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试论简·奥斯汀的现实主义和女性视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简·奥斯汀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有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 ,其魅力主要来源于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现实主义的敏锐观察力。奥斯汀与同时代的一些杰出女小说家的不同之处在于 :她有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洞察力 ,能对某些社会弊端进行入木三分的无情揭露和尖锐批评 ;然而 ,她又不同于那些男性现实主义小说家 ,因为她有着他们所不具备的敏锐的女性视角 ,她的小说更关注妇女的生存状况 ,关注她们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受教育机会、婚姻等方面的不平等处境  相似文献   

2.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初著名的现实主义女小说家,一生创作了6部完整作品,而其力作《傲慢与偏见》更是赢得诸多赞誉。本文试从作者的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入手,通过对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并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进行解读,指出她的“二寸象牙”上的雕刻与其说是她的艺术才能,不如说是她在艺术上做的自觉或无奈的选择,而通过奥斯汀的视窗,读者则可洞悉19世纪的英国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劝导》中,简·奥斯汀描画了她最孤独最完美的女主人公。始终笼罩于感伤的氛围中,故事体现了人类失去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然而,男女主人公在八年的分离之后却实现了不可能的重聚。无论孤独与失去,还是让重聚得以实现的的想象与怀旧,都展现着奥斯汀浪漫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游苔莎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还乡>中的女主人公.文章分析了游苔莎的性格特征,认为导致她走向悲剧的根源在于她本人性格中的种种弱点.今天研究她的悲剧仍有现实意义,人们可以从她的自我毁灭中吸取教训,以作"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5.
简·奥斯丁是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在创作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她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妇女的爱情和婚姻观上.她认为金钱和地位是美满婚姻的保证,因此女性在考虑婚姻时应当凭理智而不能只凭感情.本文综合她的小说及其本人的经历,分析她这一婚姻观的内容,成因及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这一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南昌之所以具有她的魅力,是因为她孕育了"八一"精神.八一南昌起义源于中华民族向往光明的深厚文化积淀,传承了华夏子孙不屈不挠、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它所蕴涵的"八一"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用;体现了共产党不畏强权的伟大气概;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伟大勇气."八一"精神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中"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是"八一"精神的精髓.八一精神是永恒的,她将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出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乐容 《科技信息》2010,(16):144-144,147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女作家。奥斯汀通过对女性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女性意识。她作品中的男主人公不同于其他作品的描写,给人以全新的形象,深受读者的喜欢。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早期和后期的主要作品《傲慢与偏见》和《爱玛》两部作品的男主人公达西和奈特利形象的分析,探讨简·奥斯汀女性意识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8.
游苔莎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还乡》中的女主人公。文章分析了游苔莎的性格特征 ,认为导致她走向悲剧的根源在于她本人性格中的种种弱点。今天研究她的悲剧仍有现实意义 ,人们可以从她的自我毁灭中吸取教训 ,以作“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9.
青年画家苏亚碧油画创作的美学特征。她的油画创作单纯、平实的风格与她追求秀雅、优美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指出她的油画创作及其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0.
简·奥斯汀小说的主人公以女性为主,男性人物往往充当女性的配角.他们虽然略微平淡简略,缺乏反映心理活动的深度刻画,不过,同样不乏鲜明的个性.以《理智与情感》为例,从女性视角出发分析其中的男性人物形象,会发现奥斯汀对男人的态度很纠结,这一方面显示了奥斯汀女性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体现了她对男性的依附心理.  相似文献   

11.
《野草在歌唱》是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时候轰动了英国文坛。从小被不幸家庭生活深深影响的玛丽排斥婚姻和男性,她的无意识与社会现实的碰撞迫使她仓促结婚,而这场婚姻则是她整个人生悲剧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女作家张爱玲书写女性欲望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书写女性对现实、功利婚姻的追求;二、曲折、含蓄的性爱描写方式;三、文本的非自传色彩。同时作家在书写中反映出了浓厚的女性主义思想,并表现出苍凉、绝望的心境和对女性命运的深邃、执著的哲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女性:游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读苏青的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青是四十年代上海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女性生活为题材,从女性性别特征出发探讨女性生活现状和以后的出路,显示出其独特之处。但在现实面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事业与婚姻(或爱情)之间该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上,苏青有着极大的困惑和矛盾,最终也未能指明一条女性该走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丁的小说主题主要都是婚姻问题,其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所描绘的不同婚姻关系,反映了奥斯丁的婚姻观以及此观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淑真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女诗人 ,她的诗词感情沉痛。后人辑其诗词 ,命名为“断肠诗词” ,并认为她的“断肠情”是因为她“所偶非匹”而产生的。通过对朱淑真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心理的分析 ,认为“离别”才是她产生“断肠情”的根本才因 :不能随夫从宦 ,因相思而悲苦 ;既随夫从宦 ,又因思念父母而悲苦。从而试图纠正前人对朱淑真不正确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鲁芳 《中国西部科技》2010,(2):86-87,51
伊迪斯·华顿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文坛上一个重要的女性作家。她的大多数小说作品都以美国女性问题为主题,其中《罗马热》是华顿夫人创作生涯后期一篇有关女性婚姻问题的短篇小说,小说反映出华顿夫人的一些现代主义的思想,本文则旨在探索和发掘小说中所体现的这种现代主义主题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世界生态文学创始人雷切尔·卡森的创作有一个发展进程:前期主要是表现自然的美和神奇,并传达出一些生态思想;后期则积极介入社会,抨击环境污染,呼吁生态保护,宣传生态理念。这种由“表现”自然到“介入”社会的转变,后来被许多生态文学家所效仿。它的启示意义是: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存在的主要价值是应对生态危机,是批判反生态的思想文化和生存发展方式,是介入生态危机和生态保护现实,唤起民众的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邵小英是近几年来活跃在江西文坛小有名气的散文作者。她以一个技艺精深的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者的敏锐纤细眼光,捕捉隐藏在光怪陆离浮华万象的现实中潜藏的精神理想,她像一个坚强智慧的斗士,用淡远的思致空灵的笔触诗化的散文,永恒挚爱童年的宁静,永恒追求文学的灵光,吟唱着一首首成年女人的童话,为她自己,更为喜爱她散文的人找寻到了一个个抚平伤痕净化心灵的支点。  相似文献   

19.
共产主义理想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要素之一;通过理想与科学、理想与现实的双重联姻,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与其它社会理想的原则性不同,通过理想与革命的双向涵摄,阐释了它们之间的要素关系特质——革命理想主义的生成,凸显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结构特质;并进一步透视了革命理想主义的内涵、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玫瑰既象征艾米莉对爱情的渴望,也预示其爱情、婚姻和人生的毁灭;福克纳借玫瑰表达其对艾米莉深切的怜悯之情和沉痛的缅怀之情,从而使这个短篇小说成为美国文学里一朵永远绽放的玫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