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实证分析西藏经济当前的消费状况,结合西藏自治区农业居民及非农业居民的消费状况及消费水平,从消费水平、结构以及与经济增长关系角度,阐明西藏当前消费存在水平偏低、结构有待调整和结构性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许提出了以产业建设为主要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2007—2019年我国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全体居民及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考察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及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从总体来讲,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对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教育支出、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居民有效需求却存在不足,消费水平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试图利用1990年到2004年的各相关数据,借助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我国消费的各因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居民消费水平L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Y以及人均储蓄存款S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L=-11.498P 0.587Y-0.158S据此结论,笔者提出了三点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政策建议:㈠维持物价稳定,稳定消费预期。㈡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意愿。㈢发展资本市场及拓展投资渠道,消化居民高额储蓄。  相似文献   

4.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万亿大关,成为真正的经济大国。然而我国整体消费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相对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却增长过慢,甚至呈现下降趋势。本文指出我国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进而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疆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因此,本文对研究新疆居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1995~2019年新疆居民消费水平的发展以及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首先,采用指数平滑法对2016年和2017年新疆居民消费水平进行预测;其次,用马尔科夫模型对指数平滑法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进行修正,并与指数平滑预测结果、灰色GM(1,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此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并用该方法预测了2018年、2019年的新疆居民消费水平;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新疆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并且可以看出居民消费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联度最高,也就是影响最大,最后,本文提出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居民消费结构不仅反映地区居民消费偏好程度以及对居民收入、消费品价格等因素的敏感程度,而且能反映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基于聚类分析方法原理,构建类之间最小距离关于分类数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曲线在分类数点的曲线斜率变化特征确定分类数,对2013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化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结构还存在较大差异,将近三分之二属于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消费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收入与消费函数作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经济发展状况对我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收入的居民的消费结构的差异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用线性支出系统分析了需求消费弹性系数,提出了改善居民消费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基于2010-2020年统计数据,使用碳排放系数法、消费者生活方式法分别计算了居民生活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间接碳排放量,并运用LMDI分解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0-2020年河北省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持续升高,年均增长15.30%,间接碳排放量占比由54.15%增加到64.07%;直接碳排放量中煤炭占比下降了16.45%,电力占比最大且稳定在40%左右;间接碳排放量中占比最大且比重上升的类别为居住和交通通信;人均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分别与人均GDP、城镇化率呈显著正相关,无明显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能源消费强度是抑制居民生活直接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居民消费水平是拉动直接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家庭消费强度是抑制间接碳排放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家庭消费结构、居民消费水平是拉动间接碳排放量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城市化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机理,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2005—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城市化与居民消费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北京市的城市化与居民消费综合发展水平最高,沿海省份明显高于中西部;耦合协调类型表现出"两头窄、中间宽",耦合协调度等级具有梯度变化的趋势,且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北京、上海、山东、海南、贵州、云南、陕西、宁夏、新疆消费水平滞后于城市化水平,辽宁则是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其余省(市、区)城市化与居民消费水平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SPSS的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PSS应用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以江苏省为例,对其13个地级市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总结了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对了解个城市的弱点和优势,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消费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属于典型的后发经济,抓住后发优势的机遇,要求政府制度上的跟进与协调。由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是最为健康的发展方式,因此论文选择从消费的角度着手,选取江苏省数据,通过Eviews软件构建消费倾向模型,分析得出影响消费者当期消费倾向的主要因素为当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前期消费水平,验证了政府在拉动消费方面的政策绩效;此外,文章还对2000年—2012年间的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已向追求生活质量型转变,说明政府经济政策在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构建先进的消费模式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绩效。  相似文献   

12.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及宏观引导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居民消费中的精神化含量,提高其化品位。分析我国居民精神化消费面临的问题,井提出了促进我国居民精神化消费发展的宏观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市1996-2011年的年度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城镇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具有协整关系,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没有协整关系,城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城镇化的发展是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增加的原因,而城市居民消费支出增加并不能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济新常态的特点,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模型,并利用2012-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经济新常态的约束下,城镇化的发展可以显著提高农村的人均消费水平而无法显著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发现,城镇化进程可以提高沿海和内陆省份农村居民消费;并且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省份的农村居民消费也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加入滞后项后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00,2005,2010—2013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2013年家庭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将全省各市县按照居民生活水平划分为较高、中等、较低三类区域,为进一步研究河南省居民收入和消费区域间差异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河南省各市县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支出普遍高于本地的农村;省会郑州市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均是最高;省会周边的农村和自然环境较好的农村,如巩义市、济源市、鹤壁市等,居民生活水平较高;工业、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如洛阳市、济源市、三门峡市等,城镇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民增收是提高农村消费水平的关键,而通过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可以提高全国居民总消费水平,从而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针对造成农民收入下降的原因,应该采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生产补贴,培育农村市场,加大对农业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保证农民持续增收,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基于IPCC清单法和投入产出模型,核算1996—2012年陕西省居民消费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分析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结构与动态特征;运用结构分解模型,分析产业碳排放强度、消费结构、人均消费水平等6个因素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2012年陕西省居民消费煤炭和电力产生的直接碳排放量所占比重最大,居民消费食品制造与烟草加工业、化工制品和教育与其他服务业产生的间接碳排放所占比重较大;总体上,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大于乡村,间接碳排放大于直接碳排放;居民消费碳排放总量和间接碳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直接碳排放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5.76%;六大因素对居民消费碳排放的影响总体上为负效应,其中产业碳排放强度为主要负影响因子,人均消费水平为主要正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前宁波居民消费结构呈现显著的升级态势。文章从宁波居民近二十多年来的统计数据入手,分析了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障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文章首先从人均服务消费量的变动、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等方面,对吉林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以及不确定因素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的重要性,以期为优化消费结构、扩大消费需求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模型,研究收入、前期消费支出,通货膨胀率、利率以及收入的变化率与居民消费支出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因素都与居民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的前期消费支出是最主要的因素,其它因素的影响虽然不大,但是几个因素合起来对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