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膨胀土是一种随含水量变化而表现出显著胀缩变形和膨胀力的一种特殊粘性土.其土坡的失稳破坏形式有着特殊的规律性.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和探索,分析膨胀土边坡滑动破坏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膨胀土是一种随含水量变化而表现出显著胀缩变形和膨胀力的一种特殊粘性土。其土坡的失稳破坏形式有着特殊的规律性。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和探索,分  相似文献   

3.
支挡结构设计中由于对土压力的时变效应估算不足常导致其延迟破坏.通过在土压力的计算中引入粘性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时间的变化.导出了土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主动土压力将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被动土压力则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当计及内摩擦角的衰减时,此种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水相中合成CdSe量子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Na2SeSO3和NaHSe为前驱体在水相中合成了CdSe半导体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材料,通过紫外吸收光谱(UV-VIS)、荧光发射光谱(PL)、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同一前驱体,紫外吸收峰、荧光发射峰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红移,即粒径在不断长大;随反应时间延长荧光发射谱的半峰宽逐渐变宽,选用不同的前驱体,反应相同的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量子点材料,量子点水溶液Zeta电位基本不受前驱体和pH值的影响,始终为负值.  相似文献   

5.
弹性有限长度杆在轴向应力波传播和反射过程中的屈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弹性有限长度杆端部受冲击载荷作用,在轴向应力波传播和反射过程中的动态屈曲问题,利用扰动方程的解、端部支承条件和应力波反射前后波阵面相容条件得到了动态屈曲的分叉条件,临界载荷和屈曲模态,数值结果表明:临界载荷有多个分支且随时间增加而降低;由于应力波在端部的反射,使临界载荷进一步下降,这个结果就解释了实验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多孔隔热材料因其在设计性、功能化和易于组装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但需要解决其在短期和高效隔热方面存在的重大障碍。【方法】为解决这个问题,以硅气凝胶为主体、石蜡为相变材料(PCM),构建多层隔热结构(MTIS)。通过优化分层结构,记录冷端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并评估其隔热性能。【结果】研究发现,MTIS的隔热性能与所应用的PCM和组装方式密切相关。在各种组合中,以石蜡填充气凝胶为中间层的叠层(双层)夹层结构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在300°C下加热10 min后,10 mm的多层夹层结构的冷端温度仅为59°C,显著低于其他模式下的67°C或71°C。【结论】这种优化设计的本质是改变MTIS的热平衡路径,来实现短期和高效的隔热,使其在各种隔热应用中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7.
于天荣 《河南科技》1998,(11):22-22
一、灰尘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作用灰尘是空气中的一种有害杂质,以固体状态存在,许多档案库房建筑结构严密却不能同外界完全隔绝,空气污染物通过门窗漏缝、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等多种途径随空气进入库房并被档案载体所吸收;另外,档案馆(室)内的地面、墙壁、天花板老...  相似文献   

8.
王玲 《河南科技》2006,(7):77-78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始终处于高温状态,受热会产生短期老化(或称施工期老化或热化)。当沥青路面投入使用后,沥青长期裸露在自然环境中,受到光、氧、水的作用,同时还要受到汽车交通等机械应力的作用而产生长期老化(或称使用期老化或光候老化)。沥青的老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油分的挥发和吸收、与空气的氧反应、沥青分子结构产生触变导致位阻硬化。由于沥青轻质组分的挥发和吸收主要发生在沥青加热和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过程中,因而是引起沥青短期老化的主要原因,虽然在施工阶段也发生氧化反应,但它的空间位阻硬化是导致沥青长期老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两个问题:是地下水临界深度及其确定方法。主要论述了黄河下游平原轻质土和粘质土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的数值,并谈了几种确定地下水临界深度的方法,如自然含水与毛管水分裂点法、自然含水率曝晒法、地下水蒸发量筒测法、定位观测及野外调查法等。二是地下水允许持续时间问题。主要论述了地下水允许持续时间的研究方法,并谈了不同地下水埋藏深度和土壤原始含盐量,其地下水允许持续时间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考虑土体流变时土压力计算的条分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土体具有流变特性时,支挡结构上的土压力将随时间发生变化,在描述土体的两个重要参数中引入时间参数以描述土体的流变特性,并应用条分法计算土体具有流变特性时支挡结构上的土压力,土体的流变特性的两个参数可由实验得出,在此基础上,对于任意形状、堆载及分层的土体,都可以由本方法计算出支挡结构上任意时刻的土压力,从而为支挡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是重要的工程问题.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敏感程度进行评价,评价中考虑了9个主要影响因素:天然重度、内摩擦角、粘聚力、饱和渗透系数、体积含水率、降雨强度、降雨持时、坡高、坡角.计算结果表明:土体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影响最为敏感且权重相当;降雨强度是诱发黄土高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权重值达11.3%.边坡的安全系数可表示为坡高和坡角的线性函数,即Fs=αβ+bh+c,其中a,b,c为c,φ,γ,θ,ks,R,T的函数.由此可知对于陇西黄土其单级边坡的临界高度介于11 m和18 m之间,直立高度极限值为4.5 m.  相似文献   

