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全国名词委科技新词发布会会场,主席台左起:中国通信学会理事长宋直元、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张效祥、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孙俊人、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右一)主持会议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张伟发布新词汉语定名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吴鸿适介绍新词定名情况全国名词委科技名词推广应用工作会议会场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术语》2000,2(2):13-14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00年4月19日召开了2000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于永湛、孙枢、潘书祥、邵力勤、许平、李春武、谢焕忠、吴瑰琦、郭志明、李慧政、于欣丽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孙枢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名词委1999年工作总结与2000年工作要点”的汇报。1999年全国名词委完成了土壤学(定义版)等6种规范名词的审定和出版任务;机械工程等7种学科名词达到上报条件;此外还有10多个学科在继续开展名词审定工作。本年度新组建了“生态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已开始了审定工作。1999年全国名词委继续开展科技新词命名、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及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例如,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多媒体”系列“热点词”,召开了三次研讨会,经广泛深入的讨论,逐步达到共识。另外,1999年在《科技术语研究》期刊上公布试用了生命科学、天文学的部分新词,并就物理学部分新词刊登了征询意见;在两岸工作方面,有近10个学科在开展工作,大气科学、昆虫学名词专家分别组团访台,并召开研讨、审定会,取得积极成果。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按照年初计划内容,予以认真落实。2000年工作要点如下:1.做好全国名词委换届工作1995年12月6日,全国名词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成立。4年来,经全体委员和各分委员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比较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为做好换届工作,要对一些基础学科和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将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确定科技名词审定工作重点,制定好第四届委员会工作计划,更好地发挥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对于科技发展的基础作用和支撑作用。2.继续做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1)2000年全国名词委计划完成6—7种规范名词的出版任务,比较成熟的有机械(1)、机械(2)、昆虫、医学(7)、医学(8)、土木、电力等7种。同时航空、计算机(第二版)、航天、测绘(定义版)等学科可达到上报要求。医学、机械、地理信息、生态、自然辩证法、水产等学科继续开展审定工作。(2)为适应当前国家科技发展形势。2000年将重点做好组建新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工作。拟议成立的学科有管理科学、通信工程、中医药学、免疫学、环境科学,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组建并开始工作。(3)对已经完成第一批审定工作数年的一些学科,应进行增补、修订和补充定义的工作。(4)继续加强审定工作的基础建设,重点做好大合订本和术语数据库的工作。3.继续抓好科技新词的定名和台港澳地区的名词对照统一工作科技新词定名和两岸名词对照统一是全国名词委第三届委员会提出的工作任务,2000年要继续抓紧做好。信息科学和其他学科将要陆续公布试用一些新词。今年的两岸科技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仍是一项重要任务,全国名词委要继续做好天文、航海、大气、测绘和昆虫学等已开展名词对照学科的工作,保持同台湾科技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4.继续开展好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开展术语学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长期性工作,2000年要积极开展术语学理论研究,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学理论和学派开展一些实际工作;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广泛征集稿件,规范编辑出版规程,使期刊切实成为宣传推广规范名词的重要园地;保持同国际术语学界、联合国文献术语部门及其他华语地区和国家的长期交流合作,及时了解国内外各有关学科领域和术语学发展动向,促进和提高我国的术语工作及术语学研究水平;加强同有关部门以及教材编写和出版单位的联系,探讨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术语工作。5.搞好名词委办事机构的内部建设和各项改革(略)会议听取潘书祥同志的工作汇报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国名词委1999年度所开展的工作,原则通过2000年的工作计划。路甬祥院长在会议上做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建立名词委网站、出版名词合订本和电子版,强化期刊发行等工作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重要意见。会议指出:2000年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新一届委员会的成立将会给21世纪的科技名词统一事业注入新的生机,我们要在前十五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好未来,为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名词委)于1999年3月12日召开了1999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名词委主任卢嘉锡、副主任及副主任代表章综、马阳、于永湛、叶柏林、邵立勤、李廷杰、潘书祥、田学友、李春武、杨光、高润生、吴瑰琦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名词委1998年工作总结和1999年工作要点”的汇报。近两年,全国名词委公布的科技名词从学科到数量同前几年相比均有较大增加,今明两年仍是全国名词委公布规范名词的高峰期。1998年公布了4册规范名词——《医学名词·6》(外科学)、《船舶工程名词》(定义版)、《水利科技名词》(定义版)和《电工学名词》,此外,还有4册进入出版流程(天文(定义版)、土壤(定义版)、药学和生物学合订本),1998年基本上完成了全国名词委常委会年初制定的计划,同时为1999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已公布科技名词的大合订本已完成计算机合库工作。目前仍有13个学科在开展审定工作,即医学、机械、测绘、化学命名原则、电力、航空、航天、土木、冶金、计算机(第2版)、昆虫、自然辩证法、水产等学科。其中大部分在1999年可完成审定任务。1998年组建了“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审定委员会”。另外还进行了通信、生态学、计量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筹建工作。迄今为止,全国名词委已完成了40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共出版了44册各学科的规范名词,累计142,000余条。从所公布的学科来看,基本上覆盖了科学技术的绝大部分领域。社会上科技名词使用混乱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使用全国名词委公布的规范名词逐步成为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深入开展名词审定工作的同时,名词委积极开展了科技新词的命名及发布试用、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和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等工作。1998年7月全国名词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01—109号元素的中文定名,同时还发布了信息技术方面intranet等部分新名词,生命科学领域也收集和审定了部分新词,在《科技术语研究》上予以发布试用。另外,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等也都收集了一批新词。