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行政部门与法院会商可能发生纠纷的裁判,虽然对政府工作会有所帮助,对于纠纷化解有一定作用,但其蕴藏的法律问题更加突出。每个案件都具有特殊性,事先就某些事项预设法律适用方案本身存在极大的风险;行政部门与法院会商有违国家机构的权限划分,妨碍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并因而害及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之公信力,与社会主义法治秩序多有抵牾。  相似文献   

2.
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将非诉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纳入我国民事诉讼程序,赋予了当事人双方基于调解协议在规定时限内可向法院提起司法确认,以使其具有强制执行力。然而只能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向法院提出申请这一规定的弊端明显:存在逻辑悖论、纠纷解决效率下降以及难以体现司法确认程序的优越性。为此,构建由一方当事人单独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程序是使我国司法确认制度得以有效运作的路径,而这一路径有赖于建立相应的异议制度、细化不予确认的范围以及构建司法确认纠错机制。  相似文献   

3.
两个被法院裁定不予受理的案例完全符合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法定立案条件的规定却未获立案有其潜在原因。这不仅由于相关实体立法不完善,而且是民事诉讼司法机制的遗憾。法院立案职能部门应转变诉权观念,正确认识立案审查法律性质,放低民事诉讼司法救济的准入门槛,使中国百姓的诉权能得到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何斌 《甘肃科技》2011,27(3):68-70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利用法律赋予的司法权力,在履行司法职权的过程中违反法律,执法犯法的行为。它不仅破坏了法律秩序,而且动摇了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切实有效地惩治和预防司法腐败,对于提高司法的社会公信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盟法以及《欧洲人权公约》对英国法的影响日益加深。在欧盟法和《人权法》的作用下,比例原则渗透入英国法律之中,并逐步在英国司法实践中作为司法审查的理由得以接受和确认。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事司法协助运逐年增多,在理论研究和规范设置上保持了较显著的“国际化”特征。民事司法协助大多体现的是法律技术问题和操作程序问题,实现与国际惯例趋同是有条件的。我国在实行民事司法协助中应着从司法文书的送达,语气调查,外国法院民事判决的承认与执行这几个比较成熟的方面形成经济和风格,从而提高我国涉外法律的国际声望。  相似文献   

7.
船舶司法拍卖是海事法院依照特别立法实施的船舶拍卖,其内涵丰富,不但与商业拍卖存在重大差别,而且不同拍卖对象适用一些不同的特殊规则。基于不同的立足点,各方就船舶司法拍卖的性质存在私法说、公法说、折衷说等多种分歧,但其实其具有多样性,应根据具体的法律关系分析其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8.
专利权因国家授权而取得,这决定了专利行政案件有着与一般行政案件不同的法律特征。因被告对象的不同,专利行政案件可作多种分类。专利行政案件司法审查主体为普通法院,审查内容为专利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审查标准体现在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查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将我国专利无效诉讼程序定性为准司法救济程序面临着实践上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在欧盟的成员国扩大为25国、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今天,欧盟竞争立法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严格开始走向逐步松动、从集权开始走向分权和从偏向产业政策走向竞争政策优先、企业合并反垄断审查的变化等四个方面。欧盟竞争立法的新发展将对欧盟竞争法实施制度及市场竞争秩序产生重要影响,对我国竞争法律制度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的商标法和专利法中,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身份是国家行政机构,因此带来了诸如循环诉讼、马拉松诉讼和诉累的困惑。时值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设立之际,重新设计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将其定位为准司法机构。为了使商标评审委员会和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准司法机构地位落到实处,还需要进行配套的改革,赋予法院对商标权和专利权效力裁决权,恰当区分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1.
《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和已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这两项司法解释引起了社会和法学界的极大反响,质疑和争论纷呈。本文拟从法理学的角度,司法解释的社会功能、合法性以及司法解释在现实中引发的问题做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汉简中礼对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礼在中国古代政治上、思想上、法律上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中国法制史学中,法律儒家化,亦即法律在礼的影响下的转变始终是该学科的重要内容。但礼的崇高地位在我国古代不是一成不变的,礼自身也有一个进化的过程。一般认为,法律儒家化是始于汉朝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独尊儒术"后。《张家山汉简》的出土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法律规范的证据,如其中户律、傅律、置后律等,这是从法律实证的角度来说明礼在律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Wal-mart v.Samara案的判决结果宣告商业外观显著性判断与证明标准问题暂告一段落。十年以来,下级法院的司法实践不断检验、冲击着Wal-mart v.Samara案所确立的"商业外观应当区分商品包装和产品设计"、"产品设计天然不具有显著性"及"产品设计必须证明'第二含义'才可能获得法律保护"等规则的正确性和可适用性。在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模式下,无论国内外,如何有效保护商业外观仍是一道难解的题。时值我国相关规则阙如之际,美国判例法形成的司法经验、留下的众多问题值得我国法制实践所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物权法确立了刚性的物权法定原则,排斥了物权自由创设的可能。这种规定有助于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但同时也给新型物权的生成与确认造成障碍。因此,应当在坚持物权法定的前提下。适当扩大物权法定之“法”的范围。除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以及习惯法、中国政府加入的国际条约等之外,还应当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包括在内。  相似文献   

15.
“从重处罚”是司法实践中一个法律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问题。本文对“从重处罚”的涵义进行了阐述。并详细地分析了从重处罚的情节,文中还论证了对首要分子、主犯的从重处罚问题,适用“从重处罚”时应贯彻“疑罪从无”原则问题,以及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传统刑事政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在总则与分则中都规定了亲告罪,即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但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法律性质是什么, 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学者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分歧。通过对此进行综合比较和深入思考,可以认为“告诉才处理”的法律性质应属于刑事诉讼程序进行的特殊条件。  相似文献   

17.
千叶正士的法律多元观及中国的法律多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学千叶正士提出了名的“多元法律的三重二分法”,即官方法与非官方法、法律规则与法律原理、固有法与移植法。其观点虽有不足,但冲击了正统的法的分类理论,并被我国法人类学和法社会学所推崇。当代中国最主要的法律多元问题是官方法与非官方法(民间法)之间的冲突问题。在对待中国民间法的态度上,应该采取折衷和相对积极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论电力行业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反垄断法》的通过,学界更加关注电力行业这一特殊领域。电力行业在我国是传统的自然垄断行业,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今天,需要结合《反垄断法》,对电力行业进行合理的法律规制。在介绍电力行业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其垄断行为的表现形态特征,并对比了国外电力改革的经验,提出了“有效竞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的现状,认为“诊所式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恰好弥补了我国高职法律教育的不足,并提出如何引进该模式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明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表明我们党在理论指导上进一步走向成熟。“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努力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要求制度化、法律化,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