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移动IP中的多播技术分析及改进的新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移动IP作为网络层路由支持向移动主机提供多播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对基于IP网络模型的移动IP和IP多播技术做概括论述,分析了IP多播的算法和多播路由协议。然后侧重研究在目前的移动IP中如何有效提供多播技术的支持,分析了在现有的IP网络中集成多播和移动性时出现的问题,阐明了几种可能的机制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IP的移动主机多播技术支持,并和其他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移动IP中的多播技术分析及改进的新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移动IP作为网络层路由支持向移动主机提供多播技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首先对基于IP网络 模型的移动IP和IP多播技术做概括论述,分析了IP多播的算法和多播路由协议。然后侧重研究在目前的 移动IP中如何有效提供多播技术的支持,分析了在现有的IP网络中集成多播和移动性时出现的问题,阐 明了几种可能的机制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移动IP的移动主机多播技术支 持,并和其他方案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IETF移动IP工作组在移动IP协议中建议了支持主机移动的两种基本的组播机制:双向隧道MIP-BT和远程加入MIP-RS,它们具有互补的优缺点.文中汲取了IETF两种基本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动态组播代理的移动组播协议,该协议寻求最短转发路径和减少重建组播树频率之间的平衡点,从而达到最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一种新的IPv6环境下高效的移动组播算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尽量减轻固定网络负荷 ,设计了一种容易实现的IP移动方案 ,即一种轻量级的位置管理方法———类似组播的地址查询机制M-LQ及相应的IP移动解决方案—MS-MLQ .  相似文献   

5.
IP多播具有通过一次发送操作,将信息同时发送到一组多个指定目的节点的特性,可以有效节约网络传输带宽。移动IP作为未来Internet的一支主力军,必然要提供IP多播机制。传统IP多播是基于固定网络环境的,没有考虑主机的位置移动问题,不能简单移植到移动IP中。首先分析了移动IP环境引入多播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讨论了基于移动IP实现多播服务的基本解决方案,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及可能带来的新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隧道收敛问题和平滑切换问题及克服办法。  相似文献   

6.
UMTP是一种能使未接入组播网络但支持组播应用的单台主机透明访问组播网络的协议。本文主要介绍了UMTP的基本原理,最后使用已经实现了UMTP的应用程序在未接入组播网络的主机与组播网络之间建立了UDP隧道。  相似文献   

7.
随着通信技术和便携式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向固定网络环境的传统IP技术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此提出了移动IP技术,它支持主机在网络中的漫游和移动,并且它是下一代通信网络(NGN)和下一代因特网(NGI)的重要基础技术。首先介绍了现有移动IP技术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移动IP技术——透明移动IP技术,它在工作中使移动用户完全感觉不到IP地址的变化。最后与现有移动IP技术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种全新的移动IP协议——LIN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IP地址既作为主机的标识,又作为主机的网络接口地址,这导致了传统的IP地址不能很好地支持主机的移动性。虽然移动IP可以解决主机的移动性问题,但未专门对协议进行优化以支持主机的移动性。从协议优化角度讨论了一种解决主机的移动性的新协议——LIN6,首先介绍了LINA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地分析了基于LINA的新协议LIN6,最后给出了LIN6节点通信的一个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9.
一种全新的移动IP协议--LIN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IP地址既作为主机的标识,又作为主机的网络接口地址,这导致了传统的IP地址不能很好 地支持主机的移动性.虽然移动IP可以解决主机的移动性问题,但未专门对协议进行优化以支持主机的 移动性。从协议优化角度讨论了一种解决主机的移动性的新协议——LIN6,首先介绍了LINA的基本原 理,然后详细地分析了基于LINA的新协议LIN6,最后给出了LIN6节点通信的一个典型实例。  相似文献   

