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4):127-128
<正>2015年12月18-21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下称"研究会")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下称"物理学哲学专委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成功召开。该会议由物理学哲学专委会主办,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开幕式由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吴彤教授  相似文献   

2.
今日的物理学哲学,大多讨论和研究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然而组成物理学哲学的还有许多其他议题与论旨。本文将以科学实践哲学作为视角,结合科学实验哲学的材料和观点,将讨论物理学实验与一般实验室研究中各类角色的作用,特别涉及如下问题:物理学实验研究中有何角色发挥作用,物理学实验对象的本体论问题,特别是物理学实验中的"自然物/人工物"的关系,物理学实验的认识论问题,实验和实验室可以产生"事物知识"。本文认为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一切科学实验中的对象,都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具有创造特性的半人工物。本文也将指出,物理学在把天然世界改变为人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物理学绝不是脱离社会的、纯粹研究自然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1962年4月,在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举行了基本粒子物理学哲学问题理论会议.这个会议是由《现代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综合问题学术委员会和苏联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联合召开的.苏联举行全国性的讨论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会议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4.
<正>物理学哲学始终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领域之一,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界有着悠久而优良的物理学哲学研究的传统。早期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中有一大批学者像于光远、何祚庥、范岱年、沈小峰、金吾伦、李醒民等都具有深厚的物理学基础,长期从事物理学哲学研究并取得卓著成就。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广东自然辯証法研究会筹委会物理学哲学問题组宣讀了古文捷、廖宇衡、邢实之三同志合写的《物理学哲学問題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一文。論文首先指出,现代物理学正处于一个革命变革的前夕,要使物理学进一步順利发展,物理学工作者就必須自觉地运用辯証唯物主义。而哲学工作者也必須在深入地分析和概括现代物理学的新成就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丰富辯証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接着論文提出了物理学哲学問題研究内容的几个方面:(1)物理学发展的外部和内部规律,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物理学史分期原则问题;(2)物理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辯証法和形而上学的斗爭,以及这两軍对战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以物理学为主导的自然科学在探索世界过程中,将人类理解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科学发展的另一线索,即“意向性科学”的路线。在新的世纪中,科学技术的背景将逐渐转移到“意向性科学”。物理学在20世纪是科学的典范,波普尔、卡尔纳普、库恩、查尔默斯等均以物理学为样本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哲学理论。意向性科学的核心概念或中心话题是“信息”。科学观的变革必然导致哲学观的转变,而信息哲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科技哲学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从物理学的现状及发展现状,物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与高新技术的关系、与高科技人才培养的关系四个方面论述了物理学在21世纪仍将是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带头学科,物理学在21世纪将继续辉煌,并可能更加辉煌。  相似文献   

