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研究土施粉煤灰对水稻和小麦含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粉煤灰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的含硒量,一次性施用粉煤灰20g/kg土(合每亩3000kg)时,水稻精米和小麦籽粒含硒量均达到0.5mg/kg以上,但不超过1.0mg/kg,一次性施用粉煤灰不超过40g/kg二(合每亩6000kg)时,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分别增加1.0%~17.1%和65%~14.5%,且水稻精米和小麦籽粒中Cd、Cr、Pb、As等重金属的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黄旗海产卤虫(Artemiapathenogenetica)成虫干片的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和部分矿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为54.14%,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为15.07%,蛋白质中的17种氨基酸和部分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由此说明从盐碱湖中开发利用卤虫资源,使之成为新的食品源和优质饲料有着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黄族海产卤虫成虫干片的蛋白质、脂肪酸、氨基酸和部分矿物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为54.14%,脂肪酸中亚麻酸的含量为15.07%,蛋白质中的17种氨基酸和部分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由此说明从盐碱湖中开发利用卤虫资源,使之成为新的食品源和优质饲料有着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导入大豆总DNA改良大麦籽粒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将大豆总DNA直接导入大麦。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大麦后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分析。结果显示:(1)经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大豆总DNA获得的大麦后代有6个单株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超过对照(12.91%),它们是18.23%,16.61%,16.42%,16.58%,16.22%和16.38%,占总数比例的7.06%;(2)经基因枪法导入大豆总DNA共获得12个单株籽粒蛋白质含量明显超过对照(13.29%),它们的蛋白含量分别为16.70%,16.52%,17.9l%,19.59%,17.44%,18.56%,18.46%,17.3l%,16.5l%,18.8l%,18.8l%和19.02%,占总数比例的8.33%;(3)籽粒氨基酸含量分析显示在高蛋白变异后代中,随着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的同时,籽粒总氨基酸和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也有明显提高.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导入大豆总DNA的后代籽粒赖氨酸等6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总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本试验结果充分说明,直接导入大豆总DNA有可能提高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5.
富硒灵芝中硒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了富硒灵芝中硒的含量分布和赋存形态,结果表明,蛋白南硒是富硒灵芝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占本的73.6-77.4%,核酸和多糖结合硒量甚少;在蛋白质组份中,以碱溶性蛋白质结合硒量最多,占总硒的23.0-25.2%。  相似文献   

6.
碱谷耐盐碱、抗旱涝;在不同肥力的土壤上,籽粒产量:2625~4875kg/ha;干草产量:10500~18000kg/ha。有关成份分析结果表明,碱谷种子含20.60%粗脂肪,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3/4,软脂酸占1/4,两项合占总量99%;粗蛋白含量为8.975%,蛋白质含量为8.260%,蛋白质由19种氨基酸组成,不仅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备,且其含量达3.493%,占总氨基酸库38.87%;淀份含量为50.37%。这些为碱谷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豚鼠肉营养成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豚鼠肉营养成份测定结果,其中水分75.5%,粗蛋白15.8%,脂肪7.52%,灰分0.98%,以及10种矿物元素,12种脂肪酸和17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8.
牦牛及犏牛奶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得红原阿坝牦牛及红原犏牛奶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5.21%、6.16%、5.09%;奶中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193.88、2341.20、1999.64(mg/100g);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分别为1.038,0.881,0.886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比较了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杂交粳稻寒优1027以及3个新选育的杂交粳稻8优161、寒优195和寒优356的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赖氨酸相对合量、直挂淀粉含量和苹果田脱氢酶(MDH)活性.结果显示了3个新选育的杂交粳稻分别在不同的方面胜过对照寒优1027.寒优195的直链淀粉合量(12.1%)明显低于对照寒优1027(17.0%),赖氨酸的相对合量(3.68%)高于对照寒优1027(3.18%),统计分析两方面的差异都达极著水平(P<0.01);8优161的蛋白质含量(9.69%)比对照寒优1027(8.78%)高11.1%,统计分析差异达极显著(P<0.01);寒优3564白质含量(9.15%)比对照寒优1027高.出5.5%,两者差异也达极显著(P<0.01),而且寒优356在苗期的MDH活性高于对照寒优1027,统计分析两者差异显著(P<0.05),这表明寒优356在生长后期的每生日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每实粒重可能会超过对照寒优1027.建议有关部门在今后的水稻生产中,可根据各自不同的需要,推广利用不同的杂交粳稻.  相似文献   