10.
Mobile IP在IP层提供移动支持,移动主机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不中断已有的连 接.在Mobile IP切换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包,使得上层协议如TCP和UDP的性能下降.为此,提出了 多种切换策略.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案6采用预先建立的隧道来降低切换时延,应用本地 广播和DE处的缓存来减少丢包,利用提前的资源预留来保证QoS  相似文献   

11.
移动组播是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现有移动组播方案存在着组播中断时间长、协议开销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LD代理的移动组播方法.该方法在家乡代理上实现简化MLD代理功能,减少协议开销;在移动节点上扩展MLD功能,减少组播中断时间.另外,为了解决移动组播隧道聚合问题,还提出了一种隧道合并重构机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了该方法的组播中断时间和协议开销.结果表明,同其他移动组播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缩短组播中断时间,减少协议开销.  相似文献   

12.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IP multicast which includes poor inter-domain many-to-many group support,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and dependency to specific multicast infrastructure, a mobile accessible closed multi-part group (MACMP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in IPv6 network is proposed. By extending the single source multicast protocol,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ulti-part group communication across domains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lPv6 CGA, the secure closed group communication scheme is designed. The access to the multicast traffic only confined to the authorized senders and receivers and only trusted routers are allowed to be the branch points of MACMPG tree. By tunneling mechanism, the MACMPG traffic can be transmitted across non-MACMPG routing area, and the mobile nodes can join the group remotely and roam freely between domains, which eliminates the dependency on specific IP multicast routing.  相似文献   

13.
基于mSCTP的传输层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TP进行动态地址重配置扩展后被称作移动SCTP,可以在传输层对Internet移动性进行支持,进行端到端的移动性管理,并且不需要网络路由器的支持。本文讨论了分别在网络层和传输层实现Internet移动性的区别,分析了利用mSCTP实现平滑的移动切换的基本原理。为了实现对移动节点的定位,mSCTP需要和某种位置管理机制进行结合,这种机制既可以是移动IP,也可以是SIP。  相似文献   

14.
GSM网络与移动I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移动IP的目标在移动节点改变网络接入点时,不必改变节点的IP地址,能够在移动过程中保持通信的持续性,同时图例说明GSM网络和移动IP骨干网的关系,提出移动IP骨干网可支持无线或有线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5.
一种用于MPRN的多播路由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采用按需路由发现策略的移动分组无线网多播路由协议.协议采用了基于网格的方案.在协议中不需要维护全局的路由信息,通过按需路由发现过程,动态更新路由信息和建立多播转发组.多播数据包在转发组成员间进行有限泛洪,使协议能够降低带宽的占用及减少路由更新信息的传播.仿真实验说明,协议在带宽较窄、多播组成员数量变化较大的移动分组无线网环境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In Future Space-Terrestrial Integrated Networks(FSTINs), mobility is the norm rather than the exception,the current TCP/IP architecture is not competent. As a promising future network architecture, Named Data Networking(NDN) can support content consumer mobility naturally, but the content producer mobility support remains a challenging problem. Most previous research simply considered this problem in terrestrial scenarios, which involve stable infrastructures to achieve node mobility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in an FSTIN scenario without special handover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s. Specifically, we propose a tracing-based producer mobility management scheme and an addressing-assisted forwarding method via NDN architecture. We formally describe Multi-Layered Satellite Networks via a Time Varying Graph model and define the foremost path calculating problem to calculate the route of space segment, as well as an algorithm that can function in both dense(connected)and sparse(delay/disruption tolerant) scenarios. Finally, we discuss the acceleration method that can improve the Space-Terrestrial Integrated forwarding efficienc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demonstrates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support fast handover and efficient forwarding in the FSTIN scenario.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现有各种微观移动协议的基础上,针对其在快速切换以及在小蜂窝架构中切换的不足,结合域内组播与下一代IP(IPv6)的相关特性,提出了一个新颖、高效的域内组播结构体系,主要介绍了协议体系中着重解决的2个关键问题,最后通过仿真与HAW A II和C IP协议进行分析比较,说明该协议体系在数据包丢失和切换延时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