8.
全国物理学哲学暨量子力学基础专题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10月12日-15日在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在2005年第一届会议基础上召开的第二届会议。会议集中在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量子力学基础问题、量子力学曲率解释与量子测量及其他物理学最新发展中的哲学问题四个专题进行讨论。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与学术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是由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湖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物理哲学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哲学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教育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黄冈师范学院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往往从学理上谈论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的密切关联,而较少从研究层面论证两者之实际关系。从研究实践看,数学哲学研究大致有自上而下论述并辩护数学哲学理论与自下而上举例分析数学哲学问题两种范式,数学史研究则经历了由辉格史到反辉格史的范式转变。由于研究范式的自然本性,数学哲学问题范式与反辉格数学史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的实作转向之后,两者都以数学实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关系更为紧密。因此,历史上数学的发展与当时某种哲学思想的关联是原初意义上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的关系;19世纪后半叶开展现代数学史与数学哲学研究以来,两者存在着变动的关系——共同研究数学实作则使得两者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密切。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没有忽视我们今天称为“原子时代”的二十世纪初,并作为科学和技术巨大革命变革的基础的物理学所经历的过程。大家知道在新物理学开始时期对于物质概念发展的哲学分析,列宁已在他的名著“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实现了。继这书写作之后,列宁一直注意着新物理学的问题,这点在他的“哲学笔记”一书中便可以看出来,他的基本论题——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是同新物理学的哲学结论和概括紧密联系着的,同时他在纲领性的论文“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中还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间关系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计算哲学:21世纪科学哲学的新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计算”不再是一个数学的专门概念,而己上升为一个极为普适的哲学范畴,成为人们为认识事物、研究问题的一种新视角、新观念和新方法。尤其将对21世纪的自然观、生命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产生重大的影响,成为21世纪科学哲学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2.
自普朗克取得其与马赫关于科学目标争论的胜利后,物理学继续以其构建的科学形象作为科学的代言人,这一结果对二十世纪的科学发展、科学哲学以及科学教育影响深远。因此,物理学中心主义也成为影响20世纪科学哲学理论框架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一立场由于科学哲学的新近转向以及自身竞争力的下降正逐渐遭受挑战,一种多中心主义的科学哲学或渐成气候。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初爆发的物理学革命在科学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核心思想和方法纲领都有深远影响。通过分析物理学革命对科学哲学三个流派的影响,开辟了在语境论基底上融合证实、证伪和范式方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对偶性的概念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普遍存在,但并未引起哲学家们足够的重视。直到弦论中几种新型对偶的发现,使得不同的弦论得以统一,引发了弦论的第二次革命。对偶性不光推动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也必将进一步推动科学哲学基本观念的变革。本文将首先对数学、物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对偶性的内容及其含义给出说明;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对偶性的基本本体论内涵进行分析,阐明其与对称性和规范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对其哲学意义,特别是因对偶性而揭示的不同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办和河北东方企业集团协办的 2 0 0 0年物理学进展学术研讨会 ,于 11月 2 8至 30日在秦皇岛市秦发假日酒店召开 ,来自全国 10个省市 2 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对 2 0世纪以来的物理学发展、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物理学教学以及我国解放以来在物理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启发性的研讨。一、物理学基础问题其一是关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的评价问题。关洪认为费曼的路径积分否定了玻尔的互补原理 ,标志着哥本哈根解释已走向衰败 ;刘辽认为 2 0世纪下半叶物…  相似文献   

16.
由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历史、语言学和哲学研究所与热物理研究所编辑的一书由“科学”出版社西伯利亚分社于1982年在新西伯利亚出版,全书共332页,由三大部分(第一篇: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的物理学;第二篇:物理学新思潮发展的方法论问题;第三篇:现代物理学方法论的一般问题)共24篇论文组成。书后并附有苏联和西方国家从1954年至1980年期间的物理学哲学问题和方法论问题的文献目录。这些论文的部分题目是:“研究人材的选拔和培训的方法论问题”,“科学研究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从世纪之交的物理学看未来科技革命的走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两次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分析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生与物理学革命的关系,展望21世纪的物理学及未来科技革命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本次讨论的主题是解析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属于生物学哲学的范畴。人们称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系统生物学是21世纪初的复杂性思想革命的产物,这与相对论、量子力学是20世纪物理学革命的产物适成对照。系统思维方式越来越被生物学家接受,系统生物学应运而生,而系统生物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解析生命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混沌及其对物理学与哲学思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简述混沌理论的含义、产生、内容和研究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论述混沌理论对物理学的几个重要影响;最后讨论混沌理论对哲学思维观念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理智探索活动,科学哲学从古希腊业已开始;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科学哲学则是20世纪的产物。“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这一命名方式既揭示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科学,也揭示了该学科的学科类型是哲学。在科学哲学共同体内,对科学作了三点至关重要的区分:()一般科学与特殊科学的区分;(2)经验科学与形式科学的区分;(3)科学理论体系与科学探索活动的区分。按区分(l),科学哲学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般科学方法论(狭义的科学哲学)和特殊科学(如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的哲学问题研究。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