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光远是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提出的"社会的自然"既是自然辩证法学科的研究对象和逻辑基础,也是自然辩证法学派的核心观点和历史起点。社会的自然是打上人类产业实践烙印的、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相生相伴的、社会规律也要发生作用的自然。人类在生产好的社会自然的同时,也在不可避免地生产着坏的社会自然,雾霾的产生与治理过程再次证明了于光远的远见卓识。自然辩证法工作者要想为国服务,就必须研究社会的自然。  相似文献   

2.
于光远留给自然辩证法学界的学术遗产主要有,宝贵的从业精神:于光远精神;深邃的学术思想:于光远思想;未尽的学术事业: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于光远精神值得褒扬和弘扬,于光远思想颇受省思和启迪,中国自然辩证法学派亟待继承和完成。  相似文献   

3.
于光远先生致全国自然辩证法同仁的新年贺信@于光远  相似文献   

4.
<正>《自然辩证法通讯》于1978年经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立,为此在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首任社长为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首任主编由著名哲学家于光远担任。1979年1月,《自然辩证法通讯》正式出版第一期"创刊号",当年为季刊;1980年,经过一年的成功运行之后,《自然辩证法通讯》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继于光远之后,先后担任主编的有李宝恒、范岱年、李醒民和胡新和,现任主编为胡志强。《自然辩证法通讯》第一、二、三届编委会由范岱年担任主任委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与于光远多年的勤奋工作是分不开的。1990年,于光远著文《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他说这个学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一二·九"运动,它使中国许多学习自然科  相似文献   

6.
正张华夏(1932-2019),广东东莞人,是与我国的自然辩证法一路相伴成长的著名学者。1956年,在上海复旦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张华夏针对丁肖逵(于光远)的"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公式来研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的论文,细致阐述了他的分析与意见,成篇为商榷文章发表在1957年1月31日出版的《经济研究》上,并引起了于光远先生对他的关注。1962年到1963年,张华夏参加由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教授林万和组织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9月26日,当代最伟大的学者之一、最有活力的思想家于光远离世了。他呕心沥血,无时不思、无时不写,给我们留下近三千万字的精神遗产,记录着他与时俱进的经验教训。我是1958年在中央党校第一届自然辩证法研究班学习时,第一次见到于光远老师并且聆听他的教诲。从此我追随他一直从事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85—1995年我有幸在他身边工作,他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理事长,我是副理事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于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光远任第一届、第二届理事长。1980年,我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1984年,又转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自然辩证法研究所,担任副所长,继续从事研究。1982—198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聘我为《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特约编辑,  相似文献   

9.
<正>原定2014年2月举行的"于光远学术思想研讨会"因故延期,拟于2014年9月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论文投稿截止时间顺延至:2014年8月31日。望学界同仁踊跃投稿!投稿要求:论文格式请参照《自然辩证法研究》投稿要求。投稿邮箱:zrbzhf@vip.sina.com  相似文献   

10.
<正>物理学哲学始终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领域之一,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界有着悠久而优良的物理学哲学研究的传统。早期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有一大批学者像于光远、何祚庥、范岱年、沈小峰、金吾伦、李醒民等都具有深厚的物理学基础,长期从事物理学哲学研究并取得卓著成就。  相似文献   

11.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请示报告》。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等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为纪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批示成立40周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将开展一系列纪念性的学术活动,其中《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自2017年起,将开展纪念征文活动,期待学界同仁为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2.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6.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近年来,于光远先生提出了"四种消费品"理沦,主要观点曾先后发表在<北京日报>、<中外名家论坛>、<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1期)上,作为一个新的学术思想引起了学界同仁的兴趣与关注. 2004年4月28日编辑部组织召开了一个<于光远:我的四种消费品理论>一书座谈会,与会者都发表了各自的观后感.现通过笔谈形式发表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正>1977年3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组、中国科协理论组和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在北京联合召开了自然辩证法座谈会,提议成立全国性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有关部门的领导钱三强、周培源、于光远等参加了会议。同年12月,中国科协向当时主管科技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9.
正1956年,在于光远、许良英、龚育之组织领导制定《自然辩证法12年远景规划》时,提出把"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列为副标题,从而为"自然辩证法"的内涵作了相应的诠释,即其初衷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武装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头脑,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来丰富自然辩证法,同时也强调了对各门科学中的"唯心主义"的批判,但其一大缺点是对当时西方学术界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没有涉及。为了落实这一规划,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于4月9日召开座谈会,讨论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跃进问题,并且对该组的五年工作初步计划和该组出版的刊物“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今年的选题重点交换意见. 参加座谈会的有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和产业部门的自然科学工作者和哲学工作者二十余人,座谈会由自然辩证法组组长于光远主持. 潘梓年同志在会上说,要使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跃进,关键在于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密切合作,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必须来个联盟.自然科学家可以为哲学家提供可资研究的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