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李雪艳  梁璐  宫鹏  刘阳  梁菲菲 《科学通报》2012,(31):2956-2963
以《中国观鸟年报》(2003~2007)为数据源,利用自己开发的球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lobal Analyst,结合鸟类适宜生境信息,制作完成基于发现点的、具有精确时空信息的中国观鸟数据库.该数据库较为精确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观鸟的成果,为鸟类分布基础数据提供了补充.5年内收录记录30936条,共17目70科1078种,占全部鸟类的80%以上.到2007年,实现了除香港和台湾外,所有省级行政单位均有观鸟记录收录.观鸟数据库记录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新纪录,包括14种中国新发现鸟类,还有109种鸟类出现在原有认识分布区之外的省份.通过与原分布范围的比较,除了发现有多种鸟类向高纬度和高海拔迁移的趋势外,还在新疆出现了多种水鸟新纪录,并有一批内地罕见的海鸟记录.提交记录的观鸟者以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居多,但记录的覆盖范围有向西北地区推进的趋势.此外,我们呼吁采取格网式布点的方法,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观测,并建立观鸟数据共享平台,以便全面掌握中国鸟类的分布动态,为中国鸟类保护提供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观鸟”一词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多。何谓“观鸟”?观鸟是一种户外休闲活动。喜爱观鸟的人们带着望远镜和鸟类野外识别指南,或独行,或结伴,透过望远镜去观察、识别、欣赏自然界的各种鸟儿。  相似文献   

3.
正观鸟听上去很专业。如果掌握了观鸟技巧,走出家门,拿出望远镜,在城市公园就可以看到不少鸟。它们五彩缤纷,或飞云间,自由潇洒。有人说:"学会观鸟,就等于获得了大自然剧场的终生免费的门票",也许我们不能叫出鸟名,也许我们分辨不出那形形色色的小鸟有何差异。但去田野乡下、高山湿地旅游时,多一份闲情逸致去留意自然中的鸟儿,总会收获一份快乐和清闲。  相似文献   

4.
观鸟,特指用望远镜观察自然状态下的野生鸟类,在英语中称为bird-waching,或简称birding。观鸟作为休闲活动,最早兴起在英国和北欧,已经有100多年历史。观鸟是受达尔文精神的影响,在科学与经济较发达的国度由上层社会人士推崇而形成时尚,逐渐在欧美国家普及。随着亚洲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台湾、泰国、香港等一些国家和  相似文献   

5.
<正>你若想看到更多的鸟种,你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观鸟的路上。拿起望远镜到野外观鸟已有5年多,带上相机、镜头拍鸟也差不多有4年了。在观鸟、拍鸟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的主角大多不是我,而是那些可爱的鸟儿们。不过,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与它们共同分享着那些最质朴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崇明岛是目前上海地区鸟类较好的栖息地,也是东亚著名的候鸟迁徙地之一。上海长江隧桥开通后,许多上海市民可以自驾车前往崇明岛踏青、观鸟了。那么,在崇明的哪些地方能看到鸟,可以看到哪些种类的鸟呢?让本文作者领着你奔赴崇明,为你做一天观鸟向导吧。  相似文献   

7.
野外观鸟是一种休闲活动,融旅游、健身、科研、环境教育等等内容为一体,是高雅而健康、积极的户外项目,只要参加进去,慢慢还能体会出其中更丰富的内涵,远远不止罗列的这般简单。 和一般的户外休闲旅游相似,观鸟是亲近自然的活动,呼吸新鲜  相似文献   

8.
观鸟指南     
《大自然探索》2003,(7):64-65
到哪里观鸟 观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公园里、城郊等等适合鸟类生活的地方,哪怕是你家的花园里,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都可以看到鸟类的踪迹。 一天中,鸟类在日出后两小时内和日落前的两小时比较活跃,喜欢鸣叫,比较容易发现。  相似文献   

9.
冬夜观星     
“星座·星图·鉴赏” 专栏的由来 时下兴起了一股观鸟风,从笼中玩鸟转为户外观鸟应该说是一大进步,它是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好风尚,值得提倡。我这里要说的是观星,就是在晴夜里看星。古人看星的机会很多,那时候灯具不发达,也没有光污染和大气污染,自然就会去接触星空。现在提倡看星也是增加一种生活乐趣,增加一些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界的神奇巨大的力量中,火山爆发的威力一向使人畏惧。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和火山爆发。由于板块的俯冲作用目前仍在进行,预示着在不远的将来还会有不少的地震和火山在此爆发。不久前,一个由多国科学家和记者组成的火山考察小组对该国境内的5座活火山进行了为期11天的科学考察。以下是小组成员自述的考察经历。  相似文献   

