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滨海土壤上杨树根际微区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滨海土壤上,杨树林地根标微区(根际土 )的性状由于根系的吸水,选择性吸收离子,分泌有机等生理活动,发生了与非根际土不同的变化,根际土的pH值小于非根际土,而电导率,全盐,水溶性K^+则高于非根际土;上述变化以根系生理活动较为强烈的春、夏季节最为显著,而生理活动趋弱的秋季变化不太明显,由于脱盐程度不同,第一代杨树林地和第二代杨树林地根际土中K^+,Na^+,Ca^2+,Mg^2+的比例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根际土壤磷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酸溶-钼锑抗比色法、张守敬-Jackson分级测定法、灼烧-0.2N H2SO4浸提法、0.03N NH4F-0.025N HCl浸提-钼锑抗比色法、以及电位法对翅果油树(DElaeagnus.mol-lis)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全磷、无机磷、有机磷、有效磷及土壤pH值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翅果油树土壤中全磷浓度在根与非根际相近,有效磷和无机磷在根际略高于非根际,有机磷在根际略低于非根际,但均无明显差异,比较无机磷各组分与土壤有效磷的相关性发现:无论在根际还是在非根际,其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除Fe-P外,其余各组分都表现出根际略大于根际的趋势,翅果油树土壤pH表现为根际略小于非根际,而且均呈弱碱性,这与其土壤Ca-P含量高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山地杨树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覆盖量和覆盖材料对杨树根际土壤磷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后杨树根际全磷含量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2.5、5.0、7.5 kg/m2覆盖处理的杨树根际土壤全磷量分别比CK高10.77%、13.85%和52.31%;4种覆盖材料间差异不大,但均大于对照.覆盖能有效提高杨树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覆盖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不同覆盖材料对根际土壤有效磷的影响有较明显的差异,对杨树根际土壤磷动态变化的影响与不同覆盖厚度处理结果相似,覆盖以后杨树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及有效磷含量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杨树进行植物修复盆栽试验,通过氯仿熏蒸和Biolog研究了五氯酚(PCP)污染土壤的根际微生物特征。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测定结果表明较高浓度(100 mg.kg-1)的PCP施入土壤后对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总体活性。AWCD及6类碳源的利用程度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的PCP污染对杨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某些菌种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增强某些底物碳源利用率。此结果与土壤微生物量测定指标不一致,这可能与Biolog ECO板的碳源有限性及其他影响显色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6.
不同氮源处理对红松苗木根际pH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永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1):42-46
用根垫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源对红松苗木根际pH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处理使根际pH降低,硝态氮处理使根际pH升高。pH变化的方向与幅度主要取决于氮源及其浓度,且在同一浓度时铵态氮处理使根际pH下降的幅度大于硝态氮处理使根际pH升高的幅度。受根际pH变化的影响,铵态氮处理使苗木根际微量元素Fe、Mn、Cu、Zn的有效性增加,硝态氮处理则使根际Fe、Mn、Cu、Zn的有效性降低,而两种氮源处理对根际Ca、Mg有效性的影响均不大。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下土壤-杨树系统中离子运移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根箱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盐胁迫下土壤-杨树系统中盐分离子的运移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处理下杨树根际土壤中K^ 出现亏缺,Na^ 、Ca^ 、Mg^2 均出现富集。在低盐胁迫下,杨树根系优先选择吸收K^ 、Ca^2 和Mg^2 ,而对Na^ 的选择性有所减弱;两个杨树无性系能在根中积累较多的阳离子,同时I-69杨对Ca^2 ,NL-1381杨对K^ 、Ca^2 和Mg^2 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选择性也有所增强,但抑制Na^ 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以减缓Na^ 对地上部分生长的胁迫。 相似文献
8.
利用连续收集装置对芦苇、香蒲根分泌物中总糖、蛋白质和氨基酸进行了提取、分离和鉴定并确定了最适收集条件;考察了它们各自根分泌物对湿地系统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氮磷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苇、香蒲根分泌物中,总糖、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且较为平均;连续收集装置最适条件为装水3 L,收集时间5 d,浓缩温度60℃,连续收集6管洗脱液,每管20 mL;湿地根际效应明显,放线菌数量受根分泌物正相调控最为显著;根际微生物种类随植物种类、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芦苇湿地中TN去除率77.6%,TP去除率33.3%;香蒲湿地中TN去除率93.2%,TP去除率20.0%. 相似文献
9.
