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鲜食葡萄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玫瑰香葡萄为对象开展设施研究,在萌芽期、新梢生长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以及全生育期分别进行水分胁迫,并以全生育期充分灌溉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葡萄光合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梢生长期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受水分胁迫影响最小,与对照组相比减小8.96%;果实膨大期葡萄叶片净光合速率受水分胁迫影响最大,与对照组相比减小13.14%;萌芽期水分胁迫提产效果显著,可增产9.87%;着色期水分胁迫有利于果实维生素C以及还原糖的积累,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提升果实品质,且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水分亏缺复水补偿效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控制下限对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条件下,水稻根冠干物质累积、根冠异速性生长关系、产量构成因子和水肥利用效率均随胁迫阶段的推进差异显著.分蘖末期水分胁迫复水后能够产生明显的补偿效应,该阶段高氮施肥水平(300kg/hm2)下,重度水分亏缺(40%土壤饱和体积含水率)复水后能够较少影响水稻生长,可以看做是合理的水稻调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水稻光敏核不育突变体农垦58S与其原种农垦58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敏核不育突变体农垦58S与其原种农垦58在各个生育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农垦58S表现出苗期株高、根长、叶绿素含量比农垦58显著提高;生殖生长期,农垦58S对光周期反应敏感,冠层叶片长度、株高、茎杆重和结实率在长日照或短日照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异,农垦58在生殖生长期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已有的文献报道得出结论:水稻光敏核不育突变体农垦58S不仅仅是雄性育性受育性转换期光周期调控这一个性状的突变,而且是同时伴随着多种性状的突变。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黔中地区久长黄壤土采取3次重复5个处理的辣椒供水试验研究结果为:喷灌c处理方式,供水少,产量高,边际效益和水分生产率高:浇灌B处理方式次之。辣椒生长初期遇干旱时株高及叶面积指数影响最大,成熟挂果期的水分亏缺对辣椒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各处区观测分析,覆盖辣椒的需水临界期为开花前期,此期的水分亏缺敏感性强。成熟期对水分胁迫敏感性弱,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5.
POD活性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均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此期间,POD活性上升的幅度高于其它生长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是水早稻全生长期中POD活性较低的时期.可以认为,在水分胁迫时,POD活性变化与在大田种植的水、旱稻抗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测定水分胁迫条件下敏感期POD活性变化幅度,可作为某一品种抗旱能力的生物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对转BADH基因水稻品系在0.0,3.0,5.0g/LNaCl胁迫下的抽穗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数、成穗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均达到极显著;在0.0,3.0g/LNaCl胁迫下,只有千粒重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3.0,5.0g/LNaCl胁迫下,只有实粒数与单株籽粒产量之间的偏相关达到极显著。在三种浓度NaCl胁迫下,有效穗数、实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而千粒重的直接效应则较小。  相似文献   

7.
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2个品系在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分蘖成穗率、单株有效穗数、主茎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7个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3.0,5.0g/L的NaCl胁迫下,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3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均达到显著,而其它4个产量因素与单株籽粒产量的偏回归关系则未达到显著。7个产量构成因素对单株籽粒产量的直接效应大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分胁迫与调控对冬小麦生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干旱地区有限水资源和发展节水灌溉实际,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与调控对冬小麦矿质营养吸收、干物质累积、产量形成和籽粒营养品质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土壤水分胁迫与调控均会影响冬小麦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干物质累积等;各个生育期相应的土壤水分胁迫指标(占田持的百分比),苗期为60%,返青期为60%,拔节-抽穗期为65%,抽穗-灌浆期为65%,灌浆-成熟期为55%;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籽粒的N,P,K,蛋白质,粗脂肪和淀粉等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大,苗期、灌浆-成熟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最小,而拔节-抽穗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故拔节-抽穗期为冬小麦缺水敏感期,水分胁迫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三个干旱年度的自然条件,鉴定了抗旱品种在生态和生理方面的特征、特性,并测算了根的伤流量、叶片结构和水分生理等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旱性的相关系数,以及干旱胁迫对单株分蘖、成穗、籽粒产量和抗旱指数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旱作农业技术潜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POD活性与水稻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5种抗旱性不同的水、旱稻品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全生长期的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愈创木酚法POD活性,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受到水分胁迫的水、旱稻POD活性的高于对照;孕穗期和抽穗期是水分敏感期,在此期间,POD活性上升的幅度高于其它生长期。拔节期和成熟期是水旱稻全生长期中的POD活性较低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按NCII设计,分析了15个玉米自交系与抗旱性有关的穗长、结实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产量性状在中等水分胁迫下的GCA、SCA和遗传力.结果表明:3个优良自交系80660,80009,武109能组配出抗旱高产且产量性状良好的杂交组合,是有利用价值的亲本;80625×武109、80009×138、80622×武109等组合可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示范种植.在水分胁迫下,产量遗传力较低,寻找遗传力高且与产量和抗旱高度相关的第二类性状穗长、结实长、穗行数、行粒数,在早代进行选择,可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为筛选适合在沿淮地区种植的耐渍品种提供参考。选择34份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在全生育期进行常规栽培和灌浆期渍水胁迫处理,测定穗数、穗粒数、粒重、产量、湿面筋、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7个主要产量和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各指标耐渍系数,通过聚类分析评价各小麦品种的综合耐渍能力。渍水胁迫下,小麦的粒重、籽粒产量的降幅较大,各性状指标明显下降;从耐渍系数的变异系数看,灌浆期渍水胁迫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粒重>湿面筋>蛋白质含量>籽粒产量>穗粒数>淀粉含量>穗数;耐渍性平均隶属值与粒重、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重、湿面筋、蛋白质、淀粉含量的耐渍系数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的耐渍系数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34份小麦品种划分为3种类型:耐渍型、中间耐渍型和敏感型,材料数分别为22、10和2个,分别占参试材料的64.71%、29.41%和5.88%。粒重、籽粒产量可作为小麦耐渍评价的首选指标;扬麦13、扬麦22和宁麦13可作为小麦耐渍栽培育种的参考资源。  相似文献   

