技》2006,(4):3-6,14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包括10个方面60条,其中10个方面体现了科技发展所涉及到的主要方面和环节。  相似文献   

20.
《遵义科技》2009,37(5):54-55
建市以来,我局紧紧围绕我市《九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十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有关科技的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的科技方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充分发挥职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