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通过西部山区高速公路生态环境特征及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了路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指标体系的研究,构建了基于遥感的西部山区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监测的指标体系,为开展基于遥感与GIS的公路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模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人类的生存与生产环境比较恶劣.历史长久的人为活动,特别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更加剧了生态环境向恶性化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发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的号召以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决策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改善与扩大人类生存空间.并认为,加强林草植被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近几年将是最有利的时机.相继实施了如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生态环境建设各项措施的实施应持极其慎重的科学态度,要有科学的试验和论证,一切措施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科学技术要走在措施实施之前.例如不同区域植被建设中乔、灌、草的配置,植被建设的方式和模式,宜林、宜草地域的评价,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植被建设,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等.在上述方面,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经验虽然可以借鉴,但是,根据时空关系的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建设必须因地因时而建,不可脱离地域和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超越客观规律,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受到自然的惩罚.  相似文献   

3.
国家“西部大开发”、“小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由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严重落后于东部地区,加之缺乏经济适用技术,我国西部小城镇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城镇供水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重滞后,成为了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截至2010年,我国西部建制镇仅4%建有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1%左右建有垃圾处理场,供水普及率仅60%左右,而全国城市在这三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相对比较完善。加快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西部少数民族宗教的生态观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居住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的生态观之关系密切,西部少数民族人民对西部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西部大开发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宗教生态观,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1成果的国内外需求及其科学意义 黄土高原及我国西部广大水土流失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我国资源富集区。建国60年来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该区的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区域经济,但到上世纪末黄土高原地区才刚刚解决了温饱,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经济依然严重滞后,南北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严重的区域不平衡,一方面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西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落后又制约着西部资源的开发和经济的建设,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经过几年的实施黄土高原及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地方经济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种由系统外部输入大量经济社会资源推动的黄土高原及我国西部地区系统内部生态、  相似文献   

6.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就西部地区开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新疆无论就其国土面积比重、资源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潜力和生态环境特征,还是考虑民族构成、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都决定其在西部大开发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疆大规模开发建设,迫切需要基础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密切,地方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还对生态环境建设存在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时还会阻碍生态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实施与实现.西部大开发必须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由于甘肃河西文化的滞后性和封闭性,使西部开发中林草业发展与其传统文化产生了摩擦,超越传统文化,克服陈旧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创新,营造先进的文化环境,为林草业发展培育强劲的文化内动力,是消除林草业发展与传统文化摩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丁晓峰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2):69-71,F004
本文动用混沌经济理论,探索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重要问题,指出调整中国经济战略格局,提高西部老百姓生活质量是西部开发的主要目的,改变西部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项目是重要手段,加强东西部人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非洲从族群社会跨越进入现代国家时代,本土知识在国家建构进程中有着突出的价值,主要包括:促进去殖民化的深入展开,打通"国家"与"历史"的精神连接,支撑国民教育,为国家认同提供认知基础;蕴藏着冲突调解机制、环境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和知识生产、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的土壤,是国家治理和自主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1998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要“紧紧围绕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分析出发,该《规划》仅对全国陆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了规划,主要包括: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草原建设、生态农业等。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一项长期的任务。该《规划》自颁布以来,国家已投入了巨额资金,并动员广大干部与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一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文献,家喻户晓。为了全面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很有必要深入探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以便端正认识,统一行动。因此,我赞成对这一重要而常用的科技名词进行研讨、审定。对“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界定,要求我们首先明确“生态环境”及“建设”两个名词的内涵。我认为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般指水资源(即水环境)、土地资源(即土地环境)、生物资源(即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即气候环境)。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具有同一性。自然资源是指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能够创造财富的自然环境要素。自然环境具有资源性,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自然环境要素将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资源。因此,《规划》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所谓生态环境问题,即生态系统退化(degradation),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与环境过程中,对资源与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包括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生态破坏,如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超载放牧等引起的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物种消失等;二是环境污染,如工农业废弃物对大气、水源、土壤的污染。有的地区生态环境退化可能以某一类为主,但在更多的地区两类问题同时存在。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是生态环境的保育(conservation)。保育一词在国内外的百科全书与词典(如《Resource Conservation Glossary》、《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大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持编写的《林学名词》、《水利名词》及《土壤学名词》)中,是指保护(protection)、改善(improvement)与合理利用(rational use)。因此,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改善与合理利用。在这里,保护是指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改善是指已经退化的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合理利用是要求寓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之中。正确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有助于避免从某个地区或部门的特点出发,片面强调某一项生态工程建设(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任务是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同时也不至于把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改善与合理利用分割开来。  相似文献   

11.
