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金坪 《河南科技》2005,(1):16-16
温室大棚辣椒套种黄瓜,能有效地控制辣椒炭疽病和黄瓜霜霉病的发生,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温棚黄瓜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温棚内特殊的小气候条件,适合病害的发生,病害发生种类多,为害程度大,而且常常多种病害混合发生,给防治造成很大困难。这就需要对黄瓜各种病害的集合体与环境和黄瓜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播种开始到收获,把黄瓜所有病害的防治作为一个系...  相似文献   

3.
如何防治温室黄瓜霜霉病开封县农科所徐林黄瓜霜霉病是温室黄瓜最易发生的一种病害。发病初期叶背面呈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呈多角形黄褐色病斑,有灰褐色霉状物。防治方法有以下几方面。1、预防为主,加强中心病株调查,把病菌消灭于初发期。揭苫后察看黄瓜植株,特别是...  相似文献   

4.
李丹 《河南科技》2006,(10):28-28
近日,洛阳市李楼乡反季节黄瓜生产基地太平村菜农李俊峰开始培育黄瓜苗,为种植越冬黄瓜做准备。一个0.9亩的温室去年为李俊峰带来了3万元的经济效益。如今,在发展特色专业乡和“一村一品”建设热潮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李楼农民靠种菜鼓起了钱袋。  相似文献   

5.
豫黄瓜一号新品种1991年参加全国秋黄瓜新品种区域试验,总评80.75分,居五个参试品种之首位。“豫黄瓜一号”与全国优良黄瓜品种“津研四号”相比有四大特点:1、早熟性:“豫黄瓜一号”比““津研四号”早熟3—5天,雌花节位低一节,前期亩产2267.9公...  相似文献   

6.
黄瓜霜霉病的克星──普力克72.2%水剂河南省植保植检站郭艳春,张善侠,赵留记普力克722%水溶性液剂是德国艾格福公司近两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王牌产品,具有内吸和保护双重作用,尤其对其他药剂产生抗性的霜霉病有特效,更适用于大棚黄瓜霜霉病...  相似文献   

7.
棚室蔬菜茬口安排及良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年一茬制 1.黄瓜(黄瓜与白籽南瓜嫁接)。9月19日播种黄瓜,9月23日播种南瓜,9月29日靠接,10月10日断根,10月17日移栽,11月15日上市,翌年6月拔秧清园。  相似文献   

8.
黄瓜的苦味是由苦味物质引起的,有较强的遗传性。采取以下十种方法,可以减少黄瓜苦味。  相似文献   

9.
翟洪民 《河南科技》2005,(11):20-20
在冷凉季节种植黄瓜,经常会出现花打顶现象,即植株顶端不形成心叶而出现花抱头现象。花打顶不仅会延迟黄瓜的生长发育,而且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我们应及时查明原因,对症防治。  相似文献   

10.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新乡市植保植检站张平磊新乡县植保站马光春黄瓜根结线虫病,也叫蔬菜根结线虫病,除为害黄瓜外,还为害茄子、番茄、菜豆、青椒、芹菜、大白菜等多种蔬菜。近些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迅速发展,保护地蔬菜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长期封闭、高温、...  相似文献   

11.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与防治邓州市赵集乡农技站王国勇一、黄瓜枯萎病的识别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死秧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生普遍。感病率高,毁灭性强。一般减产30-50%,重者绝收。幼苗期感病,茎基部变褐缢缩,严重时倒伏死亡;成株期发病,茎基部纵裂,潮湿时病部呈...  相似文献   

12.
早春保护地黄瓜“大温差育苗”技术平顶山市农科所慕留奇早春保护地黄瓜在定植初期,棚内温差较大,白天高温可达40℃以上,而夜间又可能遭遇0-2℃的低温。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培育出的黄瓜幼苗,不但要具有一定的抗热性,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所谓“大温差育苗”...  相似文献   