11.
“红腿娘子”黑翅长脚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3年春季,我再次来到向海湿地自然保护区观鸟。在我和观鸟者的眼中,众多鸟类中最讨人喜欢,同时也最上镜头的无疑是黑翅长脚鹬。细长如钎的黑喙,骨感伶仃的红腿,与朴素的黑白羽色相搭配,更加显出它们的高挑出众。它们三五成群地在开阔草原的水洼、河湖的岸边和沼泽的浅水域中优雅地踱步、觅食,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优雅,看上去好似一群闲散休假的芭蕾舞演员。  相似文献   

12.
读友汇     
《自然与人》2011,(1):66-66
欣闻《自然与科技》杂志社编制的2011年鸣虫文化主题日历《城市中的草蜢乐队》免费发送,我想争取一本。我是一位热爱自然的市民,平时有机会就观鸟、看植物,但是对于城市中的昆虫知之甚少,希望有机会看到这本主题日历。  相似文献   

13.
拍摄乌林鸮     
观鸟拍鸟很多年了,若要问什么鸟是我最喜欢的,无疑就是乌林鸮。乌林鸮那奇特的面盘和依靠超凡听力捕捉雪下田鼠的特技,实在让我感受到了乌林鸮的神奇。  相似文献   

14.
<正>《飞行之路》详细介绍业余观鸟者和喜爱鸟类的科学家如何还原鸟类迁徙的真实故事。在17世纪80年代,当哲学家查尔斯·莫顿(Charles Morton)坐下来研究鸟类在哪里过冬时,他做出了一个非常离谱的猜测,直到今天仍是人们的笑柄:月亮。为何鸟类学家和观鸟者会对鸟类迁徙这个一点也不离奇的主题产生疑问是《奥杜邦》(Audubon)撰稿人丽贝卡·海斯曼(Rebecca Heisman)所写之书《飞行之路》(Flight Paths)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百花岭观鸟     
现代文明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的同时,也渐渐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人们发现,度假休闲、走进自然可以调节缓解工作压力,而观鸟正是人们亲近自然、松驰身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纳帕海观鸟     
观鸟是一种很个性化的休闲娱乐活动,是人们接触、亲近自然的方式之一形形色色的鸟类,不同的人去观,去看,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有人看到自然的规律,有人看到环境的变迁,有人看到做人做事的哲理。  相似文献   

17.
在上星期的记者招待会上,帝国癌症研究基金会(ICRF)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他们在肺癌研究工作中的一个激动人心的新进展。爱丁堡医学肿瘤学研究室的约翰·史密斯教授和他的小组用一种新的治疗形式,即将α-干扰素与化疗中的一种药物结合使用,取得了可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消失物种再发现意义深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只要你在google的搜索框中轻轻地键入“woodpeeker”(象牙喙啄木鸟)这个单词,你立即就会得到30多万条相关搜索结果。美国《纽约时报》为此专门发表了社论,而全球600多万观鸟爱好者则挤爆了许多鸟类网站。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只鸟嘛,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虽然只是一只鸟, 但物种的再次发现却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小鸟呢喃,展翅飞翔,令人们无比愉悦,无限向往。鸟,是造物主对大自然的恩赐,是这颗蔚蓝色星球的精灵。在鲜花绿树丛中欣赏莺歌燕舞,在蓝天白云之下仰望飞翔的身影,成为生活中一种美妙的享受。观鸟,起源于欧洲  相似文献   

20.
何为科技创新以及未来发明创造将如何影响世界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呢?今年2月初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大会期间,美国恻代》周刊专栏记者就上述问题专程走访了大会著名专家顾问小组。许多专家回答语出惊人,有些是吉祥如意的,而另一些简直令人震惊。该大会专家顾问小组由美国硅谷未来研究所所长保罗·萨福(PaulSthe)主持工作,他是一名新技术对未来社会和经济长期影响问题的专家。专家小组一致认为,未来10年技术创新仍将继续以目前令人眼花了乱的速度发展。他们确信,科技全面推动社会发展的影响将要求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