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产品组成特点 ADK—3节能保温膏是一种以海泡石为主要材料的多种硅酸盐材料复合制品。其组成如下:海泡石12%~15%,硅酸铝陶瓷纤维棉5.5%~6.5%,浆棉(石棉矿物副产品)3%~4%,膨胀珍珠岩粉2.5%~3.5%,粉煤灰漂珠<3%,快速渗透剂<1%,PVA<0.3%,余量为水。  相似文献   

2.
144团中低产田改良经过四年试验,采取施有机肥、复播绿肥、压沙和秸秆还田,土壤容重降低12.88%,空隙度增加11.28%,地温提高2.3℃。土壤有机质除压沙田外均提高0.15—0.25%;速效氮提高6—11PPM,速效磷提高12—21PPM。总盐量减少0。24%,脱盐率21.6—37.1%。1kg标准肥增产皮棉0.70kg以上。棉花亩株数增加830—3320株,单铃重提高0.2—0.7g,单株铃数提高0.1—0.5个,皮棉单产提高9.5—18.3kg,增产17—33%。平整土地亩灌水量减少20—30方,降低17—26%,棉花亩株数增加2000—3500株,提高28—46%,减害面积由8%降低到5%。  相似文献   

3.
半身汗出一证,临床较为少见,笔者数年来,经治11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且全为产后患者。采用《金匮》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全部治愈,报告如下:药物组成:黄芪30—60克桂枝6—9克芍药12—15克生姜3—5克大枣3—5枚当归12—18克丹参15—30克炙甘草3—6克地龙6—9克川芎  相似文献   

4.
经调查研究,将石河子地区棉苗病害的症状划分了类型,根病分猝倒型、立枯型和锈根型,叶病分为黑斑型、褐斑型及角斑型,并且将这几类症状病原进行分析。造成棉苗死亡的主要病原是丝核菌,其次为腐霉菌。由镰刀菌造成的红腐病随苗龄增大比例也逐步增加,但很少造成死苗。在系统分离中发现由Macrophomiua phaceolina引起的棉苗新病害——炭腐病。在药剂防治中,筛选出新农药50%利克菌种子重量0.4—0.8%,45%炭枯净种子重量0.8%,30%敌唑酮种子重量0.3%和10%三唑酮种子重量0.15%拌种效果较为显著。该区棉苗病害在苗前只要棉苗不死,定苗后可继续生长。建议该区地膜棉4月20日—25日播种,一般棉田4月25日—30日播种。采取以栽培管理、轮作倒茬为主结合药剂拌种的综合措施,是可以控制苗病的。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用挤压丝锥加工高精度、大直径内螺纹的方法.其结果一次挤纹丝,可获得4H级螺纹精度和粗糙度2.5,螺纹抗拉强度提高30—40%、抗剪强度提高3—10%.表面硬度提高40%,且硬化深度为0.15—0.2mm.  相似文献   

6.
采用柱层析法从柴油添加剂中分出3个馏分,通过GC—MS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柴油添加剂中含有C11、C12系列正构烷烃、异辛醇、2-乙基己基硝酸酯。2-乙基己基硝酸酯主要是在比例最大的洗脱剂组成为正己烷:丙酮=9:1的馏分中。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1986年快中子辐照白蜡虫种虫促进白蜡增产的试验结果.试验表明用1.2×10~6n/cm~2、3×10~5n/cm~2两个最佳通量进行辐照,分别增产白蜡32.53%及18.25%,用1×10~9n/cm~2辐照不仅不会杀死虫卵而且也增产19.84%.  相似文献   

8.
我场地处钱塘江北岸,系细沙壤土,土质较差,有机质约0.5%,全氮0.03%,全磷0.13%左右,PH8.5,可溶性盐0.1%以上。1975年我们进行了大麦、棉花连作试验(以下称麦后棉),面积1.1亩,前作大麦早熟3号,亩产410斤,棉花(宁棉12)亩产皮棉135斤,较早播棉增产10.66%,1976年又试种麦后棉1亩,前作大麦早熟3号亩产523斤,棉花虽遭严重伏旱和秋季低温的影响仍亩产皮棉127斤,较对照增产6.72%。说明,麦棉连作是夺取粮棉双丰收的一个新的途径。在生产上搭配种植一定面积的麦棉连作,对于解决麦棉套种在争地争光  相似文献   