杨树根际固氮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3个不同地点的21个杨树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系和根际的不同部位分离到151个菌株具有固氮酶活性,其中固氮酶活性高于100nmol/(瓶.h)(还原乙炔的量)的菌株有8个。杨树不同无性系及半同胞家系根际固氮细菌的数量、种类及分布情况有差异。对固氮活性最高的5力株(125、3、71、74和134号)进行了初下鉴定,3号和71号菌株均属贝杰林克菌属(Beijerinckia),74号菌株属德克斯氏菌属 相似文献
10.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具有不同的生物有效性和地球化学行为,它们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包含着许多环境地球化学信息。因此,对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环境地球化学意义。采用SEDEX法将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分离开,继而分析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较高,平均高达341.87 mg/kg;无机磷所占的比例很高,平均达85.11%,平均含量为290.81 mg/kg;有机磷的平均含量为51.05 mg/kg。表层沉积物中的碎屑态磷是无机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占无机磷的47.67%;其次为自生磷灰石及钙结合态磷,平均占无机磷的34.79%;铁结合态磷和吸附态磷分别仅占无机磷中的10.23%和7.31%。其中,潜在的生物有效性磷(包括Ads-P、Fe-P和OP)平均占总磷的29.40%。在空间分布上,各站间不同形态磷的含量差异与污染物的陆源输入、沉积物性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杨树无性系的磷营养效率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杨树的8个无性系为试材,采用土培试验。探讨了无性系间的磷营养效率差异。结果表明杨树无性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磷营养效率差异。在缺磷胁迫下(-P处理)无性系S17、S19和105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为55.15,48.28和49.25g/株,与磷充足( P)处理相比,缺磷胁迫使它们的生物量减少均不超过30%,属于I级高效型无性系,无性系106,797和I-69的生物量分别为35.45,31.45和28.35g/株,缺磷胁迫使其生物量分别下降29%,43%和54%。属磷营养效率低效型无性系为Ⅲ级。无性系1388和3244属磷营养效率极低型无性系,为Ⅳ级,生物量分别只有23.05,23.94g/株,缺磷胁迫使其生物量下降约50%左右。8个无性系中,没有发现磷营养效率为Ⅱ级的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连栽杨树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杨树长期栽植对土壤微生物造成的影响,对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陈圩4块杨树林地土壤进行调查.使用常规土壤化学分析手段分析了样品的主要理化性质,分别测定了样品的微生物生物量,并对微生物三大菌群以及与氮元素转化密切相关的几种微生物类群进行了计数.实验结果表明:长期栽植杨树会使林地土壤的pH逐渐升高,栽植杨树14 a后林地土壤pH约比对照土壤上升1.5;林地土壤的养分元素氮、磷含量随着林龄增长而降低,而有机质的含量随着林龄增长而增加,但是明显低于对照.土壤微生物中真菌的数量随着栽植时间而逐渐下降,而细菌总数、放线菌总数,以及微生物生物量表现出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一致的变化规律.对参与氮素循环的土壤微生物类群进行计数,发现反硝化细菌的数量随着林龄的增大而明显增加,而硝化细菌(铵氧化细菌与硝酸细菌)的数量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土壤中的磷,该法不受溶液的颜色、产生的沉淀的影响,并具有"准、快、简、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乌鲁木齐市六道湾煤矿塌陷区表层(0—15cm)粘土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总磷及有效磷的含量。采用氢氧化钠熔融法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总磷的含量。采用0.015mol/L NH4F和0.3mol/L HCL浸提土壤中有效磷,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本法简便可靠,能满足环境监测对土壤中总磷和有效磷分析的需要,文章为乌市六道湾生态公园的建立和合理施磷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年生杨树无性系797杨(Populus deltoides×P.euramericana)苗木叶片和枝条皮层中5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内源激素与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年生杨枝叶内源激素与叶片和皮层中蛋白质变化密切相关,并间接调控VSPs的降解与合成。 相似文献
16.
17.
杨树品种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22个杨树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调查了形态性状。杨树过氧化物同工酶的酶谱特征与形态表现基本一致。杂种过氧化物同工酶同时表现出父母双亲的谱带,验证了杂种核遗传物质来自父本和母本的事实。来自同一对亲本的正反交杂种同工酶谱存在差异,说明过氧化物同工酶体现了细胞质遗传,也就是母性遗传特征。 相似文献
18.
真空下用磷矿石无渣工艺制备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物质吉布斯自由能函数法讨论了不同压力下由磷矿石(其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碳反应生成碳化钙制备磷的反应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在常压下反应起始温度为1891K,而当系统残余压力在90~9Pa间,反应进行的温度降低为1423K~1320K.同时用磷酸钙与还原剂碳在真空炉内实验,得到了磷单质,验证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热力学理论依据和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