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走近死海     
在地球陆地的最低处,有一片宁静蔚蓝的水面,这就是世界上最咸的湖──死海。死海位于以色列和约旦的交界处,在东非大裂谷北面,约旦河谷的谷底,其水面竟比海平面低396米。东非大裂谷起始于约旦河上游,向南延伸,穿过死海、红海和非洲东部。死海有些地方深达400米,因而湖底几乎比海平面低了800米。由于是裂谷形成的湖泊,死海湖形狭长,南北延伸约80公里,东西最宽处也仅有18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约旦河从北面流入死海,是其主要水源,东西两岸还有不少小溪流入死海。死海没有一条外流的河流。如果湖水不蒸发,水面每年将上升大约3…  相似文献   

2.
一条饥饿的鱼,在热带红树林的成水河里游来游去。它没有尖利的牙齿,也没有凶猛的本性,河里的鱼类那么多,竞争那么激烈,它该如何生存?别着急,只见它突然迅速浮到水面,身体垂直向上,嘴张成一个“O”型,一股银白色水柱从它口中喷出,直射空中。这时候,距水面不远的树叶上一只爬动的飞虫应声掉落水中。飞虫还在懵懂中,来不及振翅飞走,鱼已闪为电般游过去将其吞食,然后尾巴迅速而优雅地一扭,“倏”地一声游到别处去了。  相似文献   

3.
正死海逐渐干涸,科学家希望将红海的水输送到死海,以稳定死海的水面高度。这项计划会成功吗?大量地陷洞遍布如今的死海岸边,仅在以色列境内的死海岸边就有约6000个地陷洞。死海水位下降是地陷洞大量出现的直接原因。20世纪70年代死海表面海拔为-389米,死海的水面离附近的公路不远。然而今天,死海的表面海拔已下降到-427米,从岸边到湖边公路的距离超过1.5千米。缺水导  相似文献   

4.
观摩课     
今天下午,我们班上了一节怪无聊的语文课。上午,苗老师就告诉我们,她刚接到通知,下午学校领导要来听她的课。当时,她还“幽”了一“默”:“丑媳妇第一次见公婆,自然要慎重对待口罗!可是———”她话题一转,“新课我还没准备,只好煲剩饭了,就讲《春》吧!”讲《春》?昨天不是才讲过吗?真没劲!下午预备铃一响,十多个西装革履、面容严肃的领导及老师就走了进来。顿时,教室里的气氛显得异乎寻常的肃穆。苗老师随后到,带几分不自然却强作镇定地大声问:“同学们,心里紧张吗?”“不紧张!”一些同学装模作样地吼道。———真的…  相似文献   

5.
南极好冷     
地球的寒极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很多人都能比较轻松地猜到——南极。确实,冰天雪地的南极堪称地球的“寒极”南极有多冷呢?在南极极点处,美国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的队员竖着一块木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气温华氏-56度”(折算成摄氏温度即为零下79度)但这还算是南极非常“温柔”的温度在南极的孚斯多克湖上的冰面,前苏联的科学考察队员曾测对地球上有记录的最低气温:摄氏零下88.3度!这样低的气温意味着什么呢?在这样的气温下,把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的却是一阵冰雹;一块坚硬的钢板掉在地上,你会发现它竟然像冰一样摔裂了…  相似文献   

6.
<正>早在两三千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创造出水上救生用品,那就是“渡水葫芦”,又称“腰舟”。《庄子·内篇·逍遥游》云:“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其中的“瓠”指的就是葫芦。可见当时葫芦便是最原始的救生用品。后来,凡是在海上航行的船只,几乎都会带着葫芦,以防不测。  相似文献   

7.
钻石博览会在炎热的夏天举行。一天,两颗花生米般大小的高档钻石失窃了,大侦探罗西前去破案。看了现场录像后,罗西第二天就去了老对手米基处:“米基,把钻石交出来吧米基一脸无辜地说:“什么呀,我根本就没去过博览会!不信的话你可以搜。”“别装了!盗窃过程都录了像,只不过你化了都录了像,只不过你化了装,警察没认出你罢了!”说着,罗西凑近米基问:“真的要我搜?那我就不客气了!”见罗西脸上有汗,米基眼珠一转:“哦,天真热,喝杯冰镇可乐吧!”说着从冰箱中拿出可乐,倒在两个大玻璃杯中,又在每个杯中放了两块冰。“谢谢…  相似文献   

8.
“自我”的观念是一种幻觉;我们只是基因与“媒密”的产物。那么“媒密”是什么? 双臂前伸,随心所欲地弯曲你的手腕。重复几次!尽可能做到确信是自己有意识地这样做的!你将可能体验到某种从犹豫不决到决心行动的决策过程。现在你问自己,是什么启动了引起动作的过程?是你么? 加州大学神经学家彭杰明·李贝特(Benjamin Li-bet)要求志愿者严格地做了这一实验。用仪器准确记录实验对象决心动作的时刻;将电极安装在他们的手腕上,记录开始动作的时刻。安装在头皮上的更多的电极则记录下称作“准备好电位”的特定类型的脑电波;它恰好…  相似文献   

9.
冯刚 《大自然探索》2001,(10):25-29
“野驴有什么可怕的,可蠢又难看……”“哇!太美了!”“这是驴吗?怎么那样像马?”“真没想到,野驴竟然这么漂亮。”  相似文献   