10.
硒在水稻中的积累与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Na2SeO3作为硒肥,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Se(IV)在水稻中的积累与分布规律以及Se(IV)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从秧苗移栽到分蘖盛期这一段生长期内对Se(IV)的吸收比分蘖后期至成熟期快;Se(IV)在成熟期水稻中的分布为:根>叶>茎>籽粒;土壤施Se(IV)量低于30mg/kg时,Se(IV)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产量也有较明显提高,当高于30mg/kg时,水稻的生长开始受到不良影响,其产量也开始下降.要使水稻籽粒(精米)含硒量达到对人体足够且安全的范围内的适宜土壤施入Na2SeO3量为每亩11.8~47.6g.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亚硒酸钠对‘绿岭’核桃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富硒核桃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提供参考。【方法】以15年生‘绿岭’核桃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溶液,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果实,测定种仁抗氧化酶活性及果实品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果实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促进了核桃种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减少了丙二醛(MDA)在植株内的累积,提高了植株的抗氧化性;种仁SOD、POD、CAT活性分别以喷施200、80、120 mg/L亚硒酸钠处理最高,活性分别为2.65、9.30、246.98 U/(g·min),较清水喷施的对照(CK)分别提高61.59%、31.54%、104.89%;亚硒酸钠喷施质量浓度为120 mg/L处理时,种仁MDA含量最低,为2.27 μmol/g;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溶液后,提高了核桃坚果产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60 mg/L时,核桃单果质量最大,为13.42 g,较CK提高了6.85%;种仁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总蛋白质、脂肪含量分别在叶片喷施亚硒酸钠质量浓度120、80、120、200、120 mg/L时达到最大值,质量分数分别为2.41%、0.88%、0.84%、23.09%、70.70%;叶片喷施亚硒酸钠显著提高了核桃种仁内硒含量(0.10~0.16 mg/kg),达到了富硒农产品标准;种仁硒元素含量与种仁SOD活性、产量、单果质量、纵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89、0.92、0.91、0.77。【结论】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可提高核桃单株产量,可显著提高单果质量、横径、纵径、侧径等外在品质,并显著提高种仁硒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蛋白质、脂肪含量等内在品质,可提高种仁的抗氧化性。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表明,叶面喷施120 mg/L亚硒酸钠,核桃的综合性状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茶叶硒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盆栽龙井43和白茶中硒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能明显提高茶叶含硒量,提高幅度跟亚硒酸钠的喷施浓度有关,当硒肥浓度为240μg Se/mL时,龙井43在春季可到最高的445μg/kg,夏季白茶中硒含量最高可达486μg/kg,都能达到富硒茶的标准;硒含量的变化也跟采摘时间和茶叶品种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叶面喷施硒肥在低硒地区生产富硒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大鼠晶体中测试了障复明滴眼液对硒性白内障的治疗作用.借助于裂隙灯显微镜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的结果表明,障复明滴眼液能有效地治疗亚硒酸钠诱发的大鼠晶体白内障.研究结果为障复明滴眼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为给有机粳稻栽培中有机肥料施用技术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开展农家肥(腐熟的人畜粪)施用技术研究。以高原粳稻楚粳28号为试验品种,采用盆钵种植,设置两个变量因子,即3种施肥量(100g/钵、200g/钵、300g/钵)和4种施肥方式,设施用复合肥料(颚中复合肥)和不施任何肥料两个对照,研究对高原粳稻的穗部性状、产量、收获指数和养分的利用率。结果表明:随农家肥施用量的增加,稻谷产量和收获指数也随着增加,当施肥量增加到4500kg/667m2时,其有效穗、实粒数、着粒密度、产量等方面都达到最优并且超过了施用复合肥料的穗部性状和产量,并能提高稻株对土壤中N的利用率;不同施肥方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在大田生产上建议农家肥的施用量为4500kg/667m2左右,施肥方式可根据农家肥积存的速度、劳动力的多少和田间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改良龟裂碱土为目标,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在盐碱地中施加脱硫废弃物能够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即增大水稻叶面积指数,提高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当脱硫废弃物+改良剂施用量为(2.5 t+0.5 t)/666.7 m2,泡水量定额为100 m...  相似文献   

16.
 野生稻是宝贵的遗传资源库.云南有较丰富的野生稻资源,研究对云南及其它来源的野生稻和栽培稻茎、叶和稻米中氨基酸含量及碳、氮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涉及的几种材料中茎叶内总氨基酸质量比差异较大,小粒野生稻最高56.8 mg/g,野生的元江普通野生稻最低22.8 mg/g.换算的C/N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2~38和6%~20%.对野生稻茎、叶和相应的稻米中氨基酸总量及氨基酸组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并初步探讨了茎、叶中氨基酸含量在评价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亚硒酸钠溶液对SGC-7901细胞的影响.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法、集落形成试验及分裂指数试验探讨亚硒酸钠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亚硒酸钠溶液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曲线、集落形成、分裂指数有明显的影响,亚硒酸钠对生长曲线、集落形成及分裂指数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亚硒酸钠溶液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进行了在麦芽汁培养液中添加亚硒酸钙、亚硒酸钠、二氧化硒等多种硒化合物制备硒酵母的研究.结果表明,酵母同化各种无机硒化物为有机硒的利用度不同,其中亚硒酸钙作为硒源具有毒性小、利用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亚硒酸钠、还原性谷胱甘肽、过氧化氢(或自然溶解氧)进行了研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等均证实了在此反应体系中通过亚硒酸钠的催化作用产生了超氧阴离子(O_2~-)等活性氧自由基.  相似文献   

20.
经大豆DNA溶液处理后选育的变异水稻基因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和浸种及苗期浇灌法,将供体大豆DNA直接导入受体水稻,获得两种水稻变异株系。采用RAPD技术对供体大豆、受体水稻和两种水稻变异株系的基因组进行了多态性分析。所用31种10碱基随机引物中有24种扩增出清晰的DNA条带。分析比较了4个样品DNA扩增条带的相似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外源大豆DNA导入受体水稻能引起后代基因DNA序列变化,扩大水稻的遗传组成;作者还分析了由外源大豆DNA导入引起受体水稻产生变异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