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潍坊学院学报》2021,(1):69-73
一部完整的电影作为声画结合的艺术品,电影音乐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将剧情作为电影的骨干,那么电影音乐就是丰富骨干的血肉,其中一些优秀的电影音乐甚至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语言"来表达角色的心声与感受,起到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汉斯·季默《星际穿越》电影配乐为例,对音乐的隐喻与构建手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中的"和"有其特有的内涵,即整体和谐。当这种"和"文化作为一种音乐美学思想在社会中存在的时候,它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和形式又有其独特性。这不仅可以从传统音乐中的声乐、器乐中体现,还可以从音乐的整体结构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音乐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担任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任务。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全新教育观念,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前提。在今天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流行音乐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部分,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日益显现。流行音乐作为大众音乐文化组成部分,与我们的音乐教学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音乐新课程标准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首要的基本教学理念,即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通过"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运用各种途径,发展想象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全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从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运用各种途径,发展想象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7.
《声无哀乐论》是魏晋时期反映其"声无哀乐"音乐美学思想的论著。过去对《声无哀乐论》的讨论,往往是以"东野主人"即嵇康的言论为中心进行的。然而作为嵇康的假想敌"秦客",它的言论却并非假想而来。在它的言论中存在着大量的音乐美学思想,而且这种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是汇集了当时存在的各种关于音乐美的论述与见解。因此对于《声无哀乐论》中"秦客"的言论的讨论,就相当于是对魏晋时期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讨论,它从一个侧面让我们了解到,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发展到魏晋时期所取得的成果与所展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地位不断得以加强,并且通过改革强化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基本理念,"培养音乐审美素质"也是教改对高师钢琴教学提出的要求,高师钢琴教学音乐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钢琴教学是高师音乐教育音乐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钢琴教学对音乐审美素质的培养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传承的最重要基地,适时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欣赏课对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启发他们理解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与历史意义,本文将就这些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钢琴演奏者,声音的好坏与质量是决定其水平和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准。音乐是通过声音塑造"形象"的艺术,音色作为声音要素之一,在音乐表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优劣将直接反映演奏者是否理解与准确的表达作品。该文对影响钢琴音色的各要素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内心听觉"在音乐界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作为一种音乐能力,通过对这一心理活动的分析,我们不仅能用它来指导我们的音乐实践活动,还能通过进行各种音乐实践来提高这种能力。本文将在阐明音乐内心听觉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音乐内心听觉与音乐本体分析如何更好地结合,重点论述通过训练音乐感知能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来培养音乐内心听觉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凉山雷波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因为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呈现出"圣乍"、"阿都所地"、"义诺"、"彝汉文化交融区"四个民歌色彩区,这些地区在语音、社会生活方面的诸多差异催生了优秀的多民族音乐文化。基于民歌是保留民族特色最好的音乐种类的观点,本文选取了近百首雷波县彝族民歌作为研究对象,从调式、节奏、旋律线、乐曲结构等方面进行了音乐文化学的全方位研究,以弄清雷波县彝族民歌的音乐全貌及其与文化背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而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南阳理工学院音乐专业成立之初,就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四年过去了,以"理论为指导,技能为基础"的艺术实践教学体系基本形成,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化、商业化的大潮中,作为代胜音乐文学的流行音乐在"情、愁、忧、恨"的狭小框架中打转,日益变得媚俗.较前代音乐文学而言,流行音乐愈来愈显偏离"广泛反映生活"之主题,其拟态环境表现出来的象征性话语现实对社会价值观的培养,必然在潜移默化中走向不利.  相似文献   

15.
鲁桦 《科技信息》2013,(16):329-329
形式多样的"公开课"、"展示课"、"优质课"、"研讨课"层出不穷,使音乐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但这种充斥着各种知识的音乐课堂却常常使音乐课堂变得杂而不纯,减弱了音乐本身的无穷魅力。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音乐的美,就要把握好音乐课堂的音乐性。音乐课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以改革,从而实现音乐教育及人才培养与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听门道、激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创设音乐欣赏意境等方法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使学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音乐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刘万志  段力 《科技信息》2014,(8):173-174
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产品的追求越来越重视,用音乐来作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也越来越受大众的欢迎。而网络又给了音乐一个便捷畅通传播的平台,使网络音乐迅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速食"文化。在人们还沉浸于网络音乐的开放、便捷、丰富、易传播等各种优点的喜悦中时,网络音乐也出现了种种问题,例如:盗版侵权、非法链接、非法上传和下载、草根原创音乐品格不高等。到底网络音乐归谁管,该怎么管?虽然文化部门有颁布各种条例章法,但还是存在种种问题和不足。本文将针对我国网络音乐管理模式的当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觉得可行的解决方案,既满足了大众对通俗娱乐的草根需求,又有效地维护音乐著作人的相关权利。  相似文献   

17.
叶红 《科技信息》2008,(7):247-248
近年来,在普通高中学校里,由于高考中艺考文化成绩偏低,部分考生将艺考作为上大学的"捷径".本文就"普通高中音乐高考的声乐教学"方面,从"确立从事音乐艺术的理念,从业余向专业方向努力" 、"树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形成科学的发声方法" 、"注重基础训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母音进行发声练习"、"协调呼吸状态,在歌唱中发展呼吸" 等方面进行声乐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黄帝赴崆峒山拜访广成子,驻跸平顶山市的郏县钧天台,奏钧天广乐.郏县钧天台2004年公布为平顶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钧天广乐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钧天广乐作为伏牛山文化圈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受到国家的保护,标志着位于伏牛山文化圈内的郏县钧天台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19.
乐音的纷繁,成就了音乐色彩斑斓的交响。乐思的多意,延伸出人们多样思维的"交想"。文章从音乐的产生及其禀性入手,既论述了音乐的抽象与启迪、高贵与高雅、实用与神圣。也表述了音乐的无奈与卑贱。得出了人们对音乐的感悟、对待音乐的态度、音乐的命运等,皆人之所为的结论。提出了":每个人对音乐的解释与感悟只是众人解释与感悟的n分之一"的观点。提出了":音乐,可以每个人的好恶对其进行不负责任的评价,但,不可用非音乐专业的标准对其进行负责任的评价。"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形式上的中正平和、内容上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无不体现着"中和"之美,对这种美学价值的追求与创造是传统音乐的主要目标,并对后世音乐的发展和创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以"和"为分析场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和"之精要与传统音乐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美学思想与价值,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和"场域中中国传统音乐的时代观照。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重新确认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方位,对当今的音乐研究与表现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