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密度问题一直是玉米杂交制种产量提高的制约因素,要想提高制种产量,就必须把父母本密度提高到一个适宜的水平。但有时虽然密度适宜,却往往由于缺苗断垄现象的发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本文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玉米杂交制种缺苗断垄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2.
小麦缺苗断垄是造成小麦基本苗不足、群体结构较差、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对小麦缺苗断垄的原因作了调查分析,针对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推广小麦包衣良种,药剂拌种,测土配肥。推广机播,开好“三沟”,排水降湿,推广免耕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3.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土壤中的盐碱化程度较为严重,相当大面积的土地无法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已经利用耕地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造成作物缺苗,断垄,产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改造盐碱土壤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水稻立苗阶段即播种至1叶1心时期,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而造成缺苗断垄,直接影响后期的亩穗数。 不育系亦是杂交子一代,种子成熟度不一,半饱谷多,颖壳闭合不好。而我县制种一般多在6月中旬播种,这时气温高,种子吸水速度快,浸种时宜用活水浸,日浸夜露,常温催芽晾芽的方法,全程时间40小时左右(不同品种不同对待,不能千篇一律)。 正确掌握全苗技术,特别是浸种催芽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成秧率。其主要在于秧田选择,整地施肥和幼苗管理相结合。 一、秧田选择 按制种面积大小,确定秧田面积。一般比例1:0.3。要求集  相似文献   

5.
榆林市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金龟甲(蛴螬)、叩头甲(金针虫)、根蛆、麦根蝽象五大类。为害麦类、玉米、高梁、糜子、谷子、谷类、薯类、麻类、蔬菜类等作物的根部及种子、幼苗,常造成缺苗断垄,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6.
赵欣涛 《甘肃科技》2013,29(13):150-151,149
关于欧洲云杉育苗技术方面的报道虽然较多,但按照常规育苗措施,往往造成出苗率低和保苗率低,出苗不整齐,缺苗断垄,苗木生长不良等现象。为此,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阐述了欧洲云杉容器育苗试验及其苗期管理技术,总结出了一套不同于露地的欧洲云杉容器育苗方法和苗期管理技术,供育苗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沙地条桑     
冬春季节,失去水分和绿草及农作物覆盖的沙地,被风一吹,空中沙尘飞扬,地面沙流似水,好似海中的波浪一样。这样的沙地,对农作物的耕作影响极大,在春季播种季节,常常由于风剥沙压而造成大面积农作物缺苗断垄,严重减产。然而在河北省东部滦县一带及山东省惠民等地的沙地上,却分布着一种降漠固沙植物——沙地条桑。  相似文献   

8.
<正>棉花杂交制种的效益直接取决于制种的质量和产量。怎样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是目前各个棉花杂交制种单位急需决定的司题。1亲本材料科学管理1.1亲本种子的选用选择生育期适宜,丰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的实践,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穗数不足是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挖掘制种潜力,在优质的前提下,由低产变高产和稳产,并逐步简化制种技术。去年我们对杂交制种的母本栽植本数与产量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一,杂交水稻制种产量随着母本基本苗的增加而速增。母本栽植一本的亩产150斤,栽植二本的亩产177斤,栽植三本的亩  相似文献   

10.
地下害虫以成虫或幼虫取食播下的种子、苗木的幼根、嫩径,给苗木带来很大的危害,严重时常常造成缺苗、断垄,一直是林业生产上的大敌。地下害虫的种类很多,我国地下害虫共计9个目,38科,大约320多种,有蝼蛄、蟋蟀、金针虫、金龟子、伪步行虫、芫菁、象甲、根叶甲、根天牛、地老虎、根蚜、根蚧、蚱蝉、种蝇、根蛆等,危害最大的是金龟子、蝼蛄和地老虎。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大白菜制种生产存在问题,介绍了大白菜杂交制种原则和田管技术,以提高大白菜种子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2.
刘金蓉  刘兴成 《甘肃科技》2014,(4):144-146,138
通过在不同钾肥水平下,对制种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进行了研究,增施钾肥可以提高玉米产量,增幅6.83%~12.8%。在武威土壤条件下,制种玉米配施钾肥用量以施60~9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马尔康县地处中国春油菜区的青藏高原亚区,是重要的油菜制种区,抓好油菜制种,是保证油菜产区的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之一。对马尔康县油菜制种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探索油菜制种技术要点,指导油菜制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德农制种玉米专用肥在不同地力条件下的适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制种玉米基施德农制种玉米专用肥后,制种玉米茎秆粗壮,穗粒数和千里数增加,产量增加,肥效显著,且在在地力较差条件下制种玉米长势旺盛,成熟期提前。在地力条件好的地块,推广施制种玉米专用肥50kg做基肥,在地力条件差的地块,推广施制种玉米专用肥60kg做基肥。  相似文献   

15.
干旱条件下春播玉米制种田的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服务玉米制种为目的,从浇底摘水、提前播种、地膜覆盖等五个方面的祥细阐明了在干旱情况下如何提高玉米制种的播种技术。目的在于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增加玉米制种农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我们对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调查研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在生产中不断改进制种技术,从而使玉米制种生产田产量得到稳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区春马铃薯的育芽带薯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耀美  朱诗汉  徐静  向杜鹃  李娜  李鹏飞 《科技信息》2009,(23):380-380,395
笔者在武陵山区湖北的咸丰县利川市和重庆市石柱县忠县等地调查到马铃薯生产上缺苗短垄现象较为严重,一般大田缺苗占23.1—31.5%。主要原因是受梦生薯(抱窝)和肥害所致,导致产量不高。大力推广马铃薯薯育芽带薯移栽技术能有效解决大田全苗和早追芽肥问题,达到提高单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李亿坤 《广东科技》1994,(12):23-24
同田双季制种(就是在同一块田,一年中完成春制和秋制两季制种)是近几年推广的一种新技术。其优点是:制种产量高,合理利用土地,增加经济效益。其高产技术要点如下。一、同田组合方式春季制种组合宜选用全生育期较短的组合,秋季制种选用较耐低温的中熟组合。如春季制种用威  相似文献   

19.
<正>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经济效益很显著,但由于制种需要人工多,成本高,限制了杂交棉的推广应用.种子产量少,一、二代的面积难以扩大,同时由于杂交种的价格较贵,生产单位不易接受.怎样能够有效地降低制种成本又提高杂交种的产量呢?1994年我们在兵团科委、石河子科委和132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立项研究,在132团场9连开展了杂交棉大面积制种,并进行了制种新技术的研究.经过科技人员及132团领导、生产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和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使今年的试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6亩制种地收获霜前籽棉604公斤、折成杂交种毛籽398公斤.种子产量比1993年提高了7.9倍.而每公斤杂交种的制种成本则由93年的250元降至今年的17.78元,降低了232.22元,在今年的制种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并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1、积极组织技术培训,认真推行制种人员的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秋种,各地大力推广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狠抓深耕深松、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全区小麦适期播种面积扩大,播种质量较高,苗情总体较好,但从考察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问题。一是部分未足墒和抢墒播种麦田,播后浇"蒙头水"地块,小麦出苗不齐,缺苗断垄苹重。二是部分地块播量偏大,播期偏早,有旺长趋势。三是部分造墒较晚地块,小麦播期偏晚,晚茬麦面积扩大。四是有些地块地下害虫为害较重,杂草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