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刘英 《科技信息》2008,(7):26-27
在路遥的作品中,青年女性形象占有重要的位置.作品中虽笔墨不多,但人物性格刻画鲜明、生动.本文从青年女性入手,试图将路遥作品中的青年女性形象分为中国农村劳动女性、中国农村知识女性和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女性三类来比较分析.通过深入剖析,提炼并概括出不同类型青年女性形象的典型性格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孙犁笔下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有少女和青年媳妇两种身份类型。孙犁对农村青年女性形象塑造的偏爱,源于他一生所受的女性影响和丰富的情感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女性崇拜"思想。  相似文献   

3.
《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时期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的杰出代表,在塑造女性形象上有明显的审美差异,表现在审美形态、人物性格和表现手法等各方面。这种差异与地域环境、文化背景等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自幼生长于商洛农村,有着孤独、痛苦的童年,这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小说始终流淌着一股依恋故乡、钟情女性的感情激流.  相似文献   

5.
王世银  李曦 《菏泽学院学报》2006,28(1):28-30,53
鲁迅的小说《祝福》与方方的小说《奔跑的火光》同属于农村题材,都关注中国农村女性的生存境遇,塑造了不同时期下两个农村女性悲剧典型形象。如果说,祥林嫂的悲剧是那个时代女性群体命运悲剧的话,那么英芝的悲剧则是女性个体在当下自我迷失的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6.
美女文化与电视中的女性形象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女性主义角度,以当前电视对美女文化的塑造和传播为切入点,通过女性在电视中呈现的整体形象,观照电视媒介对女性形象建构所起到的作用、意义和责任。共分四个部分:一、阐述美女文化的实质,美女文化是一种视觉的、可被消费的媒介文化,是电视中的娱乐元素之一;二、探讨美女文化对女性电视形象的影响,是对女性性别陈规的加深;三、电视对女性形象建构的现状分析;四、从女性主义角度论述造成女性自身形象与电视形象差异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一直被公认是塑造“硬汉”形象的巨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多“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英雄。但是任何作家的作品中不可能只出现男性,而忽略女性形象的塑造。海明威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被很多人认为是不成功的,其实不然,仔细分析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塑造,可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两类:即“小兔子”式的理想女性和“男性化”的现实女性。海明威作品中女性的塑造不是中心,但却对男性中心形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创业史》是十七年文学的典范作品,是一部描写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史诗性作品.柳青在两部《创业史》中塑造的几个典型的女性形象,能够看到柳青对这场革命带给女性的冲击的深度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柳青也深刻认识到女性的真正自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他用梁秀兰、赵素芳两个人描绘了女性生存的真实状态;用徐改霞的最终进城寄托了对女性真正自主的思考和期望;用王亚梅充分展现了走出家庭的女性的魅力,全面体现了柳青对女性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9.
刘庆邦素以善于描写女性而闻名,近年来他又塑造了几个颇具特色的女性形象,这标志着他从塑造冲突反抗型性格女性到塑造坚忍宽容型性格女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中的两个领军型的作家,贾平凹和莫言关于人的本性的描写都有着自己所独有的特色。本文从贾平凹和莫言小说中关于人的本性的描写进行对比,将贾平凹和莫言小说中的农村、农民的形象再一次展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米兰·昆德拉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由于社会环境、时代氛围和文化背景有着大致相似之处,因此他们在小说形象塑造、文化品味上表现出了许多精神上的同构,他们都塑造了知识分子孤独者形象和争取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都强烈地反对专制制度,关注在这种专制制度下人们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2.
受众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心理需求有性心理需求、好奇心理需求、娱乐心理需求、文化心理需求、审美心理需求和情感心理需求.但广告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是美女和家庭主妇,对受众的需求满足面不广,浅层次心理满足多,深层次心理满足不够,因此需要正确塑造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来引导受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合作化小说叙事中有两类女性人物形象非常特别:一类是有着“男性化”倾向的女模范、“女英雄”形象;一类是对农民“新人”大胆、主动追求的觉醒了的女性形象.作家在塑造这两类女性主人公形象时运用了独特的性别修辞手法,将其纳入到革命政治这一宏大叙事之中.然而,这些女性主人公形象在革命政治的积极参与中获得了合法身份的同时,又失去了其“自我主体性”,成为了符码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池莉早期的文学创作受革命主流话语的影响,塑造了一系列柔韧坚强、富有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的传统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可以看出池莉对于女性生存空间、精神家园的关注,对于女性发展方向的探求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亨利·詹姆斯小说中的女性群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大部分以"国际题材"为创作主题,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形象,在叙述技巧上大胆突破常规,开拓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文学领域.亨利·詹姆斯小说代表作品中的女性群像按文化地域分,可以分为美国文化女性形象、欧洲文化女性形象、欧化了的美国女性形象;按人物特性分类,可分为天真无知型女性、高雅型女性、表里不一型女性等.  相似文献   

16.
美国诗人在译诗和创作中都试图重新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在译诗中,美国诗人或变“恋女”为“色女”,或变“小妓”为“淑女”,实现了对中国古典诗歌中女性形象的颠覆。在创作中,美国诗人则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志把中国当代女性塑造为或丑陋、或猎物、或古代女子等形象。他们对中国女性的这些重塑与其说是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还不如说是基于种族歧视和美国诗人骨子中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与米兰·昆德拉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由于社会环境、时代氛围和文化背景有着大致相似之处,因此他们在小说形象塑造、文化品味上表现出了许多精神上的同构,他们都塑造了知识分子孤独者形象和争取个性解放的女性形象,都强烈地反对专制制度,关注在这种专制制度下人们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和《"锻炼锻炼"》中,成功地塑造了"三仙姑"和"小腿疼"这两位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他用戏谑的、喜剧化的人物表现手法,揭示了在新时代环境下传统女性陈腐落后的陈规陋习。与此同时,赵树理在戏谑的、喜剧化的表层之下,对农村宗法制的文化语境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亦对心灵遭到扭曲的妇女之悲剧命运表达了深深的同情。  相似文献   

19.
一部描写中国宋代农民起义的<水浒传>,在塑造了众多侠肝义胆男性形象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纵观近十年来专门探讨<水浒传>女性问题的文章,大多数论者强调了作者对女性的无视和仇视,甚至于有些论者提出了"反女性"的论断.在此,笔者主要对"英雄无情"、"异化女性"、"仇视女性"等反女性论者常持有的三个观点进行批判,以此说明作者并不是特意反女性.  相似文献   

20.
《帕梅拉》是18世纪英国男作家理查森的代表作,《亚当·贝德》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两部小说中的叙述者都采取了与作者不同的性别来叙事,但两位作家的性别意识都通过对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反映出来。本文采用女性主义文体学方法,分析《帕梅拉》塑造天使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权观念以及《亚当·贝德》塑造平凡女性形象背后的女性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