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若然  罗渊 《世界博览》2014,(14):44-47
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业内人士对于2014年也非常乐观,预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美、加、英、澳仍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赴欧洲留学人数有望再创新高,留学人群低龄化也将更趋明显。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全球最大的留学输出国,2013年的中国留学市场异常火爆,中国留学生人数稳居欧美多个国家留学生数量首位。业内人士对于2014年也非常乐观,预计中国留学生人数将突破50万,美、加、英、澳仍是中国学生的热门选择,赴欧洲留学人数有望再创新高,留学人群低龄化也将更趋明显。详析各国具体政策后不难发现,不同国家的留学政策各有差异,有些国家强调"以质取胜",用多元文化、低廉学费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出国留学门槛的不断降低,在中国学生中出现了“留学热”的现象,且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留学低龄化趋势。分析了当前中国学生留学低龄化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树立正确的留学观。  相似文献   

4.
在相差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与中国相继提出了"十万强计划"与"留学中国计划",二者是两国留学政策的集中反映。二者的区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十万强计划"强调面向第三世界国家输送留学生,并由美国社会组织主办,而"留学中国计划"强调面向世界各国接收留学生,由中国政府主导。两项留学政策不同的原因在于两国不同的留学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目标以及政府角色。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科技学院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参与项目的动机和学习动态的观察研究及学生到德国留学以后的跟踪调查,探讨如何提高中国大学生的留学能力。分析留学道路上面临的困惑、障碍和问题,揭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能力弱项及其原因所在,并提出留学生应具备的6大核心能力,即语言能力、分析选择能力、适应新环境能力、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提高这些能力的可行途径和有效措施,为中国大学生留学提出一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中日文化交流虽始于先秦时代,但直至公元607年,遣隋使小野妹子携带几十名僧侣来学佛法,才首开日本人来华留学的先河。十年后唐朝代隋而兴。亟欲效法大唐的日本于公元630年首次派出了遣唐使,开始了唐日间的官方交往。据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统计,日本从公元630年到894年间共向中国派遣了19次遣唐使,实际成行12次,带来日本留学学生26名,僧徒92名(本文将留学学生与留学僧徒统称为留学生)。  相似文献   

7.
选取俄罗斯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在北京各高校就读及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就读的俄罗斯大学生为例比较在中国留学的及在本国就读的俄罗斯大学生的适应性特点及认知行为因素特点(交际宽容性,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应对方式特点)。结果表明,俄罗斯留学生在中国的适应性较差,一系列认知及行为因素如交际宽容性、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应对方式特点对俄罗斯大学生的心理社会适应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英国政府于2009年开始实施留学签证“计点积分制”。留学新政策的入境签证条件较以前简单客观,但移民内部控制则详尽严厉,它不仅对学生签证入境产生影响,影响到中国留学生与就读学校的关系,还有可能影响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的权益。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1,(5):58
<正>又到开学时。目前,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超过12.8万人,成为在美数量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为什么这么多中国学生选择到美国留学?美国学生不是  相似文献   

10.
从1896年中国人开始留学日本至今持续百年,绵延不断,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教育制度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扬名海外的高等学府及严格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最受推崇和普遍接受的留学国家之一。根据学习与技能委员会(Learning and Skills Council)的统计,2008-2009年,留学英国的海外学生给英国大学带来了4200万英镑的收入。目前在中国,可以到英国念大学及研究生已经成为许多中国学生的梦想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世界高校国际学生中占有相当比例。据统计,201 1年中国赴英国留学生已经突破9万,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高达15万人,占国际学生总数的22%。在美国,每年发放给外国留学生的H1 B工作签证约有6万份,其中三分之一被中国学生拿到。不难想象,"留在当地就业、拿绿卡"也是许多中国留学生心中的美国梦。纵观各国,留学生能否留在当地不光与各国的留学生就业政策有关,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对哪些人才紧缺的职业有需求。因此,如何谋得一份好工作,就要从留学生选择专业开始。本刊编辑部联手《美国留学我做主》的两位作者,对美国高校留学专业进行深度  相似文献   

13.
正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在今年3月份对中国的访问,可以说是对留学做了最好的"代言"。这位并没有留学经历的美国第一夫人,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向北京大学的学生们描述海外留学的重要性。"出国留学不只是以开心的方式度过一个学期,它正迅速成为全球化经济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要走在当今职场前沿,只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是不够的,还应拥有国境外的真  相似文献   

14.
韩国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韩国政府在2004年实施"扩大接收外国留学生综合方案"(即"留学韩国计划")。该方案实施后,外国留学生教育快速发展。2008年,韩国提前实现5万外国留学生的发展目标。研究韩国2004年"留学韩国计划",必将对中国在加快制定"留学中国计划",调动外国留学生教育实施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大学开发外国留学生特色教育项目,加大中国留学海外宣传力度,以及加强外国留学生毕业指导与追踪制度和完善学分转换制度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祝贺和希望     
参加这次会议,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很受教育。 1942年我进医学院,院长是德国留学的,让学生都学德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换了院长,是留学美国的,令学生一律改习英语;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们要一边倒,又从头学俄语。中国人学外语,不知消耗了多少时间和精力!40多年前我就梦想有一种  相似文献   

16.
面试的时候,仅仅回答因为名气大就选择报考东京大学是不够的。笔者在中国的大学教书时,有学生希望毕业后去日本留学读研究生,他们对我说这样毕业后回中国国内找工作更有利。中国人口多,人才也多,理所当然地竞争很激烈。据统计,2011年在日本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一共有138075人,其中87533人来自中国。他们留学的方式各种各样,日语水平较低的学生,首先在日语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17.
留学人才是国家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学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留学政策影响着我国的人才建设。建国以来,我国留学政策随着国家的内政环境及对外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留学政策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同国际强国的关系以及我国人才的待填补情况。本文对建国以来有关留学的繁多会议、讲话进行梳理,根据时代背景分析留学政策的形成、变革及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19至1920年,中国大地兴起了一场青年知识分子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留学运动。其目的是鼓励青年学生以低廉的费用和节俭苦学的精神赴法留学,从而把西方的文明输入国内,以改良中国社会。在运动的推动下,先后有数以千计的知识青年来到欧洲文明的中心——法国,一面做工,一面求学,通过勤工俭学掌握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同时也学习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这个运动一开始就顺应了解放思想的潮流。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也丰富了中国现代历史,成为中国现代历史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留学族群视域中的新月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现代中国留学族群和留学文化的全新视域中,分析了新月派作为"后五四时期”美英留学群一个次属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的相关性质、取向、品格和历史地位.作者强调指出新月派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文学派别,而是一个以五四前后美英留学者为主体的留学文化族群和文化派别;美英留学教育和文化不仅极大地影响了新月派思想、文化、文学的选择,而且赋予新月派乃至整个现代中国文化文学非常明显的多源与多元互动展开的倾向和特征.  相似文献   

20.
苗丹 《科技信息》2011,(4):78-78
大学生出国留学作为继升学、就业之后的第三条出路,已经广泛被人们关注。文章从留学门槛降低的利弊、留学专业选择、留学市场日趋扩大的原因以及中国留学生规模等方面对今时今日大学生留学市场进行剖析,意在为打算出国留学的大学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