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俊锋  王东炜 《河南科学》2009,27(9):1127-1130
为了简化结构体系可靠度的计算,有必要研究失效相关性问题.以层间变形失效为主要失效模式,采用Monte—Carlo方法,在小震作用下对RC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失效相关性研究,得出了RC多层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在小震作用下部分失效相关性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2.
朱俊锋  梅群  王东炜 《河南科学》2011,29(5):567-570
为了简化结构体系可靠度的计算,有必要研究失效相关性问题.文中以层间变形失效为主要失效模式,采用Monte-Carlo方法,在小震作用下对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失效相关性研究,得出了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小震作用下部分失效相关性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3.
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剪力墙在小震下的失效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俊锋  王东炜  霍达 《河南科学》2005,23(6):880-883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中,结构体系可靠度的概念和思想已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但它的计算却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特别是在体系可靠度的计算中涉及到了失效约束或者失效模式间的相关性问题.本文以层间位移为分析对象,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多高层剪力墙在小震下的结构反应进行了失效相关性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多高层剪力墙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部分失效相关性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简化建筑结构体系可靠度的计算,有必要研究失效模式之间的相关性,它对体系可靠度的分析有重要影响.把各层的层间位移作为随机变量,以层间变形破坏为主要失效模式,采用蒙特卡罗(Monte-Carlo)方法,对多层框架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进行了失效模式相关性研究,得出了多层框架结构在小震、中震和大震作用下部分失效模式的相关性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5.
朱俊锋  梅群  王东炜 《河南科学》2010,28(4):448-451
以层间变形失效为主要失效模式,采用Monte-Carlo方法,在中震作用下对RC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失效相关性研究,得出了RC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中震作用下部分失效相关性统计规律,简化了结构体系可靠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朱俊锋  王东炜  霍达 《河南科学》2006,24(6):852-856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以体系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在体系可靠度的计算中涉及到相关性问题,它对体系可靠度的分析结果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加以考虑.文中基于层间位移,把层间位移作为随机变量,以层间变形破坏为主要失效模式,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高层框架结构在小震作用下进行了失效模式相关性研究,得出了高层框架结构在小震作用下部分失效模式相关性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简化结构体系可靠度的计算,有必要研究失效相关性问题.文中以层间变形失效为主要失效模式,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在中震作用下对RC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失效相关性研究,得出了RC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中震作用下部分失效相关性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8.
针对层间隔震结构体系,考虑结构阻尼矩阵的非比例特性,建立小震下非比例阻尼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采用零均值的Clough-Penzien双过滤功率谱模型,运用虚拟激励法对层间隔震结构进行随机响应分析,得到了结构各层的层间位移响应峰值统计量,建立极限状态下的功能状态方程,利用当量正态化法,通过串联模式,研究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可靠度.最后以一栋12层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为算例,根据建立的方法比较层间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响应和总体体系失效概率,分析隔震层刚度、隔震层阻尼以及场地类别在小震作用下对层间隔震结构体系失效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层间隔震结构的整体失效概率比非隔震结构明显降低,且随着隔震层刚度的增大而上升,随着隔震层阻尼的增加而下降,结构场地土越坚硬,可靠性越高.  相似文献   

9.
在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因局部楼层扭转不规则对高层建筑物的构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了楼层整体扭转时开口薄壁剪力墙构件自身扭转所带来的应力变化,结合现行规范推导了弹性层间位移角允许范围内的薄壁开口构件的扭转影响公式,讨论了各种因素同扭转应力大小的关系,最后用实例分析了三种主要的因素变化下剪力墙肢的受扭影响程度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判断某超限高层的转换层构件的设计性能是否满足结构抗震要求,提出在临近结构加强部位的部分墙体及顶部外形突变位置出现了较大变形时的改进措施.方法计算转换层构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并将计算结果与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的量化控制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小震时,转换层剪力墙最大轴压比为0.49,转换柱最大轴压比为0.44,框架柱最大轴压比为0.51,剪力墙肢最小配筋率不小于0.25,但最大配筋率达1.31;中震时,部分墙肢最大正应力为+1.28,构件各项性能指标的计算结果未超出规范及规程规定的限值范围;大震时,剪力墙肢最大剪压比为0.145,转换柱最大剪压比为0.046,转换梁承载能力与各种地震作用效应的最小比为1.36.结论在小震、中震和大震分别作用下,转换层构件的设计性能均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的结构抗震要求,但转换层剪力墙肢配筋偏大.在中震作用下,个别墙肢出现正应力,且为小偏心受拉.  相似文献   

11.
