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还记得在高三的时候我因选择专业而迷茫。正是在这个时候,我结识了《世界知识》并深深地被它吸引。我喜欢它的深入、透彻和精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什么杂志如此地吸引与打动我。我虽然是一名理科学生,但是我上大学时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现在“世知”仍陪伴我,是“世知”为我指明了方向,我感谢“世知”!世知为我指方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潘利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创刊后不久,我刚从动荡的欧洲归来,便兴冲冲地给“世知”写稿,以后更成为“世知”的经常撰稿人。日本问题和关于一些小国的问题是我比较爱写的题材。逐渐我的兴趣也由文艺、经济史转移和集中到国际问题方面去。应该说,“世知”不仅培养了我对国际问题的兴趣,而且成为推动我研究这门学科的鼓舞力量。在这二十五年中,我曾经两度参加“世知”的编辑工作。第一次是在抗战期间,1939年“世知”在香港出版的时候,第二次是在解放后的1957年初,虽然为时都很短,自惭对于“世知”工作并无建树,但我同“世知”的历史渊源却因此加深了。  相似文献   

3.
我谈世知     
读“世知”已经14个年头了,这本杂志伴着我走过了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参加工作的人生道路。进入新的一年,我就到“而立”之年了,工作地点和性质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动。但我想说的是,不论走到哪里,不论做什么工作,我对“世知”的钟爱不会变,她还将继续伴随我。新年到来之际,向“世知”表达衷心的祝福!目前还在北京的大力一年又要过去了,这一年“世知”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在认识世界方面提高了一大步。每当在国际新闻中看到世界各地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我都试着用“世知”教我的方法去分析一番。虽然不能像专家那样说得透彻深入,但我仍然感到满…  相似文献   

4.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学习国际政治专业的大学生。去年我看到贵刊招募“世知人”的消息,激起了埋藏在心底的良久愿望——加入“世知”,做个“世知人”。我第一次接触“世知”是在初中。开始是出于好奇心,但它逐渐吸引了我。从高中开始,“世知”就是我惟一长期订阅的杂志,直到现在。高中学习压力大,看“世知”成了我最喜爱的放松身心、了解世界的方式。我在高中读的是理科,强项也是理科,按说我会报大学理科类专业。但是,是“世知”使我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当时的理由很单纯,就是读国政、进“世知”。在大学,面对外企高薪的诱…  相似文献   

5.
首先向你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我是“世知”的一位忠实读者,觉得这本杂志非常好。我是一位高三住校生,对每天发生的事情一概不知,多亏了“世知”,它让我及时了解到国事、天下事,所以我每天都盼下期“世知”快点来。只要“世知”一来,我就把它从头至尾看一遍,总觉得心里非常舒服。有时候我会向同学们讲一些国事,在他们面前感觉自己像一个时事评论员,感到自豪骄傲。心里非常舒服$陕西省神木县第四中学@李志明  相似文献   

6.
送给朋友留作纪念的照片一定要……要漂亮!当然,可是还有一个“一定”千万别忘记哦:一定要特别!“树叶照片”就能令你的纪念照片更特别,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7.
编辑絮语     
为情所动,为情所累这里所要说的“情”,是指读者对《世界知识》杂志的情。先说“为情所动”。改彩版后的“世知”已出了三期。对于“世知”改版,有读者叫好,也有读者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支持者认为,“世知”改版使她变得更好看了,彩色版的表现力总是会更丰富一些,况且,新东西的融入并没有影响杂志原有的内核。然而,反对者的声音也很强烈。有读者对“世知”改版后的“花里胡哨”、“广告充斥”、“美女亮相”颇为不满,有人激烈地批评我们“也学会卖广告了”。还  相似文献   

8.
我谈世知     
我是一名军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个充满求知心与好奇欲的青年,我有极大的了解外部世界的渴望。就这样,怀着一种特有的目的,我结识了《世界知识》,以及《世界知识画报》,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我第一次读完本年度第3期“世知”时的心境,那天我把图书馆还有的(也不知一共有多少期)一下午加一晚上全阅读了,没有感到累,有的只是莫名的快感与喜悦。现在,“世知”已成了我最最要好的朋友。我是一个爱好思考与分析的人,每当我读完一篇文章,尤其是时事评论性的,都觉得自己也有满肚子的话要说,我想“世知”的其它忠实读者也有和我类似的情…  相似文献   

9.
除了一代代的编辑外,一批批的作者群也是塑造“世知”发展史的主要力量。目前,“世知”的作者群多为院校、科研机构和智库的专家学者。我想,学者们在此花心血作文章,除了因为在此发文有一种特别的荣耀感外,大概还出于一种学者的责任心吧。十年前,为备考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我听从了一位师兄的建议,多看《世界知识》——“世知”刊发的都是专家学者写的普及性文章,不仅对理解一般性的国际问题有帮助,而且可以学到通俗科普文章的写法。果真,“世知”平实理性看世界的文风不仅是入门者最好的引路人,也使我们这一辈的研究生认识了很多仰慕已久…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时期,我偶而看到《世界知识》,十分喜爱。那时我常看的是《观察》及《大公报》等。但是编辑《世界知识》的胡愈之、乔冠华、金仲华的大名我早有所闻。我是“世知”的老订户,现存该刊数百期,由于不注意保存,失落很多。贵刊2005年第13期刊有北京陈梁读者的一文,说他计划搜集全套贵刊。我愿把1980~1990年11年间共110多期的“世知”存书贡献给他。请转告陈先生来信说明需要其中的哪一期。向陈梁先生转让!江西@张路  相似文献   