在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方面,化学、大气科学、航海科技、昆虫学、天文学、水产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在积极开展工作。如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在确定101—109号元素定名时,积极同台湾化学专家联系、研商,最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成为两岸名词工作的一个范例。此外,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还于1998年8月在京召开了两岸高分子化学方面名词命名和新词定名的研讨会,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如在因特网上公布新词定名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按年初计划得到贯彻落实。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原则同意名词委1999年工作计划,要点如下:1.进一步搞好名词审定工作1999年全国名词委计划完成7—8种规范名词的出版任务,比较成熟的有:天文(定义)、土壤、药学、医学(7)、医学(8)、心理学和生物合订本等7种。同时冶金、测绘、土木、航天、机械(1—3)、昆虫、医学(9)、电力等学科会有2—3种可达到出版要求。此外,还要抓紧航空、水产、自然辩证法的审定工作,争取达到上报条件;对已经公布数年,名词书已无库存的重要基础学科,应有选择地进行增补新词和加定义的工作。今年在这方面计划以《化学名词》为重点,做好增补新词和修订的工作,力争收词量达到1.2—1.5万条的规模,增强时代感和实用性。同时继续做好计算机名词的修订增补工作。抓紧、抓好与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1999年将筹建通信、生态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管理科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今年要重点做好名词审定的学科拓展和建设,这是加强名词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证,也是名词委的本职工作。我们应抓紧做好调研工作以开创新的工作局面。2.继续开展好科技新词的发布试用工作1999年应当加快审定进度和增加发布数量,同时要保证发布新词的定名质量和权威性。新词工作仍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重点,其他学科也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收集和审定新词。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试用一些“热点新词”之外,还要在《科技术语研究》或有关报刊上发布试用新词。3.继续推动两岸科技名词交流与对照工作经过近几年实践,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已经在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目前仍应采取积极、务实的方针以两岸科学家共同编订对照本为主,同时也要开展新词共同定名工作。1999年计划开展大气、昆虫、航海、化学等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并积极推动和促进水产、测绘、船舶、天文等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4.开展好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建立名词委学术委员会,制定术语学理论研究计划,组织开展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研讨,鼓励学术研究,写文章出成果,在工作中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形成符合汉语特点的术语学理论和学派作出努力。保持同国际术语学界、联合国文献术语部门及其他华语地区和国家的长期交流合作,同国内外有关部门和组织交换术语工作资料,积极联系和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坚持高品位、高学术水准,提高刊物质量,使期刊切实成为加强术语学理论研究、指导名词统一工作、推广规范名词的重要园地。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术语工作。5.搞好名词委办事机构的内部建设和各项改革(略)6.全国名词委换届筹备工作全国名词委第三届委员会至1999年底任期将满,为此,1999年要为全国委员会换届做好筹备工作。在全国名词委换届筹备工作中,我们将对一些基础学科和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召开若干学科专家座谈会,明确21世纪科技发展动向,确定第四届委员会开展工作的重点;制定全国名词委21世纪初叶的发展规划,提出第四届全国名词委全体会议中心议题和方案,报常委会研究批准;准备第四届全国名词委全体会议各类会议文件并做好会议经费、物资和服务保障方面的筹备工作。1999年是完成第三届委员会各项任务的关键年度,也是各项工作极为繁重的一年,我们要以对我国科技名词统一事业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和热情,努力完成好第三届委员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以更大的成就,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相似文献   

4.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科技名词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新词的收集、审定、试用、发布是科技名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近年来充分利用包括数据库、邮件列表、维基技术在内的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科技新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介绍天文学名词委近年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新词工作所取得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摘要:科技新词的收集、审定、试用、发布是科技名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天文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近年来充分利用包括数据库、邮件列表、维基技术在内的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科技新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文章介绍天文学名词委近年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新词工作所取得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于2001年3月23日召开了2001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路甬祥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全国科技名词委副主任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代表王景川、朱作言、章综、马阳、宣湘、汪继祥、潘书祥、董琨、李琛、马宏建、郭志明、王奇、朱小萍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科技名词委2000年工作总结与2001年工作计划要点”的汇报。200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任务为: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完成了换届工作。2000年6月15~16日在京召开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中科院路甬祥院长、科技部程津培副部长、社科院江蓝生副院长、工程院沈国舫副院长、中国科协胡启恒副主席、中科院党组郭传杰副书记和全国科技名词委委员及各界人士15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产生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第四届委员会,总结了第三届委员会的工作,制定了第四届委员会工作计划,交流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经验,修订了全国科技名词委有关章程,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出版了冶金、心理学等5种规范名词(从2000年起,公布出版的名词书已改装为精装本);昆虫、测绘(定义版)等8个学科达到上报条件;此外,航空、航天等10多个学科继续开展名词审定工作。本年度新组建了管理科学、免疫学和中医药学三个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并已开始了审定工作。同年,力学、遗传学分委员会完成了换届工作,并已着手开展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的工作。