材料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和重要基础。材料科学数据共享对材料领域的创新研究、科技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材料自然环境(大气、水、土壤) 腐蚀数据的积累和应用 材料在我国自然环境(大气、水、土壤)中的腐蚀数据积累就是在我国典型的自然环境中建立实验站,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各国政府对生态环境建设及荒漠化防治工作非常重视。 1 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 (简称“环发”)大会之后 ,一百多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我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之一 ,是世界上防治荒漠化的一支最活跃的力量。近年来 ,由于全球气侯变化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 ,风沙灾害、水土流失等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十分不利 ,荒漠化成为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我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对此十分重视。因此荒漠化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 ,在媒体上、学术刊物上有很多宣传报导 ,一…  相似文献   

13.
1国内外需求及其科学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财政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投资逾1000亿,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推动。而支撑这些工程所需的科学理论、技术体系、新材料等却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1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青藏高原重大冻土工程的基础研究"(2012CB026100)实施5年来,围绕构筑物群相互热作用机制及其与冻土环境变化的响应过程、冻土区构筑物稳定性和工程服役性能的评价方法与理论、冻土工程走廊构筑物群致灾因子与灾害评估指标体系三大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在走廊冻土变化及其灾害时空演化规律、多年冻土地基热、力响应的多因素耦合机制、冻土工程构筑物基础稳定性与服役性能的评价与预测、冻土工程走廊构筑物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冻土工程灾害评估及其防治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基础研究工作,推动了冻土工程学科的进一步发展,维护了我国冻土工程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将为高原工程走廊重大冻土工程规划、建设、维护和生态环境屏障建设提供科学基础。本文对项目研究的主要突出进展做了介绍,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术语研究》在2005年第2期上特辟专题,就“生态环境建设”提法进行了讨论。笔者仔细拜读,在深受启发的同时,觉得有几点值得商榷。一、“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不是黄秉维先生笔者在2003年曾就“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概念的起源与内涵进行过探讨,发现“生态环境”这个汉语名词在中国的出现至少已有50年历史。[1]因为,在1953年出版的译著、苏联А.П.谢尼阔夫著的《植物生态学》中就出现了俄汉对照名词“экотоп生态环境”[2]。在1956年出版的《俄英中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地植物学名词》中已经有了汉英俄对照名词“生态环境ecotope экотоп”[3]。基本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也开始在部分生态学著作的题名中出现。[4-5]因此,黄秉维先生在五届全国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即1980-1982年期间)提出“生态环境”一词,实属重提,而不是首创。即使黄先生自己说“我这个提法是错误的”,也不能因此就认为黄先生是“生态环境”一词的首创者。有关“首创者”[6]的说法欠妥。二、“生态环境”一词在国外也有较普遍应用笔者曾对美国国会图书馆、加拿大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的在线书目进行过并行检索。结果表明,共有10种书籍在题名中使用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这一术语。其中5种出版于中国,1种在波兰,1种在巴基斯坦,1种出版于南非,1种在美国,1种作者不详[1]。同时对1973年以来的CAB文摘进行的检索结果表明,共有99篇论文、报告和著作在题名或摘要中使用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这一术语。其中中国作者44项,德国作者9项,法国作者4项,其他20个非英语国家29项。国语或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爱尔兰、印度和新加坡共13项[1]。Barrows在他编写的《动物行为、生态学和进化词典》中也收录了“ecological environment”一词[7]。三、“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使用Barrows认为“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的生物、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综合,既包括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也包括对生物不起作用的因子。而“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一个生物的特定外部环境,这种外部环境影响该生物对种群生长的贡献”[7]。孙儒泳等认为“所有生态因子(即‘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9]。笔者曾将“生态环境”定义为“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1,11]。王如松最近指出,“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10]。虽然目前对“生态环境”的定义不尽一致。但是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特指对生物起作用的那些因子[7,9,11];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特指“生态关系”或“功能性关系”[10]。而事实上,“生态环境”一词与“外部环境”[7]“生物环境”[9]“粗粒环境(coarse-grained environment)”[7]和“细粒环境(fine-grained environment)”[7]等词组一样,在词组结构上均属偏正结构。这些“环境”概念各具特定内涵,并共同构成了生态学整个概念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来使用。