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场论与超距论之争到电磁波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宋德生同志撰写的《由场论与超距论之争到电磁波的发现》一文,详细地讨论了经典电磁学史两大理论体系的沿革和发展,分析了超距论电动力学的局限,阐发了电磁波的发现是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逻辑结果的观点,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三十年代初李四光提出和建立庐山第四纪冰川说到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也曾几起几落,至今未竟。本文仅介绍一下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有无之争的主要学术观点。三、四十年代,李四光是根据地貌和堆积两方面的证据断定庐山地区曾发生过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在《杨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中,他在地貌上提出的证据有平底谷、U形谷、悬谷、雪坡和粒雪盆地。在堆积方面,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学世界中,东西学说长期对立。位于大西洋东面的欧洲的研究人员主要坚持“换代论”(亦称“伊甸园论”,“诺亚方舟论”),而大西洋西侧的美国学者竭力主张“区域进化论”,双方互不相让。争论的重点是关于我们现代人的祖先克罗马尼翁人(也称理智人、新人)的起源。人类诞生于迄今400万年以前的非洲,这一点没有什么疑义。不过,从一系列的潮流来看,与国际政治中的东西对立不同,东方的换代论正压倒西方的理论是不容否定的。换代论主张,与远古时期的猿人、原始人相同,理  相似文献   

4.
周俊 《世界科学》1997,(10):31-34
自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倡导"自生论"以来,人类关于生命起源的认识与研究一直都在不断深入和发展。纵观历史,可见其发展既有持续性,又有阶段性。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或学术争论之后,往往又有个突破性发展时期。学说之争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人类历经200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到目前仅流行的学说或观点就不下数十种。但如果从学说或理论方面来概括,所有这些理论或学说又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主张地外起源的"宇宙胚种论";一是主张地表起源的"化学起源说"。从根本上来看,…  相似文献   

5.
张曾淯 《科学通报》1964,9(5):416-416
陈国达教授的“动定转化递进说”与黄汲清教授的“多旋回论”之争,是近年来我国大地构造学科范畴内的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学术争论。它是从讨论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性质开始的。陈氏认为:中国东部地区在中生代以后重新出现高度活动性的事实,表明地壳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他认为地壳发展以如下不可逆的形式递进转化: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是遗传基因的载体——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通过始于1909年果蝇实验的这一重大发现.为长期以来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科学性的争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1926年摩尔根的名著《基因论》问世,并于1933年荣获诺贝尔奖。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摩尔根无法进一步回答:基因究竟处于染色体的哪个位置?它是什么物质.又是怎样发挥遗传功能的呢?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大都市的知识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科学》2002,54(4):37-40
人类进步的文明史,实质是知识不断生产、更替和使用的历史.1996年以来,一些权威机构和人士正式提出知识经济这一概念.到目前为止,关于知识经济的内涵还有许多争论,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权威性的结论,但这种发展中的争论不会影响世界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躁动不安的时代,各个年代的人们对于彼此间异同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息过。早在几年前,网络上一篇《不和20世纪70年代的人交朋友》就曾引起轩然大波;之后,又出现了一篇《坚决不娶20世纪80年代的女子为妻》的文章;SARS期间,关于80年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而年前,一篇《丑陋的20世纪50年代生人》,将代际之争又推向了高峰。然而这次,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20世纪80年代生人了。  相似文献   

9.
经过整整10年的争论,美国联邦政府已开始向新的民用技术投资;持怀疑态度的人说这种姿态只不过是“海洋中的一沫浪花”。  相似文献   

10.
赵仲池 《科学通报》1956,1(11):48-48
从中国科学院和科学出版社几年来的出版物中,反映出在学术上争论和论战很不开展。在社会科学方面,在“历史研究”上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和近代史分期问题等的讨论,在“经济研究”上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基本规律问题等的讨论,都只是近两年来的事,而且这些反映与实际存在着的争论问题以及争论情况相距尚远。至于在自然科学的出版物方面,学术争论的文章就更稀少。我们虽曾出版过一些“关于物种与物种形成问题讨论集”、“新细胞学说问题讨论集”,也只是苏联学者文章的译文。  相似文献   

11.
生物进化的机理问题,从十九世纪以来,一直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尤其是生物科学中争论的中心问题.本世纪五十年代在苏联展开的一场争论,也是围绕着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和达尔文的突变选择论(这个名词是后来确  相似文献   

