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音乐在艺术创作中受到了重压。在"极左"思潮主导的特殊年代,形成了单一的音乐创作发展空间,音乐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夹缝中顽强生存的作曲家依然成功地应用样板戏、各类歌曲以及民族民间乐器,改编成独具匠心的小提琴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2.
对"音乐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理解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笼统地选择面对它的具体方式。采用何种面对"音乐作品"的方式取决于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3.
完美的演绎音乐作品包含了演奏者对作品忠实的继承、深刻理解、准确而富有个性的"感知性"、加入适度的"创新"。只有经过刻苦训练,把数者有机地结合,不断开阔艺术视野,积累优秀的音乐素材,才能在演奏中自然地融入自己对作品的深刻理解,使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奏出更加完美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色彩,通过几代音乐家的努力,已经在我国近一个世纪钢琴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得到基本确定。以中国风格为主线不断追求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色彩",是关系到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中和音乐生活里能否健康生存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的音乐作品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对这些数字化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也与传统的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相异,本人通过阐述数字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和重要性及其具体保护措施,提出了在确保音乐作品著作权合法利益的前提下,构建一个保护音乐作品著作权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琴作品的弹奏,其精髓是展现音乐作品的"神韵",而音乐作品的"神韵"是通过钢琴丰富的音色变化来实现的。通过神韵的展现,创造性地再现作品的意境,表达作品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图示是音乐作品结构框架的概括性描述 ,具有直观、简明等特点。音乐作品分析中 ,图示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有了图示 ,分析就显得一目了然。因此 ,在准确的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基础上 ,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出符合分析思路的图示 ,这对于曲式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关于音乐作品分析的浅见林纯纯在中师音乐教学中,无论是声乐课或琴法课(作品欣赏就更不用说了),总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而分析音乐作品就须对其内容与形式加以阐述。任何一件音乐作品都必须建立在音乐的最基本结构之上,就象写文章离不开一定的"文法"一样。而音...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在中国古代属于"六艺"之一,是一个"士"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淑女必备的能力之一,在古代的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完备。到了近代,中国的教育体制发生改变,中国音乐的教育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由古至今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的认识到了音乐的教育作用和音乐的社会作  相似文献   

10.
姜霞 《科技信息》2009,(31):I0161-I0161,I0105
音乐具有连贯性的原则,在音乐作品和音乐演奏中存在的短暂的间歇也使得音乐的连贯性中蕴含着不连贯性。本文从中国的"无声之乐"着眼,讨论音乐中的不连贯性为音乐作品的展开赋予了不同于有声之乐的美。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师范生"自弹自唱"能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能力的具备,对推广音乐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加云南省教育厅举办的六所院校"自弹自唱"课程实验培训班,引发了笔者对钢琴教学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优秀的扬琴演奏者,必须具备娴熟的演奏技巧、高深的音乐素养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本文就扬琴轮竹演奏技法中的手臂运用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述。更重点论述了"在音乐作品中轮竹技法的手臂调整与变化"以及"在练习和演奏轮竹技法时手臂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乐器的发展带动了音乐的发展进步,在音乐的发展中,"古琴"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了解了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代、不同社会背景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即古琴音乐到现代音乐,才能对音乐有更全面、更深切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孔娟 《科技信息》2008,(1):258-258
在音乐作品演奏中,娴熟的技巧与完美的艺术表现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艺术表现必须依靠演奏者本身的技巧去体现出来。演奏者展现给观众的不应该仅仅是高超的技巧,还要对音乐作品加入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创造性地来展现艺术化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5.
《潍坊学院学报》2017,(5):110-113
声乐表演既包含对音乐作品的掌握,又需要通过歌唱去展现音乐作品。对作者思想情感和创作背景的理解、对乐谱的把握、对舞台上表演的控制以及对紧张心理的克服等都显得尤为重要。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把握好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并充分的把它运用到舞台实践当中去,是声乐教学的首要目标,培养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能力,是声乐教学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音乐在历史发展中、音乐作品创作中、音乐演奏者(演唱者)在表演时所表现出的及音乐在欣赏过程中的共性与个性来阐述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共性与个性。音乐中共性与个性的相互转换,使我们能感受到不同时期音乐作品的共性和同一时期同一作曲家音乐作品所具有的个性,使我们真正理解和感受音乐所赋予生活的哲理性和感悟性。  相似文献   

17.
图示是音乐作品结构框架的概括性描述,具有直观、简明等特点。音乐作品分析中。图示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有了图示,分析就显得一目了然。因此,在准确的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基础上,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出符合分析思路的图示,这对于曲式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众多音乐作品以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而把音乐作品运用于历史教学,即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促使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审美观的逐渐形成。为此,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适度引入相关音乐作品,以期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素质,增加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19.
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方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艺术鉴赏课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高中音乐教材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步入高雅的艺术殿堂,就成了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田雪婷 《科技信息》2012,(24):247-248
诸多艺术中,音乐是最直接表现感情的艺术。虽然要真正领悟一部杰作需要有极高的音乐修养和欣赏的技巧,但当音乐声响起时,作品总能立即俘虏我们的情绪。要想准确、完整的表现一个音乐作品,就必须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学习、研究。一是正确理解词曲作家的用意,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诠释音乐作品,三是根据老师的指导学以致用的学习过程,以达到完美袁现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