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告乡里文》:一则新发现的徐光启遗文及其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崇祯《松江府志》卷6"物产"有徐宗伯玄扈《告乡里文》一则,是关于徐光启和中国农史的重要史料,对于研究徐光启的生平事迹、农学思想的形成、传统农业对于灾害的应对,乃至农学知识的传播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迄今为止,《告乡里文》尚不见于《徐光启集》等文集之中,也不见有学者的引证和研究。文章首次将其揭橥学界,对其加以点读、释注,并结合其产生的背景进行初步的解读,期待国内外同好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是中国气象事业独立建制的开始。论文从气象机构的建立、天气预报工作的开展、气象人才的培养、创办相关期刊杂志以及参与、举办各种学术会议情况等方面系统追溯了民国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建制化过程,勾勒出民国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概貌,为民国气象史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1998年11月4~6日在华南农业大学举行了广东省农史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暨华南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成立20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10多个省市和香港特区的农史学者以及著名农史学家梁家勉教授的女儿梁眷韶女士、石声汉教授的女儿石定木夫女士、华南农业大学的法国、埃...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中国术语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相关成果公布出版、术语工作开展、科研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还存在国内外术语信息沟通不够,对于中外术语事业发展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研究队伍没有形成较大影响力的合力,术语事业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高,术语学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术语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等问题。中国术语事业发展可考虑与国家政策、国际发展相结合,与科学研究、市场需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正>竺可桢,浙江绍兴人。当代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成就: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研究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6.
钱三强在我国发展原子能事业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为发展我国的原子能事业满腔热情,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他除了结合自身专业参加具体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研究外,还从战略决策与推动、工程组织与管理、人才的发现与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奔走呼号,一心一意地为我国能在世界国防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埋头苦干和出谋划策。在中国原子能事业开创50周年之际,探讨原子能事业的开创者钱三强的功业,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龚育之是我国化学哲学和化学史研究事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为纪念他诞辰78周年,缅怀他在化学哲学和化学史方面的工作,推进我国化学哲学和化学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化学史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2月29日在北京大学承泽园联合召开了“龚育之与化学哲学和化学史”学术座谈会。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酝酿兴起阶段、发展壮大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它所领导的中国技术哲学研究事业始终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不久、中国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的前夕,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请允许我代表第五届理事会向到会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向关心支持自然辩证法研究事业和为自然辩证法研究事业辛勤工作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0.
李约瑟的生平及其贡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英国杰出的生物化学家,研究中国科学文化史的权威和中国人民的忠实朋友李约瑟博士最近逝世。他的逝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而言是重大损失,我们因此科学史和中英友好事业的贡献。特别讨论了他从三十年代以来对中国文化的皈依过程和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意义。还指出,李博士的形象和精神为我们提供一个现成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11.
该文是为纪念龚育之先生逝世10周年而作。龚育之是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他搜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苏联自然科学哲学领域学术论争的资料,并基于这些资料和中国的现实进行深刻反思,得出在处理哲学与科学、政治与学术关系的若干历史经验教训,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龚育之为俄苏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制定的三条指导原则,在推动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将龚育之开创的学术事业发扬光大是对其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聘请杨振宁博士为名誉研究员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博士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国科学史研究事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工作进展。在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筹备期间,杨振宁博士是第一位复函表示与会...  相似文献   

13.
第一、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从考古学和生产力的角度研究农业起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边缘学科──农业考古得到迅速发展。中国3000多处史前文化遗址的发掘,使农业起源的研究由神话推测逐渐变成科学探求。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相...  相似文献   

14.
正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编并发布,包括"白皮书""绿皮书""蓝皮书""黄皮书"四个子系列,实时记录当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和世界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状况和热点事件,及时提供反映语言生活的调查报告和相关数据。旨在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研究现实语言问题,保护和开发语言资源,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殷瑞钰主编的《工程哲学》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工程哲学》一书的研究、写作、讨论、修改历时3年,是中国工程院课题“工程哲学研究”结题的成果,是中国工程院徐匡迪院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朱训理事长大力支持和推进工程哲学的探索和研究工作的结果,是中国工程院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合作的成果,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事业与学科建设的标志性成果。该书的面世有助于工程创新;有助于融合工程…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学者致力科技史研究已有百年历程。距今一甲子前,1957年1月1日,在中国科学院竺可桢副院长的建议和关怀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身)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建制化的开端。2016年12月24日至26日,"中国科技史家的使命与实践——纪念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成立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顺义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先驱和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基人之一,夏培肃曾主持研制中国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她这一生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品质,创新求实、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思想,为后人树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在华医疗事业是其传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直接、间接方面对于基督教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这是其它传教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但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教会医疗事业在基督教传播上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这一切都是中国特殊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正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编并发布,包括"白皮书""绿皮书""蓝皮书""黄皮书"四个子系列,实时记录当年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和世界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状况和热点事件,及时提供反映语言生活的调查报告和相关数据。旨在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研究现实语言问题,保护和开发语言资源,引导社会语言生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纪念与回忆     
1981年10月29日至11月4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迄今整整30年了。30年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前进,对促进和推动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队伍成长、事业发展,以及我国跨学科研究和一些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参与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