11.
常常翻阅过去的老“世知”,就从上世纪30年代一路翻到80年代——也就是我自己开始接触这本杂志的那个时候,对那个时代世界形势的回忆也一下子清晰起来。这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的读者对世界的关注.似乎更集中在一些具体的事件或趋势,或由某些事件引起的某些问题上。杂志的内容最直接地反映着读者的这种需求。从今年各期“世知”来看,诸如“卡扎菲和萨达姆”、“名门之  相似文献   

12.
回望·沉思     
在本期,我们向读者介绍老“世知”几篇精彩的国内时评。1949年春寒料峭的时候,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到来了。光明与黑暗的对决马上就要见分晓,“对方(———解放军)的饮马长江,为期已经不远了。”国民党反动当局正在进行垂死挣扎,白色恐怖愈演愈烈。而就在这个时候,身处“国统区”中心之一的上海、一度改为周刊的“世知”,却几乎期期都在首页发表这样尖锐而精辟的时事短评,其意义自不待言。也正是这些短评,使“世知”终于遭到反动当局的封杀。但是这一纸“永久停刊令”,却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随着上海解放,“世知”又再生了!长江流日夜在本刊新春…  相似文献   

13.
自去年夏秋在杂志上发出招聘启事后,编辑部收到大量求职信函、电子邮件和电话,直到现在依然不断。上面这封来信就是在春节前刚刚收到的。像这位同学一样,许多人讲述了他们阅读“世知”的经历,表达了对“世知”的感情。我们把这位同学的来信发表出来,并借此机会向所有希望投身“世知人”队伍的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但也要深怀歉意告诉朋友们:这次招聘工作已经结束,因此请大家不要再寄求职函件过来了。随着“世知”的发展,今后它的大门仍会继续敞开!向希望投身“世知”的朋友致谢  相似文献   

14.
我谈世知     
我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从初二开始第一次看到“世知”,到初三第一次在“世知”上发表文章,再到高三做为全国第一位受外交部新闻司邀请参加外交部首次公众开放活动的中学生,到现在上大学选择第一志愿国际政治专业,足以见到对“世知”的深厚感情,及“世知”对我的深刻影响。是“世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世纪前,抗战胜利了,《世界知识》(下简称《世知》)在上海复刊。主编冯宾符告诉我,《世知》是胡愈之在1934年创办的。他还说,要细读胡愈之写的《创刊词》,特别要领会“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建国后,《世知》奉命由沪迁京。1950年3月,冯宾符率领8名干部赴京建社,我是其中之一。胡愈之亲自  相似文献   

16.
钱其琛退休后出版回忆录,李肇星在网上与网友交流外交,正如许多人所说,反映了一种新风格新气象。吴建民常说一句话: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他最近在接受本刊记者葛军采访时又重复了这句话。可以说这句话就是这种新气象的注脚。从创刊起,《世界知识》就十分关心中国的外交,这是抗日救亡的时代要求和“世知”的历史使命决定的。但在当时“弱国无外交”,所以有读者在杂志封面写下“近来国际已然忘记了中国”的沉痛语句。新中国成立后“一扫新纪元”,中国外交更成了这本杂志的特色内容。近年来民众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与日俱增,“世知”的外交板块也…  相似文献   

17.
刊社动态     
《世界知识》2008,(9):5-5
春天里绽放的不仅是美丽的鲜花,更有“世知人”灿烂的笑颜。 四月的一个周末,“世知”作者和编者一起寻芳踏青京郊慕田峪长城。丰目聚虽然短暂,却是一次身心放松之旅!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世界知识》从1946年以来的老读者,看了改彩版后的几期“世知”,觉得很好,面目一新,这是一个跟上时代步伐的很大的改进。最突出的感觉是图文并茂,清晰的照片融入文章,使文章有了立体感、形象感,加上两个版的“图说天下”,生色不少。文章内容还是有深度、有权威的。我很感兴趣的是今年第13期的“标语口号下的朝鲜”和第15期的“双重性格的朝鲜战争”,如实反映朝鲜当前情况和朝鲜战争南北双方主要政治力量的情况,对后者我过去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资料。朝鲜问题很多方面是是非非值得人们思考,我们应该充分理解和同情目前朝鲜人民的困难处…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个梦     
与《世界知识》交往三年了。它几乎伴我度过了初中整个的空闲时间。当读完一本小说时,内心感到的是成就感。当读完一本“世知”,感到的则是无以名状的“理性”。《世界知识》的作者们,用语言阐述了一个简单而又不寻常的道理。我高兴的是我能感受、体会到这些话,用心感受“平时理性看世界”。我有一个梦,那就是当一名外交官。读完《外交十记》,我感到一个外交官是为祖国尊严、利益而战,为国与国之间能够和平而战,也感到外交官任务之重大。从此,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因为我自始至终认为,那样的人,是世界需要的人,是搭起国与国之间大桥的人。…  相似文献   

20.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1,(1):76-77
世知咖座·第十六讲圆满落幕!2020年11月21日,世知咖座·第十六讲“为什么大家都要知道点‘一带一路’”在世界知识书店圆满举行。主讲人翟崑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老师向听众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过程、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前景。翟崑老师首先解释了为什么大家都要知道点“一带一路”,他认为当下国民要有“爱国关天下”的意识,而了解“一带一路”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其次,翟崑老师详细介绍了“一带一路”作为国家倡议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