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丹 《科技咨询导报》2011,(20):220-221
农业生态旅游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咸宁市农业生态资源丰富,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对于咸宁市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等方面意义重大,是咸宁市建设新农村的一条重要的可行性途径。在全面分析咸宁市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咸宁市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各种思路,找出其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实现咸宁市农业生态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宜春市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琏如  周以忠  周蓉 《科技信息》2009,(34):19-19,22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在新农村建设中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前提,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内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萍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倡导人们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不断探索和推广适合萍乡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萍乡农村改革的最佳选择。发展生态农业,实现萍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同步发展,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更是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盛学金 《安徽科技》2007,(11):42-44
芜湖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苗木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广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树让 《创新科技》2003,(10):53-53
<正> 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重大创新意义,在于通过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交叉渗透,建立起两大产业间的互动机制,通过农、旅结合的模式,创建和谐的农业生态体系。生态农业旅游对丰富生态旅游产品,拓展观光农业是大方向、实现观光农业产品优化调整、减少旅游开发投资的风险,实现旅游跨产业发展等都有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旅游成功地将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  相似文献   

6.
<正>3月28日,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河横村)"在姜堰市通过专家现场验收。河横村自2007年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项目以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  相似文献   

7.
芜湖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在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苗木等五大特色支柱产业,不断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对实现我省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对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为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农业合作化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他独特的农业合作思想。分析毛泽东的这一思想,旨在说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所采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吸取过去农业合作工作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处于特定的现代化背景,它对中国现代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会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出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现农民组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城市生态农业作为一个新兴分支,仍处于初级阶段.朴门永续设计作为一种蓬勃发展、兼容并收的理论体系,对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有潜在的启示作用.本研究总结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存在城市农业与城市空间环境难以协调、缺乏引导和创新、城市观光农业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结合朴门永续农业的发展理念,我国城市生态农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和实践体系:(1)充实理论,重视元素之间的互利耦合,借鉴朴门永续的方法,丰富城市农业;(2)充分发挥家庭业余农业的优势,使其更符合市民需求,引导市民健康生活;(3)提出更为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改善民众的生活方式,减少大众对生态农业的误解;(4)拓宽城市社区设计思路,正确引导市民建设业余花园;(5)增加生物多样性,改善现有的城市农场同质化、单一化的问题.朴门永续设计方法不仅可以为我国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启示,也可以通过家庭菜园、城市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传播发展,在人们心中传播服务人类、服务地球、分享盈余的价值理念,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能与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以集水技术作为基础的农牧混合型农业的概念,探讨其在中国半干旱地区的可行性。方法文献资料分析与统计资料分析。结果将集水技术、人工草地种植和草田轮作作为技术支撑,构建集水技术作为基础的农牧混合型农业在半干旱地区具有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可行性。结论在半干旱地区发展以集水技术作为基础的农牧混合型农业,是提高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力,促进生态环境恢复重建及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态农业是成功的持续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生态农业是持续农业,适合我国国情、高产优质高效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生态农业理成功的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4.
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恭城县生态农业的发展概况,分析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现状,认为目前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旅游资金短缺,一些规划项目难以实施;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管理水平低;村民的旅游服务技能欠缺,旅游服务质量差;生态农业旅游内容单调,缺乏深层次的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问题.提出恭城县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应该进一步丰富生态农业内涵,做大做强生态农业旅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全县生态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解决旅游专业人才缺乏问题;继续探索旅游开发市场机制,多渠道引进资金;继续强化旅游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深入挖掘与创造乡村文化,提升生态农业旅游的文化品位;打造生态农业旅游精品,让恭城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Agricultural eco-engineering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eco-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important measure for operating eco-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Applying principle of ecology, and combining the method of systemic engineering with the measure of modem technology, the essential of agriculture ecologic engineering is to build the production mode of using agriculture resource with high effectiveness, and technique system of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what the agricultural eco-engineering is and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agricultural eco-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6.
万州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应以库区移民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为前提,把生态经济作为发展战略目标,建成生态经济区。其主要内容是,重点发展以商贸流通、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林、牧、副、渔业为主发展生态农业和为城市服务的城郊农业,有选择的适量发展工业。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随着环境退化、资源衰竭、人口膨胀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态农业将是今后发展永恒的主题.而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和密集型管理.文章阐述了基于RS、GIS和GPS即3S技术的生态农业的定义以及内涵,并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详细研究了该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实施生态农业发展必要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全面介绍了枣庄市概况和农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枣庄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兴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本文分析广西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总结广西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安徽砀山农业资源的优势及不利因素,认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前题.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经历了防风固沙──治理盐碱──调整农业结构三个阶段.本文就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