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1):104-108
库恩的"范式"无疑是20世纪科学哲学中最具创见性、也最具争议的哲学概念之一。库恩是在两种不同意义上使用该概念的。一种意义是将"范式"作为科学共同体从事高度收敛的常规科学活动的精神定向工具;另一个更具本质性的意义是将"范式"作为共同体成员共有的解题范例,即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工具。库恩的"范式"及其认识论意蕴是对传统基础主义认识论的历史主义超越,澄清"范式"的认识论本质对于理解科学的本质及科学发展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文从集体意向性理论的视角考察库恩的范式理论。库恩利用"范式"这一概念描述科学共同体的工作模式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但在"科学共同体"和"范式"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上却陷入了循环定义的困境。而采用整体视角审视范式转换也使得库恩笔下的科学发展具有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科学共同体作为集体的一种,能自然进入集体意向性理论的考察范围。实际上,图梅勒和塞尔的工作能给出一个全新的微观视角,以规避库恩的描述所产生的问题。借助于集体意向性理论,科学共同体的概念可以被非循环定义的方式描述,而范式转换也并非是一种缺乏科学理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已经变成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与数据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使用更早且具有深度。作为网络社会质量可测量性的基础,大数据革命重构了科学的研究方式,产生了以数据密集型为研究方法的"第四范式"。通过对小数据时代与大数据时代分别进行阐述,并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从小数据到大数据的网络社会演进,同时探讨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进行发展的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数据技术与作为其前提的科学与技术基础互为因果。而作为大数据技术的更深层次应用,人工智能代表了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程度,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对此的反应尚不明了,因此其对社会及网络社会发展的影响还未可知。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知识结构的研究中,以库恩为代表的社会历史学派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提出了范式等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而不同研究传统下的俄(苏)科学哲学在20世纪60年代也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概念——科学世界图景。科学世界图景与范式都具有前提性知识的地位。在方法论层面,它们都作为解释科学革命的核心概念。二者的"同中之异"表现在结构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中,导致这种差异的根源在发生学的层面,在于概念提出的语境根源。科学世界图景与范式展现出的结构学、动力学和解释功能上的差异,揭示出科学知识结构研究的两种不同的语境——哲学与历史。  相似文献   

5.
"观察渗透理论"还是"观察的独立性"一直是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种哲学倾向争论不休的论题。新实验主义者罗伯特.阿克曼(R.J.Ackermann)跳出理论与实验孰先孰后的二元争论,以理论、数据、仪器三维辩证互动来解释科学知识的增长。仪器和技术的发展是科学发展中相对独立的重要力量,过去被哲学家们严重忽视了。阿克曼试图以仪器与技术的累积进步来化解库恩的新旧范式不可通约论,并以仪器的应用程度来解释当前社会科学无法达到自然科学的精确化和一致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lexicon(词汇系统①)是库恩晚年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范式的替代物.库恩从语言层面讨论分类学范畴和词汇系统,不再从知觉、方法论和本体论讨论不可通约性,将不可通约发展为词汇系统间的不可翻译性.库恩所阐释的词汇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本体论特质,与其世界观念密切相关.从范式到词汇系统的演变表明库恩的思想发生变化,然究其实质其实一以贯之.库恩自称“具有可变范畴的康德主义者”有其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杂性维度,本文把决策系统划分为简单决策和复杂决策两种系统;比较了两种系统中的决策在思维模式、理论背景、决策概念、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论、决策方法,以及理论适应的范围等方面的相互区别;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出"复杂决策与简单决策两种系统的本质差异","新研究范式"、"方法论"和"决策概念本身的演化"三个方面对理解"复杂决策"所具有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代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高能物理学史所作的社会学研究。指出皮克林以七十年代中期作为新旧物理学划分有较充分的依据;对新旧物理学作不可通约性的理解有一定的创新和意义。他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变化作为不可通约的主要原因,寻求对托马斯.库恩的新旧范式不可通约论作新的更符合现代物理学发展史的解释,是后库恩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库恩科学发展范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哲学的主流评价中,库恩的科学发展范式模型因为结合了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心理学的因素而显得大异其趣。同时,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就认为库恩的研究“是对科学哲学的降低”。然而,目前为止鲜有人对库恩的范式理论做唯物辩证法解读。在唯物辩证法视角下,可以看到库恩的范式模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逻辑实证主义和批判证伪主义科学观的有机整合,还在局部显现出对其后理论一定意义上的涵盖。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看,范式模型不仅符合其最根本法则——矛盾法则,也体现出了事物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自从2012年美国政府推出《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以来,全球各组织、国家都纷纷在大数据战略推进方面积极行动,大数据相关的基础设施、产业应用和理论体系不断发展与完善,大数据正从单一的技术概念逐渐转化为新要素、新战略、新思维。然而,目前社会各界关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系统化的描述。为深入理解认识大数据的本质,更好挖掘利用大数据的潜能和优势,文章从大数据概念入手,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大数据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大数据的概念演变及其特性,并对大数据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大数据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