12.
高边坡设计与加固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随着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各类高边坡越来越多,发生变形破坏的事例频繁发生,既增加了大量投资,又延误了工期.至今高边坡设计尚无规范可循.如何正确认识高边坡的特性,合理地进行勘察、评价和设计,作者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同行专家讨论.  相似文献   

13.
涩宁兰输气管线黄土高原段的水毁灾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输气管线约有200km铺设于黄土高原地区,在沟谷洪水、农田灌溉水的冲刷、潜蚀等作用下,出现管沟下沉塌陷、管堤冲毁、边坡滑塌等灾害,使管道悬空或露管,对输气管线的正常运营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威胁.因而采取了塌陷回填、沟道防护、边坡支护等工程治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考虑土流变的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土木建筑工程的发展,边坡工程越来越多.对于考虑流变的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目前主要有长期强度指标法和图解法等.结合软土流变的室内试验,提出了一种采用经验公式同时考虑流变的土坡稳定性分析法,并对某工程土质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5.
浅析重度增加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ADINA这个大型的有限元软件,结合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度增加法,探讨了在实际边坡工程中的应用问题.通过算例说明了重度增加法与条分法得出的稳定性系数相差在3%左右,该法可应用于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的.利用重度增加法时边坡的塑性区发展有一个明晰的过程,使寻求真实的滑动面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土坡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了总结,并将其与ANSYS有限元程序很好的结合,通过算例,验证了这种方法在ANSYS分析土坡稳定问题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通过平面应变Mohr-Coulomb匹配的D-P准则与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转化,可以求得更加符合实际的边坡稳定系数,并可以模拟出边坡的渐进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祁连山北麓自然垂直带(2 500~3 000m)高山草甸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土壤(0~60cm)有机碳和全氮分布及与土壤水分入渗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机碳氮在不同深度土壤中含量并不相同,在表层含量较高,随着土层的加深其含量逐渐递减,且随海拔的上升,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呈增加趋势,表现为2 800~2 900m2 700~2 800m2 600~2 700m2 500~2 600m.不同海拔高山草甸土壤水分初渗速率随土壤碳氮含量呈同步正相关关系,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但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递减率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均质路堤、路堑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抗剪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以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为考察指标,对50个算例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路堤稳定性因素的敏感性大小排序为:粘聚力、内摩擦角、坡角、坡高、容重、弹性模量、泊松比、宽度、均布压力;影响路堑边坡稳定性因素的敏感性大小排序为:内摩擦角、坡高、粘聚力、坡角、容重、弹性模量、泊松比.分析结果对公路边坡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极限平衡法,推导出考虑地震作用的预应力锚杆挡墙支护结构安全系数及锚杆锚固力计算方法,借助有限元软件ADINA对边坡开挖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验证,经内力与变形分析得知吻合较好;通过实际工程中的方案比较,证明预应力锚杆挡墙支护结构形式在复杂条件下的基坑、公路边坡工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熵的地形信息分析在高程匹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向地形轮廓匹配(TERCOM)高程辅助导航,定义了地形独立因子和地形信息熵,详细阐述了地形信息熵的统计特性,提出了不同尺寸地形分块的熵值关系;提供了多项地形参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地形的信噪比、粗糙度、坡度、相关长度以及地形信息熵,对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形的导航性能和适配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给出了关系曲线图;通过在模拟地形上统计分析、设定阈值,运用地形信息熵进行了适配区域的选择,并得到了较好的导航性能指标;本文的分析结果可作为建立可导航地形数据库、局部适配区域评估、航线规划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