9.
1984—1985年,在全省9个地市的45个县推广花生施钼技术,面积达17万余亩,占当年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15%左右.据371例试验、示范资料统计,花生施钼比对照每亩增产12.5—56.5kg,平均26.8kg/mu;增产幅度为8.4—52.8%,平均20.1%.花生施钼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表明,用0.1—0.2%的钼酸铵溶液拌种,是广谱、经济、安全和有效的,且无钼污染,并能使花生的粗脂肪、蛋白质有所提高,但17种氨基酸含量和几种主要脂肪酸的组成与不施钼花生无明显差异.通径分析证明,施钼对花生的增产作用主要是增加单株结果枝数,提高单株生产力和荚果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以冷空气过境前后的广州市污染物数据为基础,运用Shapiro-Wilk检验、Pearson积矩和Spearman秩等方法,探讨PM2.5、PM10、SO2、NO2、O3、CO的污染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M2.5、PM10高浓度出现在8—9时和17—18时,低浓度出现在12—13时和0—1时.PM2.5和PM10相关性显著,PM2.5/PM10=0.620.83,冷空气对PM2.5和PM10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SO2浓度在7—8时出现峰值,3时出现谷值,良好的气象条件对SO2有明显的清除作用.NO2、CO高浓度出现在9时和19时,低浓度出现在15时和3时.冷空气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于CO浓度增大的异常情况,推断与广州以北地区燃烧生物质有关.O3浓度日变化呈现单峰特征,15时浓度最高,5时浓度最低,冷空气在夜间过境对O3浓度影响较小.O3与CO、NO2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光化学反应时间段O3/CO=0.060.83,冷空气对PM2.5和PM10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SO2浓度在7—8时出现峰值,3时出现谷值,良好的气象条件对SO2有明显的清除作用.NO2、CO高浓度出现在9时和19时,低浓度出现在15时和3时.冷空气对N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于CO浓度增大的异常情况,推断与广州以北地区燃烧生物质有关.O3浓度日变化呈现单峰特征,15时浓度最高,5时浓度最低,冷空气在夜间过境对O3浓度影响较小.O3与CO、NO2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在光化学反应时间段O3/CO=0.060.12,O3/NO2=10.12,O3/NO2=12.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用磷酸盐类研制出了新的饲料添加剂КОМБИДаФ—2。这种添加剂是由生产磷酸的副产物(40%)和二铵磷酸盐(60%)制取的。它呈白色粉末状,其中含有钙9%,磷12%、氮11%、硫7%,微量元素(铝、铁、硅、镁、锌、铜、钠、钾)0.1—0.6%。实验动物试验表明,КОМБИДаФ—2是一种低毒化学物质,无变态更应原的性质,无胚胎毒性,并  相似文献   

12.
以Li4Ti5O12,Ni(NO3)2·6H2O和NH4HCO3为原料,采用化学沉积法与热分解法相结合制备一系列Li4Ti5O12/NiO复合材料.通过X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X线能谱仪对所得材料进行物理结构、形貌和成分分析,采用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研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4Ti5O12/NiO (5%)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循环可逆性能,适量的NiO可有效改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2.5~0.1 V的电压范围和30 mA/g的电流密度下,30次循环后,Li4Ti5O12/NiO(5%)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放电比容量为228.3 mA·h/g,与Li4Ti5O12相比,提高了23.8 mA·h/g;Li4Ti5O12/NiO(5%)复合材料中的NiO没有阻碍电极反应中锂离子的迁移,且提高了Li4Ti5O12电极材料的电导率,降低了电极的极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合成香料工业的发展,利用石油化工产品来研究开发合成香料已呈越来越广泛的趋势.众所周知,石油加工成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三烯(乙烯、丙烯、丁烯)并转化为三大合成材料(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聚丙烯腈),从而可制成三纶(腈纶、锦纶、涤纶)和两料(塑料、肥料).除此之外,还得到大量的副产品混合碳C_4和C_5组份等,其中混合碳C_4组份约占炼油厂液态烃总量的1/2~2/3,而且约占3/4的量都被白白地烧掉.因此,至今对于混合碳C_4组份的分离及开发利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经分析,副产品中碳C_4组份通常含有12种组份.其主要组份为:异丁烷、异丁烯、丁烯—1、丁烯—2、丁二烯—1,3、丁二烯—1,2、正丁烷等.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不同区域小麦氮肥应用效果及适宜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金果 《河南科学》2013,(11):1891-1896
为了给河南省小麦氮肥施用提供指导,利用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分析了2005-2009年在河南省进行的489个“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后,全省、豫北、豫南、豫中、豫东及豫西地区小麦分别平均增产37.1%、32.8%、51.1%、31.5%、36.2%和35.0%;平均分别增收1913、1715、2199、1773、2185和1776元/hm2;氮肥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9.9、9.1、10.9、9.4、11.5和9.2 kg/kg,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分别为40.3、39.2、37.7、41.4、45.3和38.9 kg/kg,氮肥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分别为24.7%、23.3%、29.5%、22.4%、25.2%和23.3%,氮肥当季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2.2%、27.0%、15.9%、47.2%、38.2%和42.3%.表明氮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豫北、豫南、豫中、豫东及豫西地区适宜施氮量平均分别为134、156、148、169和161 kg/hm2.  相似文献   