13.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室内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玉米全生育期内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秸秆覆盖对玉米生长生育、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可提高土壤保墒能力,促进玉米植株中后期生长发育以及提高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重;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处理玉米在正常供水和严重水分胁迫时其产量分别增长4.1%和7.5%;在相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秸秆覆盖对玉米叶片基础荧光无明显的影响;在水分胁迫前以及正常供水、轻度水分胁迫后,秸秆覆盖对叶片最大荧光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植物水分胁迫状况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胁迫是影响植物生长最为普遍的环境威胁。水分亏缺的监测对设施农业、精确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本身具有一种适应土壤水分胁迫的生理调节机制,其中叶片是植物外部形态中反应最为敏感的器官,这就为水分亏缺诊断提供了信号和依据。根据植物叶片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植物水分胁迫状况无损监测新方法。首先根据环境情况对植物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针对光照不均匀、阴影等造成的分割困难,采用了一种局部阈值图像分割算法,得到植物叶片的图像;最后提取植物叶片的叶尖相对距离和叶尖倾角这两个形态参数,实现植物水分亏缺程度的连续无损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监测的叶尖相对距离和叶尖倾角的变化趋势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植物的水分亏缺程度,对于水分胁迫状况的监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试验,以马铃薯克新1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中度水分亏缺(T1)、重度水分亏缺(T2)、正常供水(CK)和水涝胁迫(T3)4个水分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出苗期根系生理特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对马铃薯出苗期根系生长发育及其生理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升高,在水分胁迫初期,根系中CAT、POD活性较SOD响应更敏感,表明胁迫前期主要依赖CAT、POD,后期通过CAT、POD和SOD共同作用来降低氧化伤害;水涝胁迫下,根系活力一直低于正常供水,MDA含量不断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CAT活性和POD活性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不敏感;水分胁迫下,IAA含量降低,ABA含量升高,IAA/ABA比值降低,影响根系正常发育,影响吸收水分和养分、影响出苗.(2)IA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BA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马铃薯出苗期根系通过对渗透物质、保护酶和内源激素的调节来维持自身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抵抗一定的水分亏缺,但亏缺加剧时,将严重影响马铃薯出苗.  相似文献   

16.
从水分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转运、各营养器官氮素转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籽粒蛋白质及组分含量、淀粉及组分含量等6个方面着手,以小麦花后碳氮代谢为主线,阐述了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源库处理对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直立穗型水稻品种辽粳454和弯曲穗品种辽开79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通过剪叶、疏花处理改变源库关系,比较源库处理对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直立穗品种源的供应能力强,能够充分满足籽粒灌浆的需要,与直立穗品种比较,弯曲穗品种源的供应能力较弱.减源时,二者的强、弱颖花的灌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直立穗品种弱势颖花所受影响大,而弯曲穗品种甚至强势颖花也受到了影响.疏花处理对辽粳454的强势籽粒影响不大,却使其弱势籽粒的灌浆得到很大改善;对辽开79的强、弱势粒都有很大影响.源库处理对两品种的强势粒籽粒重影响不大,但对弱势粒籽粒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对籼型杂交水稻B优827和中度抗旱品种冈优725(对照)分蘖期进行了正常水分条件(相对含水量100%,V/V)、轻度水分胁迫(相对含水量70%,V/V)、重度水分胁迫(相对含水量50%,V/V)的水分胁迫处理9d,研究了光合速率、超氧离子(O2-)、抗氧化酶(SOD、CAT)活性等生理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变化。B优827在分蘖期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下都表现为抗干旱能力比冈优725强;轻度胁迫和重度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光合速率都会下降、活性氧物质含量上升、抗氧化酶含量也相应上升。而且重度水分胁迫下,光合速率下降迅速,活性氧及其抗氧化酶含量比轻度胁迫下耍高.但胁迫第9d酶活性出现下降.说明机体詈到了严莺的榀伤.  相似文献   

19.
以15个二棱大麦品种(系)为材料,用相关遗传力研究大麦数量性状的相关遗传,并计算分析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性状所组合的各种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各性状与单株粒重的相关遗传力均低于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因而仅利用一个性状作间接选择的效率比对单株粒重作直接选择的效率低,在构成大麦产量的三要素中,着重提高单株穗数对产量的选择效率为最大;高产育种同时考虑与产量显著相关的性状比单纯对产量选择的效果好,其中以单株穗数、每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结合起来选择的效果最佳。本文并对相关遗传力在相关遗传变异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植物抗盐剂对盐胁迫玉米幼苗水分代谢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盐剂能明显能降低胁迫下玉米幼苗蒸腾速率,减少水分亏缺,增加束缚水/自由水比值,从而改善盐胁迫下组织水分状况,使幼苗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和相对生长速率,为增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