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45年以来,全世界的核设施建设飞速发展,核专家及辅助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多,人们面临的核危险也与日俱增。因为现代恐怖分子的目光已盯上了核武器,他们企图通过盗窃核原料,制造出核爆炸装置。另外,恐怖分子破坏民用核设施的图谋也令人担忧。早在20年前国外的专家就曾预言:人类将面临着严重的核威胁。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世界不存在事实上的核威胁,这种担忧全是记者和反恐专家臆想出来的。不久前,一位记者采访了美国著名核不扩散专家、保护自然资源委员会核规划部主任托马斯·科克伦。一见面记者就问:“到目前为止还没…  相似文献   

2.
那些看不见的恐怖分子或许就隐藏在美国本土,正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条件,随时随地准备发动攻击。  相似文献   

3.
Internet网的迅猛发展成为当今举世注目的焦点,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卫星通讯以其机动灵活、覆盖面广而倍受青睬,如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解决因特网多媒体信息高速下载的瓶颈问题,外交互式数字卫星通讯系统可以成功地通过卫星无缝地接入因特网。该系统不仅可用于多媒体远程教育,而且在电子印刷品传送,软件分发.广域寻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黑客”随着因特网的发展应运而生。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对此,互联网接入单位必须提高警惕,制定整体的安全策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打击“黑客”的攻击。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1999,(8)
一张表现一个孩子遭到性攻击的照片,通过因特网转眼之间就从欧洲传到北美,传到澳大利亚。因特网不仅为交换这类文件的人掩名匿姓,更是通过建立这种交换网络创立一种有利于恋童者沆瀣一气的氛围。这就是说,只要稍稍懂得一些电脑知识,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儿童色情材料,这在网络传播出现之前是不可想象的。1999年1月18~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专家会议,讨论利用因特网对儿童实行性侵犯、传播儿童色情材料和恋童癖等问题。与会者听取了有关报告,内容是:关于持有、传播儿童色情材料方面的各国立法有  相似文献   

6.
IP溯源能用来查找攻击流量的源头和路径,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因特网规模的溯源方法被实际部署。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流的部署点自治域(AS)级日志记录类溯源方法SampleTrace。该方法利用路由器已存在的xFlow功能(sFlow、NetFlow和IPFIX)和边界网关协议(BGP)信息来实现溯源,并在因特网上建立覆盖网络以支持增量部署。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攻击流被成功溯源的概率与独立采样概率、攻击流所含攻击包数、被成功溯源的跳数3个因素的定量关系。根据Bernoulli大数定律,当使用SampleTrace对因特网中大量的攻击流进行溯源时,成功溯源的经验概率将接近于成功溯源的概率。SampleTrace较好地解决了日志记录类溯源方法的增量部署难题。  相似文献   

7.
说起恐怖分子,人们无不咬牙切齿,痛恨万分,他们在美国炸毁世贸大厦,在印度扫射孟买街头的无辜行人,在索马里海域绑架勒索过往商船,简直是无恶不作。不过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恐怖分子的死对头可真不老少,从各国成立的专业反恐特警到海洋里对付恐怖分子的蛙人战士,他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新式武器装备,这些装备就是恐怖分子的真正克星,可是对于装备太差的反恐特警,他们在恐怖分子面前可就遭大殃啦。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是人类史上的一大悲剧。美国总统布什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悲痛”地对美国民众说:“为什么他们(恐怖分子)要袭击我们?是因为我们和全世界都爱好自由,恐怖分子却憎恨我们乃至全世界的民主和自由的生活方式,9.11事件是对美国乃至全世界自由的生活的挑战。”我实在不能苟同这样的观点。首先,为什么恐怖分子“千里迢迢”来到美国并“潜伏多年”,只是为了憎恨美国乃至全世界“自由的生活”而要摧毁之?美国人要怎么生活,拉登等恐怖分子怎么会有如此兴趣?为什么他们不袭击世界上其他所谓自由的国家,如邻国加拿大、…  相似文献   

9.
无线电通讯的革命给信息通讯和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毫无疑问,由于当今社会个人移动通信的飞速增长,作为21世纪最热门最具活力的发展领域,这种变革与发展将一直继续下去。如今,通讯技术更是朝着数字化、可视化发展,已经提出个人便携式电话应具备与因特网联机的功能,支持所有这些新技术的就是第三代移动电话。本书的作者用一种非常基础的方式介绍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网络是因特网。目前,因特网覆盖了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1 5亿个用户。据预测,到2000年,全球用户将达到2.5亿个。 一般来讲.因特网能为企业带来下列好处: (1)降低企业的通讯成本。(2)增强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外部的交流;(3)提高企业的协调能力;(4)帮助企业加速知识的传播;(5)帮助企业从事电子销售;(6)提高顾客对企业的满意程度;(7)降低企业服务成本,(8)提高企业决策水平;(9)帮助企业发现新的商业机遇;(10)增强企业的灵活性。 但企业身的特点,对这些潜在的利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 企业的规模 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使用因特网都能降低通讯费用,这一点对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来讲尤为重要 中小型企业借助于因特网宣传企业自身及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他们参与同大公司的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