钢筋混凝土无洞叠合剪力墙低周反复荷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钢筋混凝土无洞叠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对4片钢筋混凝土无洞叠合剪力墙和2片钢筋混凝土普通剪力墙分别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研究试件的受力全过程、开裂部位、裂缝发展情况以及破坏形态,分析试件的承载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延性性能等抗震性能。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受力性能与钢筋混凝土普通剪力墙类似,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剪式支架能使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的预制部分与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共同工作,承受外部荷载。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牛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情况,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剪跨比和混凝土强度对牛腿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了牛腿纵筋的承载力-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在小剪跨比情况下,牛腿破坏形态大致可分为剪切破坏和斜压破坏2种破坏形态;混凝土强度的提高使钢筋混凝土牛腿受剪承载力增大而且基本呈线性关系;随着剪跨比的增大,牛腿的极限承载力明显下降;在荷载一定的情况下,裂缝宽度基本上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钢筋的应变值随剪跨比的减小而变小.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剪跨比下钢骨对足尺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物的钢骨栓钉混凝土剪力墙形式,进行2个足尺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和2个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表明:剪力墙试件剪跨比较大时,试件发生弯曲破坏;剪跨比较小时,试件发生剪切破坏。相较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钢骨的加入,减缓了试件裂缝的发展,降低了试件破坏程度,剪力墙试件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整体刚度和耗能能力都得到提高。剪跨比较小的剪力墙试件承载力更大,初始刚度、耗能能力明显增强,但延性较低。钢骨、栓钉、混凝土协同工作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To improve the brittle shear failure of solid shearwalls (SW) ,Muto[1] suggested a slitted wall(SLW) which can develop ductile flexure failure.But the initial lateral stiffness is much less thanthat in a solid wall due to the slit,which mayresult in some problems of displacementcontrol forthe service ability limit state.Both larger initialstiffness and larger ductility can be obtained byadding a set of connectors to the slitted wall.Thisnew type shear wall,called a du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混凝土小型砌全墙体抗剪承载力及其关联因素进行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混凝土小型砌块墙体抗剪载承力影响最大的是砌体抗压强度f,其次是墙体的高宽比h/b、垂直压力N,影响最小的是剪跨比λ。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白云区德成官邸超限高层主体高度138.40m,为超限高层建筑,结构型式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介绍了该工程的概况、超限情况、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目标及采取的技术措施,分别就大震、中震和小震作用下的整体计算分析,并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剪跨比钢筋混凝土牛腿承载力的研究状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方法等进行总结,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桁架模型法以及剪摩理论等计算方法,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给出了有待研究的问题。指出加强小剪跨比牛腿受剪机理研究、计算模型的改进和完善、数值分析和试验相结合是小剪跨比牛腿受剪承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为有关小剪跨比牛腿规范条文的修订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榀1/4比例的钢筋混凝土上部开洞剪力墙转换大梁结构模型的试验研究,探讨该种梁式转换层结构的受力特征和破坏机理,同时,对上部开洞剪力墙转换大梁结构提供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9.
型钢高强混凝土短肢剪力墙较普通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等优点。为了研究型钢高强混凝土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正截面受力性能及不同型钢骨架形式对其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两个含实腹式型钢骨架和一个含桁架式型钢骨架的型钢高强混凝土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试件进行正截面偏心压力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以揭示该类构件的工作机理、破坏形态和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表明:型钢高强混凝土T形截面短肢剪力墙的破坏过程与普通短肢剪力墙相似,横截面的平均应变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型钢与混凝土能够保持协同工作,两种配钢形式的构件受力性能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20.
HR-EPS模块剪力墙由于中间有芯肋、混凝土不连续、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作用削弱都会造成墙体截面损伤,因此会直接影响墙体的竖向承载力。通过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HR-EPS模块剪力墙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从开始加载到墙体破坏之前,墙体的侧向位移值变化幅度很小;在试件接近达到破坏荷载时,钢筋和混凝土应变达到最大值,说明轴心受压墙体具有较高的竖向承载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2)墙体的承载力随着钢筋含量的增加而增加;(3)由模拟和试验测得的荷载-位移曲线及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曲线基本吻合,表明通过合理的混凝土本构关系基本能满足模型的要求。同时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推导出了HR-EPS模块剪力墙受压承载力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