12.
《经典力学》与《相对论》有关时间概念的争论已延续百年,看似不可并立的观念,实质上却是从不同的角度在分别描述同一概念的两个方面:绝对性和相对性;我们将这一对立互补的矛盾概念称为新时间概念。新时间概念能否有助于平息时空观之争,希望能在国际物理年内为物理学增添一些花絮。  相似文献   

13.
辽祖陵上面蒙着一层女性的神秘面纱,就像述律皇后这个人。她叫述律平,至今史学界关于她是哪个民族的还在争论,官方正史《辽史》中斩钉截铁地说她是回鹘人,乃至于后世诸多治史者从这里出发,去解读一些历史事件和出土文物。实际上谬之千里,经本人考证诸多文物和文献,多年研究得出结论:她就是契丹族的女儿,"青牛白马"的那次美丽会面中的青牛车上那位美丽女子的后裔。  相似文献   

14.
陈侠 《世界科学》2004,(5):17-17
关于动物智力的争论和关于自由意志的争论一样没有答案。什么是动物?智力意味着什么?佛蒙特州大学的生物学家伯尔尼德·海恩利希(BerndHeinrich )博士写了大量有关那些看上去很聪明的动物的文章,他在谈到关于动物智能的话题时说:“确实有数量惊人的书籍是关于这个话题的,我从没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躁动不安的时代,各个年代的人们对于彼此间异同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息过。早在几年前,网络上一篇《不和20世纪70年代的人交朋友》就曾引起轩然大波;之后,又出现了一篇《坚决不娶20世纪80年代女子为妻》的文章;SARS期间,关于80年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而年前,一篇《丑陋的20世纪50年代生人》,将代际之争又推向了高峰。然而这次,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20世纪80年代生人了。  相似文献   

16.
人类干细胞研究中的若干伦理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丘祥兴  高志炎  陈仁彪 《科学》2002,54(3):26-29
由于人类干细胞研究关系到克隆技术能否正确运用,关系到对人类胚胎的正确对待等问题,围绕其目的、范围以及应具备的条件,一场伦理道德之争正在展开.这场争论的广度与深度前所未见,备受各国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政府首脑、科学家、哲学家、医学家和伦理学家都纷纷发表各自的意见.现就人类干细胞研究的目的、范围及条件等有关伦理方面的10个问题,表明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生物进化理论:近期探索和争论的若干热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化论诞生一个半世纪以来,所经历的争论之长久和激烈,对自然科学和人类社会影响之深广,是科学史上从未有过的。 进化论大体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进化论作为创世说(特创论)的对立面而产生、并最终战胜和替代后者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进化理论本身的发展和证实过程,即从生物组织的各层次逐步揭示进化原因、机制和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微观妙论     
正宗庆后:马云玩虚的。总理说:虚实结合你俩握握手。——2017年的来临,伴随着两个跨年“礼物”:一个是笼罩了大半个中国的雾霾,一个是宗庆后和马云的虚拟实体经济之争。在2017年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对“虚实之争”定了调。李克强总理提醒说,“实体经济”是一  相似文献   

19.
石磊 《世界科学》2005,(9):21-21
几个世纪以来,关于意识本质的争论一直是哲学家的范畴?但近来探讨这一话题的书籍层出不穷,犹如一股洪流。种种现象表明:科学家正在进入这场关于意识本质争论的游戏中。  相似文献   

20.
湖北郧西黄龙洞更新世晚期古人类遗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仙竹  刘武  高星  尹功明 《科学通报》2006,51(16):1929-1935
近20年来, 关于现代智人起源的争论一直是国际古人类学研究关注的热点. 以时代较早的化石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为主要证据的“非洲起源说”支持包括现代中国人在内的现代人类的近祖来自非洲, 而以中国古人类化石材料为主要证据的“多地区进化说”更倾向支持本地区人类连续演化. 但中国距今100~50 ka前的人类化石缺乏已掣肘“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说”. 报道了最近在湖北郧西县黄龙洞发现的5枚人类牙齿化石、20余件石器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 初步分析显示人类化石特征与晚期智人相似, 石器兼具中国南、北旧石器时代文化特点, 动物化石显示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特征并反映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 对与人类化石同生层位的大型动物牙齿化石进行铀系和ESR法定年, 其年龄分别为距今94和44 ka, 而采自此洞中与人类化石同生层的石笋铀系年龄为距今103 ka. 从测年可靠性和动植物化石分析, 古人类的时代介于距今年103 ~ 44 ka之间, 有可能为距今100 ka左右. 这是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的距今100 ~ 50 ka, 解剖结构具有现代人特征的人类化石, 对研究中国古人类演化和现代中国人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