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科学家在研究人类大脑时,发现了不少新物质,为解开人体之谜增添了科学依据。记忆物质为什么有的人会记忆过人?美国科学家最近揭开了大脑记忆的奥秘。他们发现了人们对过去事情的记忆,完全取决于大脑中的化学物质——钙尔贝。  相似文献   

2.
图优效应     
怎样加强记忆?1973年,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斯坦丁做了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斯坦丁找了5名大学生,他们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同。斯坦丁制作了10000张图片,其中一半图片为普通图片,上面画着一些事物的基本特征,就好像我们板着面孔照出来的一寸照片一样;另外一半图片是一些带有生动情节的图片,就好比是我们的生活照。斯坦丁要求他们每个人都同时记忆1000个单词、1000张普通图片和1000张有生动情节的图片。如单词为“狗”,普通图片为“一条狗”,有生动情节的图片为“一条嘴里含着烟斗的狗”。大学生们显然对那些有生动情节的图片更感兴趣。两天以后,斯…  相似文献   

3.
控制思想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讲的是某些人表面看上去善良朴实,而实际上他(她)大脑里却在想一些算计别人甚至坑害别人的坏主意。那么有没有可能不经过那么多的间接了解,而是用特殊的仪器直接去探测人的思想呢?或者进一步,有没有可能在解读大脑的基础上按照一个好的设计来改变和控制人的思想呢?这些听起来如此玄妙,简直就像在幻想。但是,目前确实有一些科学家正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索,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 解读记忆 在美国依阿华州,因判谋杀罪已经服刑22年的特瑞最近有可能被无罪释放。特瑞当初就不承认杀了人,但却…  相似文献   

4.
问与答     
?问:人脑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简单地说,人的思维、情感、记忆、学习等高级活动均是由大脑控制的,此外, 人的呼吸、心跳、摄食、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等也是由脑控制的。大脑可以分为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间脑、小脑和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14,(1):5-5
正在最近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让平均年龄为73岁、未患有痴呆症的60位老人每天喝两杯热巧克力,连喝30天,在此期间不食用其他任何巧克力制品。然后,他们让老人们接受记忆和思考能力测试,并且接受超声波检查以测量在测试过程中的脑血流量。因为大脑的不同区域需要能量来完成各自的任务,所以它们也需要血流。这一关系可能在老年痴呆症等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60位老人中,有18人在研究开始前已有血流受损情况。到研究结束时,他们的大脑相关区域的血流量提高了8.3%。在工作记忆测试中,他们的记忆所需时间从开  相似文献   

6.
学习小窍门     
精神集中和心情转换 学习需要精神集中。因为人的短期记忆的容量有限,不可能同时处理几个事情。这一点已被实验心理学和大脑生理学所证明。 因此,应注意不要让多余的刺激占据短期记忆的容量。类似虫鸣之类的无意义的刺激,如果工作或学习专心致志,就听不到,即可以把它从大脑的短期记忆中排挤出去。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窗     
140个与记忆有关的基因美国科学家最近利用能同时观察上千个基因的新技术 ,找到了 1 0 0多个与记忆有关的基因。然后给大鼠大脑注射一种生长因子 ,从而增加了它们的学习能力。第一作者、美国马里兰州布兰奇特洛克菲勒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塞巴斯蒂安·卡瓦拉罗 (SebastianCaval laro)博士说 ,现代神经科学最伟大的目标之一是要发现人类的大脑是如何编码、贮存和检索的机制 ,虽然科学家已知道记忆贮存与基因有关 ,但要找到是哪些基因曾经非常困难 ,过去 ,研究人员通过让大鼠学习穿越迷宫时发现在海马回有基因被激活 ,但这种方…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窗     
科学家揭示大脑怎样恢复和存储记忆大多数人把记忆看作是人生经历的集合 ,因为记忆使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然而一直以来 ,大脑如何存储和恢复这些记忆对我们仍然保持着神秘。2004年5月7日 ,《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多伦多市儿童医院的科学家宣布 ,他们已经首次确定了大脑中存储和恢复记忆的区域 ,该区域被称为前扣带脑皮质。多伦多大学生理学副教授弗兰克兰说 ,人脑中的海马体可以处理新近的记忆 ,但不能实现永久储存 ,记忆的存储与恢复工作是在前扣带脑皮质里进行的。记忆的形成被认为是与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连接加固的过…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古代时就知道记忆术。这是一种把记忆对象同另一些事物牵强附会地联系起来进行记忆的方法。它对记忆没有关联的事项和人名是有些效用,但用在其他地方是否有效,可就值得怀疑了。 现在,利用心理学和大脑生理学进行的研究,已在很大程度上弄清楚人是怎样进行记忆的。利用这些知识总结出来的记忆方法要比牵强附会的记忆术高明得多。  相似文献   

10.
记忆的奥秘     
人脑的“记忆闸门” 人的记忆靠大脑。大脑的记忆,按时间长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时记忆,如记得吃了什么早餐,当天的电视新闻内容等,这种记忆如同飞鸿踏雪泥,偶然留鸿爪,第二天常忘得一干二净。也正因为忘得快,大脑才有足够的空间及注意力去接收更新的事物。但是如果大脑完全没有办法让记忆长存在脑海中,人类就没有办法进步、学习。所幸,大脑具有留住信息的功能,即第二类记忆——长时记忆,  相似文献   