2000年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和统一工作取得较大进展,航海、昆虫和大气三个学科经过两岸专家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对照工作,这三个学科的对照本将于2001年陆续出版,这是两岸名词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药学、船舶、天文、计算机、水产、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也在积极开展对照工作。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刊物,按期出版4期,刊登文章89篇,得到了各方面专家、读者的积极评价。在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正式加入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与加拿大魁北克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互换术语数据资料。此外,努力做好已公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生物学合订本即将出版,大合订本的初稿已基本成形。这些工作将进一步促进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使用。2001年工作要点如下:1.继续做好科技名词的审定和公布工作(1)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计划完成昆虫(定义版)、机械(2、定义版)、土木、医学(7)(8)、测绘(定义版)、计算机(二版)等学科名词的公布和出版任务,此外,还将出版《生物学合订本》以及3种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本。航空、航天、机械(3)、电力、水产等学科完成审定任务,达到上报要求。(2)拓展新的学科领域进行名词审定工作。拟议中的学科有通信、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2001年,还将组建语言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通过语言学名词审定的试点工作,将有一些社科领域—特别是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将逐步开展名词审定工作。(4)已完成第一批名词审定工作的学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继续开展增补新词和加注定义的工作。2.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增强规范名词的行政推广力度3.继续抓好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和科技新词定名和推荐试用工作2001年全国科技名词委仍要坚持“积极、慎重、务实”的方针,积极推进两岸名词对照统一工作。重点放在计算机、药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科技新词工作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做出成绩,争取完成信息技术方面的新词1~2批。2001年计划对一些已推荐试用并广泛征求过意见的科技新词,组织专家予以定名并正式公布。4.继续开展好术语学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加强与国内语言学机构、大专院校和有关术语标准化组织、国际术语学界、联合国文献术语部门及其他华语地区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更好地发挥编委会的作用,加强期刊与作者和读者的联系,提高办刊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加快术语数据库和工作网站的建设,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使用者服务;加强同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大中学教材编写部门和出版单位联系、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名词的措施;同时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术语工作。5.搞好名词委事务中心的内部建设和各项改革(略)会议在听取了潘书祥同志的工作汇报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对2000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是对事务中心在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并付出极大努力表示感谢。本次会议继续强调了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国家的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更好地进行推广工作,科技名词委应加强宣传工作,加强同各种媒体的联系,加入到科技图书和科技期刊的评奖活动中去。此外,还应加快网站和名词检索数据库的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两岸的科技名词工作应抓紧、抓好,这不仅促进了两岸学术交流,同时还事关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本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2001年计划要点,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工作方针应相对集中;在加强行政推广手段的同时,还要努力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社科方面的名词审定应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做好这项工作。会议认为,全国科技名词委2001年的工作任务仍很繁重,有关方面应继续给予重视和支持,要向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工作情况,以取得更大的支持。新世纪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任重道远,要在总结前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真规划好未来,为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3):61-63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科技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从1991年到2009年分10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916个。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11批新词112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科技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从1991年到2008年分九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815个。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十批新词99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9.
《科技术语研究》2010,(3):61-63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科技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从1991年到2009年分10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916个。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11批新词112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左起):沙踪、李树贻、习复、宋直元、许嘉璐、卢嘉锡、高永清、梁晓天、陈太一、刘元方、潘书祥。全国名词委主任卢嘉锡主持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许嘉璐发言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梁晓天院士公布101-109号元素中文定名信息科学新词审定组组长陈太一院士发布第二批信息科学新词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刘元方院士介绍101-109号元素定名过程新闻发布会主席台(左起):沙踪、李树贻、习复、宋直元、许嘉璐、卢嘉锡、高永清、梁晓天、陈太一、刘元方、潘书祥。; 全国名词委主任卢嘉锡主持新闻发布会;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名词委副主任许嘉璐发言;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梁晓天院士公布101-109号元素中文定名; 信息科学新词审定组组长陈太一院士发布第二批信息科学新词; 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刘元方院士介绍101-109号元素定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