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创作风格独特,极具个性魅力的女作家。她凭着高超的文学天赋、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怀着深切的悲悯情怀,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在作品中书写着自己对旧中国北方底层社会女性生活的悲剧性审视和对人性、对灵魂的深层扣问,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观照和对苦涩人生的悲悯与忧伤,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
弹词作为“女性文体”的特点表现在作者、接受者、传播者、内容、形式等五个方面。弹词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自觉是多方面的,而尤以女性的参政意识最为突出,这与中国的文学传统、当时的社会思潮、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等因素密不可分,对后世的女性文学乃至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台湾女性文学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几位女作家的作品 ,并指出台湾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 ,作家对女性意识的认识经历了由外向内的转型 ,渐至全面、成熟、理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女性文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性演进,从远古的女神时代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女奴时代,其间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艰难历程,最后步入20世纪80年代的女人时代。这种由女性意识的沦落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文学运动的演进,包含了中国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提示着人们对整部中国社会文化史的重新审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王安忆在首次涉笔性爱,使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由社会层面发展到性别自觉阶段,达到了第一次飞跃和突破之后,其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书写和挖掘上,而是进一步上升到对文本形式的改造和利用上。王安忆在其女性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成功实现了进一步突破,这奠定了她作为一位女性主义者的坚实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女性意识的再度复苏发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新时期之初,女性文学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对外部世界加以剖析和观照,一是对女性自身的内部世界加以审视和反思,在内部和外部的探索向纵深推进并交融互渗的过程中,新时期女性文学呈现出爱情、事业双重追求中的阻遏与困惑,女性行为、女性精神的双重异化,性与本能、性与道德的双重升华与超越等诸种表征。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中国与韩国用封建礼教维持了巩固的父权秩序,这使得女性只能处于社会的边缘,受到男性的统治与压迫。然而,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追求女性解放以及探寻女性自我价值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在这一背景下,中韩同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呈现了共性的现象。本文着眼于张洁和朴婉绪女性小说代表作《方舟》和《活着的一天的开始》,以其中出现的知识女性形象为中心,从女性对自身价值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女性对父权制度的质疑与否定两个层面,探究20世纪80年代中韩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考察同一时期出现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分析女性主义文学给中韩两国带来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一直备受关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回顾近20年来的女性文学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找回失落的女性”,“寻求女性新定位”,“建构女性内心世界”。女性文学写作方式有欲望化写作、超性别写作、个人化写作、颠覆化写作等。这些发展历程和写作方式是社会精神生活的折射、个人意识的宣泄和对社会现实的回避及个人独立自由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意识形态的转型,女性意识的苏醒,女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呈现出走进城市的状态,她们在城市中找到了对世界、生命、社会的情感体验表达方式.同时,由对城市的反思走向对女性自身历史的审视,进而对人类文明进程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觉醒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至90年代后的发展期。在女性意识的嬗变发展过程中,显示着女性意识由自觉走向自醒,由模糊困顿到明晰多样。从不同阶段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可以透视出20世纪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相似文献   

11.
何延凌 《科技信息》2008,(4):258-258
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People use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ociety, no two speakers are exactly alike in the way of speaking. Some differences are due to age, gender, statue and personality. Above all, gender is one of the obvious reasons. 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tries to describe the features of women's language from these perspectives: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diction, subjects, grammar and discourse. From the discussion of the features of women's languag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language use in social context. What's more, the linguistic phenomena in a speaking community can be understood more thoroughly.  相似文献   

12.
从古至今,男婚女嫁皆为人生大事。中国古代女性在择偶观上大多尊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缺乏自主权。随着历史推进,发展至唐,除南北朝就已根深蒂固的门第婚姻外,女性在择偶观上开始有了一定自主权,以财富多寡、才学高低、相貌美丑等作为其审美标准,也不乏执着追求爱情的爽性女子。以财富为媒,殷实的家庭给女方家带来诸多便利,不失为一种理性倾向;以门第为媒,攀附高门,为女子求得安居之所,抬高社会声望,妻随夫贵;以才学为媒,获取功名,成为女子青睐的选择;随着唐社会开放风气的蔓延,相貌、缘分等都成为选择夫婿的衡量标准,甚至还有逼婚现象存在,其择偶观与唐社会时代特征密不可分,激发唐女子思维革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男女田径运动的发展进行比较,找出女子田径运动的发展规律,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09年、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参与的7场比赛录像分析,从一攻、防反、保攻和推攻4个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女排和世界女排强队总的技战术运用情况,并对其有关的比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对比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之间的技战术实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调查江门市不同年龄的女性参与网球运动的动机,分析了各动机与年龄之间的关系,总结了江门市促进女子网球运动的举措,对江门市进一步发展女子网球运动、创建网球城市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e wearing comfort of clothing has been frequently investigated,but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wearing comfort of pantyhose. This study first carried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female consumers to know about their preference and demand on pantyhose. Then thermal manikin test and subject wearing trial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commonly used pantyhose. It was found that female consumers felt cold on the legs when wearing pantyhose which puts forward more requirements on pantyhose for its ability to keep warm. The thinner and more permeable the pantyhose,the thermal insulation was smaller. And the thicker the pantyhose,the pressure it caused to the body was higher. Sample 1# brought the highest prickle sensation, and prickle sensation was increased with the movement of the body. Samples 2# and 3# caused the highest and lowest thermal sensation,which was in line with their thermal insulation.  相似文献   

17.
赵春玲 《科技信息》2010,(2):154-155
Women's image of nurturers is successfully portrayed in Sherwood Anderson's stories.Anderson places hopes on women for two reasons:Women retain nurturing impulses which benefit men,and with their tenderness,understanding and love they can comfort the frustrated,defeated men;Women are less defeated by modern life and with their wisdom and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realities of life,they may help men out of their impotence and frustration.This paper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image of nurturers in these stories.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女子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等方面探讨研究,认为女子完全具备参加长距离跑的能力,且在持久性耐力项目中,利用氧的能力、抗热应激功能,利用脂肪转化功能.身体训练潜能方面可能超越男性。但从长跑所需整体机能看,女子长跑能力仍低于男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无边界职业生涯概念,阐释了雇员的职业生涯不必再限定于一个组织中按照科层阶梯发展,并且指向产生于知识经济和全球化背景的现代职业生涯的研究。无边界职业生涯吸引人们去关注新的就业环境、就业特征、职业生涯路径。面对新的社会变动,女性作为在职场中本来弱势的群体,通过就业能力的培养,她们可以实现其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法网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2009年公布的十项技术指标和其年度积分进行运动学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研究表明: 平均每场比赛ACE球个数、发球得分率、挽救破发点成功率等因素都与发球局胜率之间存在着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反映发球局的指标和反映接发球局的技术指标成显著性相关的均为负相关.二发得分率、接发球局胜率和挽救破发点成功率是女子网球单打比赛的三个关键制胜技术指标.在我国女子网球的实际训练过程中要紧紧环绕在此几种与实际比赛成绩之间存在相关性的指标环节上进行,常采用变化多样的贴合性训练方法与手段,并注重与技战术训练以及实际比赛实战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