11.
正"感受那股振动的力量。"在睡眠时环绕我们脑部的"莱娅公主波"或许正帮助我们记忆白天发生的事件。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几种模式的脑电波活动。当人们睡眠时,脑电波会呈环形状运动扫过大脑。科学家用电影《星球大战》中演员凯丽·费雪的发型来戏称它们。这种脑电波动从负责提取记忆的海马体开始,  相似文献   

12.
甜食诱人之谜本来已经吃饱了,可一见到巧克力和冰激凌一类甜食又觉得胃口大开,忍不住要吃上一两支——这样的体验你不会没有吧。那么,甜食何来如此大的诱惑力呢?英国科学家为揭开个中之谜做了一个试验:挑选一批志愿受试人员,先让他们看一些美食图片,同时吹送香草冰激凌或是花生  相似文献   

13.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性别差异对大脑的功能有影响吗?可否用外界力量干涉大脑活动?如何通过学习让人变得更聪明?你的大脑里一定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想不想对它多一点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在几个有关大脑的热门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新进展、新认识。 认识猫和狗 大脑对收到的信息大部分都因为无关紧要而被“置诸脑后”,只对少量重要的外来信息产生即时的反应。大部分信息则储存于大脑皮层而成为记忆。你得感谢上帝,幸好大脑有此功能,否则你就会被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的各种声音扰得心烦意乱。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哪些信息是需要即时反应的,哪些信息是需要暂时储存起来的呢?研究人员通常是通过研究大脑特殊部位受损而丧失认知能力的病人来找出大脑主管认知的区域。目前,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大脑的额叶皮质区与高级认知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在大脑的额叶皮质区有没有专门负责认识物体的神经元呢?有没有什么更直接的方法来研究我们是如何分辨出猫和狗的呢?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能分辨出猫和狗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定义我们周围的物体;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当我们走进一个房间时,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力气来辨认房中的物品;我们立即可以知道这是椅子...  相似文献   

14.
最近的两项研究结果表明,一些能增进在含有乙酰胆硷的神经细胞内(神经)传导的药物能增强人们的长期记忆力。最终,这些药物可能被用以治疗记忆混乱,包括老年痴呆以及常常随年老而来的记忆衰弱的病人。美国帕洛阿尔托的退伍军人管理局医院的戴维斯(K.Davis)等人,在一项研究中,给一些正常的年轻的成年人服用了1毫克毒扁豆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的哲学家还是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心脏会思考,他们认为人类的情感来自于心里而不是大脑里,于是有了“心理”“、心灵”“、心情”等说法。现代科学研究则表明,人类的情感来自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而不是心脏。然而,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则表明,心脏可能真的会影响人们的性情。这个说法遭到一些心理学家的反对。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据统计,每10例接受换心手术的病人中,就有1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现象。美国…  相似文献   

16.
正最新研究发现,对挑灯夜读的学生来说,咖啡带来的福音不仅仅是保持头脑清醒,咖啡因还有助于增强人的长期记忆,但前提是适量。研究人员一直猜测咖啡因具有增强记忆的作用,但这类研究无法单独进行,因为记忆的改善也有可能是注意力或警觉性提高的结果。美国神经科学家让160名志愿者在观察一些物体的图片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最可怕的症状之一是进行性语言缺失。病人开始时只能说短而简单的句子,然后是词组,再后来是单词,最终成了哑巴。最近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语言和记忆的损害可能年轻时代就开始了。流行病学家大卫·斯诺丹(DavidSnowdon)和他在肯塔基大学的同事发现,年轻妇女中的一种结构单一、列目录式的写作方式可预示她们在老年会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斯诺丹及其同事研究了在密尔沃基的一群修女,共93人,她们从75岁到96岁,均受过良好教育.大部分是退休教师。对斯诺丹的研究来说便利之处在于,这些修女在20岁左右进入修道院时都被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万留民 《科学之友》2002,(10):37-37
一项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男女两性将情绪性事件储存为记忆所用的脑部区域是不同的,女性更善于回忆有情感色彩的图像。为了研究性别如何影响人们储存情绪性记忆的方式,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2名男性和12名女性的脑部进行了扫描。每一位参与者都看了96幅图画,内容从非常平淡到极有情感色彩。其中,带强烈感情色彩的图画包括尸检、毁坏的尸体、生气的人和墓地  相似文献   

19.
德国科学家海涅于1914年率先发现,与白天学习相比,人在晚上睡觉前学习新知识,记忆效果更好.在她之后,更多科学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得益于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现在知道,在睡觉时,大脑会以某种方式重演当天遇到的事,并将它从海马体(最初存放记忆的 地方)移动到大脑其他区域来长期储存.  相似文献   

20.
七、神经网络系统神经网络系统可能是我们所面临的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也是迄今所知功能最强、效率最高的最完美的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很自然地成为非线性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它只是建立脑模型的第一步,就人类的科学认识活动而言,对大脑的研究无疑是一种挑战,它正越来越强烈地吸引着许多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参与到脑研究的队伍之中。虽然对大脑的结构近几十年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但我们仍然未能了解神经系统是怎样使人具有听和看、学习和记忆,甚至推理和语言等高级脑功能的,要取得这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