四、“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不在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提法受到许多专家的质疑,这是事实。但是,其弊端并不在于“生态环境”。因为假如当初提出“生态环境建设”的人,知道“生态环境”一词既可能是“生态学的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的简称,又可能是“生态与环境”的简称,很可能就不会提出所谓的“生态环境建设”。因为当提出者在可能面对多种解释(如“生态学的环境的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生态或环境建设”,等等)的情形下,还不至于“明知故犯”,使自己陷于难以自拔的境地。事实上,“生态环境建设”提法的弊端正在于提出者当初并没有弄清“生态环境”与“生态学的环境”和“生态与环境”的联系,以及“生态环境”与“环境”的区别。直到1999年,黄秉维先生在承认错误时也还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8],便印证了这一点。因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的看法仍然不妥。五、在政府行文中不宜使用“生态环境”一词一般而言,政府行文是面向社会的,它所采用的某个学科的术语,不仅要求在本学科是科学的,更要适合于整个社会,既具有普遍性又不会引发歧义。“生态环境”一词可以作为生态学规范名词来用。在日常用语中用“生态环境”一词“也是可以的”[12](无论它是“生态学的环境”的简称,还是“生态与环境”的简称)。但是,(1)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生态环境建设”(即“生态学的环境的建设”)没有普适意义,不必见于政府行文之中;(2)若“生态环境”一词用于政府行文之中,既可理解为“生态与环境”[12],又可理解为“环境”[8],还可理解为“由生态引起的环境问题”[12]等等,容易引起混淆。因此,在政府行文中不宜使用。笔者同意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提法加以纠正,并以“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保护环境”等来代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1,(23):70-71
新疆西昆仑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欠发达,基本属地质调查空白区,矿产勘查评价工作严重不足,主要矿种及找矿方向不明确,工作难度很大。为了摸清家底,填补地质调查空白,缓解矿产资源不足对经济社会的瓶颈制约,以及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稳定边疆和民族团结发展战略,2002年以来,国家在该区相继安排部署了“新疆1:25万叶城县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幅、克克吐鲁克幅区调”和“新疆塔什库尔干一莎车铁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经过6年持续不断的科技攻关,在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以及找矿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发现和重大突破,使该区成为我国新的矿产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22,(4):15-16
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达45.2亿吨,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水利管理部门发布的《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2017—2020年)》以及《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7—2018年实施计划》中明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建设,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础科学》2011,13(3):3-20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基础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战略部署,按照"求真探源,人才为本;发展基地,营造环境;双力驱动,重点突破"的方针,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教育部985工程等,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发展,加强科学前沿的超前部署,着力解决农业、能源、生命、信息、资源环境、材料、海洋等领域的关键科技问题。同时,大力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建设,启动了12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基础性工作,促进科学数据共享,培养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环境,不断扩大国际合作,科学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已进入重要跃升期。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本刊将对"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中基础研究成果进行连续报道。本期介绍我国在农业、能源、信息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9.
土壤圈层内及其与其它圈层间的碳、氮、磷、硫、污染物及生物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过程,以及与土壤生产力,环境保护和人畜健康关系探讨,是土壤质量研究的核心。首先对水稻土、红壤、潮土、黑土等四大类代表性耕地土壤之质量演变的主要过程以及恢复、培训高质量土壤的技术开发研究。同时将对土壤质量指标的量化表达、评价咨询体系及土壤质量时空变异规律和建模等开展研究,从而提出不同级别的土壤质量标准建议和编制数值化土壤质量图等,为国家的决策及建设提供服务。本文叙述了在我国开展土壤质量研究的基础条件以及在研究思想上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技术上要重视建立土壤质量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属性的综合评价体系等新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基础研究是农业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源泉,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十多年来,国家在加强和推动农业基础研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例如:将农业列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重点领域,实施了"农作物基因资源工程"重大科学工程,建设了北京、青海种质资源库等一批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同时,加快了农业实验室的建设和农业科研院所的改革,加强了对人才队伍的投入,农业基础研究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生机勃勃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