15.
经过1997年大豆应用ABT生根粉拌种试验,结果表明:ABT生根粉能增加大豆根系数量,植株干重,有效分枝数,抗逆性,株粒数和百粒重,对大豆的增产作用显著,拌种浓度以15—30ppm为宜,在播种前拌种可提高产量8.3—17.5%。  相似文献   

16.
三湖坳陷北斜坡区岩性圈闭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岩性圈闭作为三湖坳陷北斜坡区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能否有效识别并预测岩性圈闭成为制约气田下一步增产上储的关键.从区域地质背景和现今气田勘探生产概况入手,首先明确了岩性圈闭纵向发育的主要标准层位为K9—K13,进而分析了工区K9—K13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发育特征,其中K9—K13包含2个水进体系域(K9—K10、K11—K13)和一个高位体系域(K10—K11),砂体沉积微相类型以滩砂为主,最后通过层序地层理论指导下的井间精细砂体对比,并结合K13构造等深图,确定了岩性圈闭纵向主要发育在K9与K11最大洪泛面附近,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台东、涩东和驼西3个鼻隆区以及驼南、涩南和盐西3个斜坡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的dl-薄荷醇异构化反应,在220℃下达到平衡时的反应液组成 为dl-薄荷醇51%~67%,新薄荷醇20%~24%,异薄荷醇11%~13%,新异薄荷醇1.7%~2.0%、 薄荷酮10%~15%,常压蒸馏后获得的蒸馏液组成为dl-薄荷醇42%~50%,新薄荷醇25%-28%, 异薄荷醇10%~11%,新异薄荷醇2.1%~2.3%,薄荷酮14%-20%.用NaBH4对蒸馏液进行还原, 减压蒸馏后得到dl-薄荷醇51%-52%,新薄荷醇30%~32%,异薄荷醇9%~11%,新异薄荷醇 4%~8%组成的异构化产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阻力系数的预设负荷对自行车运动员15sec和30sec无氧功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自行车队优秀男子运动员9名,分别采用运动员体重的9%、10%和11%作为预设负荷进行15sec和30sec无氧功测试,选取功率、频率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在15sec无氧功测试中,使用体重10%预设负荷的最大功率和平均功率均为最高,其中最大功率与使用11%相比差异显著(P〈0.05);(2)在30sec无氧功测试中,使用体重11%预设负荷测试的平均功率与10%和9%相比分别高1.81%和12.66%,后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三个10sec分段的平均功率来看,11%的分段平均功率最高,特别是后两个10sec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在15sec无氧功测试中,10%是运动员充分发挥磷酸原代谢供能能力的适宜阻力系数;(2)在30sec无氧功测试中,11%是运动员充分发挥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的适宜阻力系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以1—苯胺基—8—萘磺酸(ANS)作萤光标记测定乙烯基吡咯烷酮—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组成。测定条件是;ANS浓度为10~(-5)mol/1、共聚物浓度为0.1g/1~0.01g/1,以365nm光激发,溶液为:pH=5.71的磷酸盐缓冲液,测定萤光强度。用校正曲线法测定共聚物组成(乙烯基吡咯烷酮重量百分比由50%~100%)。该方法灵敏度为:6×10~(-3)g/1,相对误差小于6%。  相似文献   

20.
油菜秋发栽培,是9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流域推广的一项有效高产新技术。试验证明,秋发比冬发和春发要增产30%~50%。因为秋发栽培比冬发的传统栽培油菜多带3片叶越冬,体内营养物质含量较多,从而使春节后早发猛发加快。秋发油菜的具体指标是:秋末(11月底)开盘发棵,单株绿叶9~11片,越冬前(12月底)单株绿叶12~14片,不抽薹,最大叶片长40~50cm,最大叶宽15~17cm。要达到这一指标,必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1.适时早播。适时早播是油菜秋友的基础,争取冬前有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