10.
幽默五则     
逻辑推理杨先生和他的一个盲人朋友在餐厅里。“你想喝杯牛奶吗?”杨先生问道。“什么是牛奶?”盲人问。“是一种白色的液体。”“白色又是什么呢?”“比如天鹅就是白色的。”“什么是天鹅呢?”“天鹅?就是那种脖子又长又弯的鸟。”“弯是什么意思?”“我把我的手臂弯起来,你来摸摸,就知道什么是弯了。”盲人小心地摸着他向上弯曲的手臂,然后兴奋地喊道:“我现在知道什么是牛奶了!”十个答案王经理对他的新任秘书小燕严肃地说:“每行数目至少要加过三遍后再拿给我看。”第二天,小燕走进办公室,对王经理说:“经理,我把这些数…  相似文献   

11.
幽默六则     
多退少补冬天上体育课,体育教师总是先叫学生绕操场跑上5圈来作“热身”。有一次刚跑到4圈时,学生已是气喘吁吁,步履维艰。一个大胆的学生跑到操场边,向在场边喝开水而没有认真监督的老师说道:“报告老师,我们已跑了7圈,怎么还不让停啊!”“是吗”?老师故作吃惊,“那怎么办?怎么好让你们吃亏呢?”他搔了搔了头皮,喝令道:“全体向后转!再跑2圈,多退少补!”(刘林)都没有洞美国卫生机构要求各地医院设计一条禁烟广告参加比赛。不久,旧金山一家医院的候诊室里贴出了这样一条广告:“为了使地毯没有洞,也为了使您肺部没有洞…  相似文献   

12.
有这么一本书:《物理定律是如何撒谎的》,绝对一“名”惊人!物理定律怎么会撒谎呢?地球人都知道它是解释自然的基础定律啊!要是物理定律都撒谎,那岂非“连死人都没安全了”?别急,且慢慢看来。  相似文献   

13.
一、神奇的“九龙杯”宋代制作的“九龙杯”,如图1所示,杯子中间的凸起,是九条龙盘旋在上面的中柱上,所以取名为“九龙杯”。“九龙杯”不仅外形美丽,而且非常神奇。“九龙杯”的神奇之处在于:酒没有倒满时,尽可以往里面倒,但是酒一旦倒满,整杯酒好像被龙喝掉了似的,一点儿也没有了。它的奥妙在哪里呢?二、探究“九龙杯”奥秘九龙杯为什么这样神奇呢?让我们做个试验来说明。“九龙杯”与“虹吸现象”如图2(a)所示,把一根弯曲的塑料管两端插入盛水的甲杯和不盛水的乙杯中,水不会由甲杯流向乙杯,这是因为甲杯中的水不能往上…  相似文献   

14.
又是一个暑假到来,同学们打算怎么度过呢?旅游,放松,参加培训班,还是在家里乖乖地做暑假作业?或许你们能有一个不同的选择——读书!小编们特意收集整理了世界十大科普名著供同学们选择,在闲暇之余,读上一本科普名著也许会让这个暑假变得格外精彩!  相似文献   

15.
静静流淌了千年的黄浦江边,在灰色典雅的外滩建筑群的怀抱中一抹飞红悬立于天地间,分外耀眼,瞬间夺去无数路人的视线。这便是位于上海世博园区核心地段,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中国馆,只见它居中升起、层叠出挑,形成“东方之冠”的庄严华美,气宇轩昂地见证中华盛世!然而,你可曾想到“东方之冠”方案竟是评委们从废纸篓中慧眼识珠被重拾的吗?且听何镜堂院士为我们揭秘中国馆建筑设计幕后的花絮……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5,(4):57-57
这是你所遇上的最离奇的狂欢聚会了。那个招揽客人的人在叫唤什么来着?“快来快来!缩身进来!你将在显微世界驾驭野性的螺旋。如果有胆量,不防一试。在螺旋阶梯上搭个便车,看看生命的链条!”  相似文献   

17.
诺亚方舟     
冲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爬上因特网,我又开始了一天极为单调的工作。哦!延迟、死机、异常缓慢的查询速度,这永远是因特网的一大特色。——又“堵车”了!我心不在焉地进入最新消息路段。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以产生玛雅文明而著称的中美洲地区,最近又出土了一批文物,除了一些古代铜  相似文献   

18.
“那是挪威山脉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稀疏的星星仿佛就在眼前。周围的一切都冷冰冰的,但景象出奇地好。接着,不知哪里发出了‘砰’的一声,一个光球就被点亮了!”比约恩·基特尔·霍奇事后摇着头,难以置信地说:“这种场景令我终身难忘。我不得不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相似文献   

19.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0,(8):80-80
问:烈日下的路面远远望去为什么感觉像水面一样? 答:其实这正是“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现实版,是一种自然现象。“生烟”是由于光线在不稳定的气流中折射造成的幻象,并非是真正的“烟”。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动物实验室里,有一只聪明异常的非洲鹦鹉。它的名字叫“亚历克斯”,能对自己所看见的一切发表评论。当参观者端起一只装有茶水的杯子时,“亚历克斯”会大声地警告说:“热!”在瞧见一盘子各种各样的水果后,它能够很快地宣布自己的选择──葡萄。从1987年开始,鸟类学家艾奥尼·佩拍伯格一直在研究“亚历克斯”对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理解程度。有一次,他从一只装满了许多东西的大盘子中拿出一件问道:“这是什么玩具?”“木块。”“亚历克斯”回答说。接着它又流利地回答出有关这个木块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