13.
张士罡  程祥 《河南科技》2001,(11):38-38
由于温室投资大,成本高,空间有限,因此,最大限度地利用温室是提高温室效益的关键。这里特根据各地生产实践,介绍四种提高温室利用率的好方法。 1.时间差。应用温室主栽品种定植前或者收获后的空闲,抢种一茬速生菜。主要方式有:早春定植茄子前,抢种一茬水萝卜;温室春季黄瓜拉秧后,在秋茬未定植前抢种一茬倒畦葱;春季黄瓜定植前,抢种一茬小白菜。 2 空间差。利用温室的有效空间和温室的立柱,进行高矮作物、蔓性作物的配套生产。主要方式有:黄瓜隔畦套种芹菜;黄瓜隔畦育菜苗;主栽西葫芦,温室立柱下种豇豆;大架番茄套种小…  相似文献   

14.
引起棚室黄瓜生理病害的主要原因为冷害,其预防措施除了改进设施保暖状况,提高棚室温度,选择耐低温、弱光的优质黄瓜品种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5.
霜霉病是一种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发病时间长。尤其是大棚或温室栽培,的黄瓜,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黄瓜霜霉病只危害叶片。子叶期发病子叶正面出现不规则的枯黄斑,严重时干枯。成株期发病叶的正面产生小浸状黄色或深绿色的小斑点,后逐步扩大,由黄变淡褐色。由于受叶脉的限制,病斑呈多角形。湿度大时,叶背病斑出现灰色或灰紫色霉状物。倘若不抓紧防治,势必导致瓜苗早衰,果少果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外源DNA导入黄瓜青椒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以抗CMV小辣椒84-1及抗霜霉病的“苦瓜”、“津四”黄瓜为供体,“龙椒二号”甜椒及“长春密刺”黄瓜为受体,进行外源DNA直接导入,获得突变体,并得以遗传。  相似文献   

17.
在塑料大棚或温室栽培中,肥料不易随水流失。除一部分肥料被作物吸收外,剩余肥料基本全部残留在土壤中,磷肥被土壤吸附,硝酸钙、氯化钾、硫酸钾等积聚土壤表层,浓度过高,对作物造成危害。同时,棚、室内温度较高,随水分蒸发将盐分带至地表,损伤作物根系和妨碍根对养分的吸收,形成盐害。一、盐害症状。盐害严重时,黄瓜、番茄、辣椒表现植物矮小,叶片色浓,叶边翻卷,根毛少并呈锈色。黄瓜茎生长点萎缩。心叶失绿,中上部叶片带出现叶绿变黄、中下部叶片叶肉凸出,叶绿下卷还能使黄瓜植株体内糖氮比降低,引发霜毒病,并造成早衰减…  相似文献   

18.
黄瓜加行高矮秧密植种植,是指在曰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常规栽培的基础上,以原栽培行为主栽行,在主栽行之间加行密植的栽培模式。通过矮化整枝,增加前期密度,提高前期产量,待附加行得到一定产量,群体叶面积达到一定数量时,将附加行植株拔除,保证主栽行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对多效唑(PP333)处理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PP333处理后黄瓜离体子叶节内源激素(IAA、GA、ABA和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P333处理能显著地改变植物体IAA及GA的含量,提高植物体内ZR与ABA的含量,且在培养的第7d时显著抑制ZR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我区菜农创造的大棚黄瓜———韭菜一年两茬高产栽培方式(韭菜一年一毁),平均亩收入可达一万两千元。该栽培方式以辣茬(韭菜)作为春大棚黄瓜的前茬,做到合理倒茬,明显减轻了黄瓜病害,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一、春大棚黄瓜栽培技术(一)选种目前津春二号是大棚最适宜的品种。亩用种0-25kg。(二)育苗1-时间:12月25日-元月5日温室育苗。2-营养土的配制:用肥辣茬田土6份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份混合,并在每m3营养土中加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7kg或N、P、K复合肥1kg,捣细过筛混合后,平铺1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